首頁>資訊>

自東漢時期原始佛教傳入我國,後歷經時間的長河,佛教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傳播,後更是在歷代高僧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我國獨特的佛教文化,以致於讓佛學文化得以傳承下來。

這些高僧更是持戒修行,把“弘法利生”當作自己的家務和使命,還充分地發揚佛教“利樂有情”的優良傳統,心懷一顆慈悲之心,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佛教事業,只是為了讓人們正信佛法,讓這種文化能夠延續下來。

為了踐行這一理念,歷代佛教得道高僧更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用自己的德行和修行為我們樹立了榜樣,而廣欽老和尚就是其中一位。

廣欽老和尚自幼命運多舛,在11歲時,萌生了出家之念,後來正式剃度出家,堅持苦修,曾在一座山洞中苦修了13年,在苦修期間更是與猴子、老虎為伴,堅持不吃五穀,只吃水果充飢,曾一次入定4個月,被誤認為圓寂,差點被火化。

後來更是一生堅持苦修,不倒單、不吃五穀直到圓寂,而且其精通佛法,在面對別人的誤解時,更是不願解釋,只管一心修行,讓我們見證了他的忍辱修行,同時可見他的修行境地了得,可謂是佛法至深、百年罕見。

出生貧寒、與佛結緣

廣欽老和尚在1892年農曆10月26日出生於福建省惠安縣的一戶貧窮人家,原名黃文來。

由於出生在清貧之家,他們常常為了生計而發愁,有時還吃不飽、穿不暖,到了他4歲時,父母為了能給哥哥娶妻,便把他過繼給了晉江縣城南門外李家。

而李家呢?以種植水果為生,生活條件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好的,他們也沒有子女,自從廣欽老和尚來到後,他們便細心照料,更是待他如親生兒子一樣。

雖然當時他還小,但是他也知道二老對自己的好,隨著時間的流逝,讓他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父母的真愛。

而他的養母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自皈依後,更是一直吃素,正是受到母親的影響,他也開始一心學佛,到了7歲時,便開始吃素,並立志一生只吃素食,可謂是與佛結緣。

在父母的疼愛下,廣欽老和尚慢慢地成長,本以為一家三口人會這樣快樂、幸福地生活下去,可是事與願違。

到了他9歲時,養母去世,讓他內心感到傷心和難過,深感世事無常,自此父子兩人便相依為命。

可是好景不長,剛剛過了2年,父親也離他而去,短短的2年時間,讓他失去了兩位至親,內心的傷痛不言而喻。

在父親離去前,曾為他留下了家產,靠著這些家產,他本可以度過一生,可惜的是,親人以他是養子為由,說他是外人,不配擁有這份家產,想要爭奪家產。

本來的他就處在傷心之中,再加上近親的冷漠和無情,讓他更是看透了世間百態,於是他便把家產分給這些人,一個人踏上了出家之路。

出家修行,並立志不倒單

到了20歲時,他來到泉州承天寺,由瑞芳師為他剃度出家,取名廣欽,法名照敬。

剛出家時,師父並未教他如何修行,只是安排廣欽老和尚做一些雜活,比如:種菜、鋤草等等,而他卻認為,自己是來出家修行的,並不是來幹活的,不免心中有了一種怨憤。

直到有一次,出坡回來,他不僅餓,而且還累,本想著終於可以吃飯了,但是轉塵老和尚卻唯獨讓他把出坡的工具各歸原位,對於他而言,此時不僅又累又餓,還要受這種委屈,內心的怨憤一下子爆發了出來,一氣之下,便離去,不願做和尚了。

可是沒走多遠,他慢慢地明白,自己本來是出家修行的,而修佛既是修心,自己為何會生氣呢?說明自己的內心還是六根未淨啊。

於是便急忙回來,把工具各歸原位。而這一切都被住持轉塵老和尚看在眼中,對廣欽老和尚說:“吃人所不吃,做人所不做,以後你就知道了”。

經過住持的一番開示,他得以幡然醒悟,從那以後,開始主動地乾重活,還會幫大家盛飯,等大家吃好後,他才吃,經常去砍柴,總之有什麼活,都會主動去幹,可謂是真正的做到“吃人所不吃,做人所不做”。

