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上週六,家裡的週末火鍋日,和一洋還是選在附近的火鍋店。

一洋在點菜,鄰座一老太太,先到後在給孩子打電話,狠狠的斥責聲很是聒噪。

她孩子終於到店,倆人接著吵,老太太不停數落著孩子,聲音超大,直到火鍋上來,聲音分貝數才逐漸降了下來。

這麼大年紀,和孩子一起出來吃個飯,應該是件幸福的事,有親情有口福的!

我之所以這麼想,是因為昨天看到的一個影片讓我如鯁在喉。

那個影片講的是養老院的殘酷真相,初看就讓人脊背發涼,後來不禁瑟瑟發顫,或許是我孤陋寡聞,有些還真沒聽過。

誰都有老的一天,你以為有存款有退休金,這樣進養老院就逍遙自得了?還是 Too young too simple。

養老院也是個江湖,是江湖就人為地分三六九等,鄙視鏈就自然形成了。

在這個鄙視鏈最頂端的,是家裡有錢有孩子,生活能自理的老人。

有錢的,物質生活能好些,這個好理解。

至於孩子,不說穿還納悶呢,事實上哪怕是圖你遺產的孩子也好,只要有孩子在,護工等都會有所忌憚,不敢欺負你。

有人認為支付了足額的錢就不會遭欺負了,其實錢是給養老院的,具體工作是護工做的,能有多少護工會熱愛這份工作?

若沒孩子撐腰,他們一定肆無忌憚,不要說人性本善,現實面前,人性都是經不起考驗的。

養老院雖有攝像頭,但可以不用暴力欺負你,比如給哮喘老人開著窗讓冷風呼呼進來;腿腳不便就把你安排到高樓層;一天都不給你翻個身……因為欺負孤寡老人是沒有後果的。

說到這個產業的本質,聽來就可怕了。

開養老院不是為了做慈善,是為了盈利,要盈利就有類似於KPI的考核,一般餐廳KPI透過翻檯率拉高坪效,轉換到養老院可能是翻床率。

比如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是最遭嫌棄的,畢竟護工的付出不同,如果這個床空出來,進一個生活能自理的該多好,所以有人希望你早!點!走!

還有一類以房養老的人群,只有在老人百年之後房子才能歸養老院,也就是他們走得越早,養老院的利益越大,再往下想就細思極恐了。

我們一邊吃著火鍋,一邊想著鄰桌能和孩子一起品嚐美味的老人還在叨叨地抱怨……幸福是需要比較的,和養老院的老人比起來鄰桌就幸福太多了。

其實,對於我而言,養老這個話題以前並沒有關注過,眼前的生活那麼美好,感覺距離“老”還很遠。

直到某天一老教授聊起,萬一哪天老年痴呆了,還是需要有人照顧的……人到一定年齡,考慮的都是特別現實的吃喝拉撒了。

我馬上想起最近一新聞,一68歲復旦老教授2套房,百餘萬存款,求婚50歲保姆遭拒。

保姆阿姨說,划不來,現在工資7000元,結婚沒工資了,房子又不給我,還免費幹活,傻了才結婚。

確實啊,無論你有多麼滿腹經綸,曾經多麼光芒萬丈,人都有垂垂老矣,無能為力的時候。

當你日常生活都無暇顧全,你富庶的精神世界早已沒有力量,每天思量的都是最基本的日常,能吃好飯,睡好覺,走好路,甚至是能說好話,不要被老年痴呆或疾病所擾等。

與脾氣相投的人一起,費用AA,相互關照,不麻煩孩子,亦不會冷清孤獨,再請個阿姨做家務啥的,然後一起讀書看劇撰文,一起種花練字旅遊……具體內容可參照老年大學,生活同樣可以充實而舒適。

前幾天又聽說,此閨蜜的別墅已買好了,特別原生態的地方,風景如畫,空氣清鮮,特別適合養老。

大家相互調侃著鼓勵著說,這幾年大家繼續努力掙錢,基本財務自由了就可以讓夢想照進現實。

經過這階段洶湧而來的幾件事,“養老”這詞,開始在我心裡紮下根了,會害怕嗎?不禁自問。

過於擔憂是種負能量,但隨著年齡的趨老,各種想法會越來越多,也更趨現實而可執行化。

總體說來,老年不那麼美好,但也沒那麼可怕,活在當下吧,讓每一天儘量充實而漂亮。

7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人性逐利,價格戰該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