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民主黨卻對槍支管控問題避而不談,眾議院剛透過一項關於對購買槍支人員開展背景調查的立法,可是白宮依然守口如瓶,不願意對此發表更多地觀點。
拜登對槍支管理的觀點,伴隨著民主黨的發展而演變,他不太關注日益增長的民主黨人對持槍問題的意見。隨著美國槍擊事件不斷提高,民主黨幾乎一致呼籲對槍支暴力採取措施。
拜登就任總統最初的時間,更多的法案是為了撇清和特朗普的關係,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停止修建美墨邊境牆等,而對購買槍支者的背景調查提議則被拜登遠遠的排在了後面。
眾議院上週透過的兩項法案,將擴大對槍支購買者的背景調查,這是民主黨控制參眾兩院以來,在槍支管制方面第一次採取的實際舉措。
這些法案是眾議院民主黨人近來推動的一系列重要法案之一,但是該法案能否在參議院透過仍舊前途未卜。背景調查法案的支持者希望看到拜登更加積極地參與其中。
拜登在最初擔任參議員期間,對持槍問題比較保守。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他助力通過了布雷迪法案,該法案要求對槍支購買進行聯邦背景調查。他還撰寫了1994年的犯罪法案,其中包括一項為期10年的攻擊性武器禁令。在競選總統期間,拜登提出了一項廣泛的控槍議程,支援對攻擊性武器採取禁令和回購的計劃。
然而今非昔比,當下的拜登已經就任美國總統,擺在他面前最主要的矛盾可不再是管控槍支的問題,而是如何把自己的總統寶座坐穩,把總統的權力握牢,讓自己成為真正說了算的“美國總統”。他要面對政黨內的壓力、佩洛西的釜底抽薪,還要隨時應對來自共和黨的挑戰。
槍支問題議案或許早就成了壓箱底的提議了,拜登可能無暇顧及。
上個月,在佛羅里達州帕克蘭校園槍擊案發生三週年之際,拜登曾發表過一份宣告,重申了他對控槍措施的支援,但是卻遭到美國步槍協會的批評,他們給拜登貼上了“越來越敵視”槍支權利的標籤。
拜登在宣告中呼籲國會,實施常理性的槍支法律改革,包括要求對所有槍支銷售進行背景調查,禁止攻擊性武器和大容量彈匣,取消對戰爭武器槍支製造商的豁免權等。
槍支,對於美國人而言,那是自己享有的權力,也是屬於公民的基本保障。許多人玩槍、愛槍,堅決不允許政府對持槍說三道四。就連美國的憲法也提出持槍是公民的合法權力之一。
剛剛在眾議院透過的法案,除了民主黨人的支援外,還得到了零散幾個共和黨人的微弱支援。但是法案進入到參議院後,將面臨著更加艱難的道路,因為要想實現透過所要求的60票,必須要有10名共和黨人,一起加入所有50名民主黨人和獨立人士的行列。
美國控槍問題呼聲始終未斷,支持者大有人在,但是反對者也聲音高漲。這也導致一直沒有全然有效的法案來限制美國的槍支。
在控槍法案即將進入參議院的時刻,勢必又上升為政黨問題。拜登想讓自己的法案透過,或許不僅僅是因為控槍問題,而是為了在國會掌控投票和表決權。他可能更想透過人數,而不是60票,來強行透過民主黨的議案。
對此,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表示,拜登期待與國會合作,推進優先事項,包括廢除槍支製造商的責任保護傘,開展槍支購買者背景調查法案等。
無論是什麼法案,優先事項是關鍵。一旦民主黨的法案進入到優先事項,就可以憑藉著多1票的優勢,在參議院透過。到時候,即便所有的共和黨議員都反對,拜登的意圖也會順利推動。
按照目前的情形來看,民主黨仍然面臨著政治上的阻力。蓋洛普去年11月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儘管57%的美國人希望實施更嚴格的槍支法律,但是支援率的數字逐年降低。相反,美國一月的槍支銷售再創新高,延續了去年的增長勢頭。
槍支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槍支管理,全然上升為美國的政治問題,當然不再簡單。槍支法案的背後,依舊是民主黨和共和黨的角逐和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