到了36歲時,廣欽老和尚開始擔任大殿燒香、打板之職,可是有一次,他因為睡過了時間,以致於誤了打板時間,為此他十分自責,並懺悔,便立志以後要常坐不臥,也就是不倒單,就這樣一直堅持到自己圓寂。

山洞苦修13年,不食五穀,以水果為食,曾入定4個月,在歷代大德中也是非常難得稀有

廣欽老和尚自出家後,可謂是一心苦修,同時他認為自己不曾讀書,更不認識字,只有苦修,方能植福報恩,於是便潛心修行,想要進行一番苦修歷練。

當他把這種想法和住持說出來後,得到了應允,於是到了43歲時,廣欽老和尚便帶著簡單的衣物和十餘斤糧食,來到了泉州郊外清源山潛修。

來到這裡,他找到了一個可容納一個人的山洞,並在此潛心修行、坐禪唸佛,剛開始雖然艱苦,可是他修行之心堅定,無一點退轉之心,很快他就把帶的糧食吃完。

吃完後,為了充飢,他採摘樹上的果子,吃好後,便再次苦修,時間一久,山裡的猴子看到他在這裡修行,認為他善良,還時常吃果子,一來二去,便熟悉了起來,還常常摘樹上的果子給他吃。

而有一次,廣欽老和尚在山洞修行,突然來了老虎,他並沒有感到害怕,而是說:“老虎莫嗔,我在此修行,有此成就,以後必渡你”,當他說完,老虎離去,可是沒過多久,老虎竟然把它的老婆和孩子帶來,一起守在洞外。

就這樣,廣欽老和尚與猴子和老虎為伴,他們相安無事,過著比較融洽的生活。

隨著廣欽老和尚對佛法的領悟,他常常進入禪定狀態,而經常在這裡打柴的樵夫,時常看到他跏跌而坐,一動不動,便沒有打攪,可是過了一段時間,看到他還是這種狀態,心中不免生疑。

於是便上前檢視,到了近前,才發現他已經沒有呼吸,連脈搏聲也感應不到,便急忙下山告知寺院的住持,而住持說,這是“入定”,樵夫說,可是過了這麼長時間了,他一直這樣,而且也沒有呼吸了,是不是圓寂了,如果圓寂就讓他入土吧。

而住持也不確定,便寫信請教弘一法師,於是弘一法師和大家一起前往他修行的山洞,當來到後,只見弘一大師輕輕地在廣欽和尚的耳邊三彈指,他從入定中出來。

而弘一大師更是這樣說到:“像這樣甚深的禪定,在古來大德也是非常難得稀有”。這一次的入定,長達四個月之久。

忍辱、建寺、圓寂

廣欽老和尚在山洞中苦修了13年,苦修期間更是不食五穀,以水果為食物,直到他圓寂。

苦修過後,他回到承天寺,選擇堅守大殿,晚上並在此打坐,而寺院裡的監院師和香燈師為了試他的修行境界。

便對眾人說,寺院裡的香火錢不翼而飛了,此時的僧眾認為,只有廣欽老和尚在此守護,便紛紛懷疑他,而他卻不聞不問,只管一心修行。

雖然別人說他、輕視他,而他卻從未解釋一句話,過了一個星期,眾人才知道,香火錢並未消失,只是為了試探廣欽老和尚。

透過這次試探,僧眾才知道他的忍辱境界之高,面對所有的質疑,他從不解釋,選擇了平淡的去處理,可見他證悟境界之高,真正的做到了修佛即修心。

隨後,廣欽老和尚更是一心修行,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佛家四眾樹立榜樣,還建立了廣明寺、廣照寺等佛教道場,並雕刻佛像,讓人們真正的去正信佛法,從而領悟佛法的慈悲和智慧。

到了1986年,廣欽老和尚安然圓寂,為我們留下了他95歲的一生傳奇。

縱觀廣欽老和尚的一生,他立志苦修,在山洞修行13年,取得證悟,更是自那以後,便不食五穀,開始以水果為食物,還堅持也不倒單、常坐不臥,正是他的一言一行,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更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28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深海美人魚,喜歡人類,卻又很怕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