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老公兄弟姐妹們的求學之路,是很多“闖關東”後代的縮影,當年有很多這樣的後代,為了求學寄人籬下,碾轉各地,歷盡艱難!

我的公婆於70年代初來到東北的。

初到東北,是在黑龍江的一個小縣城落腳的,後來幾經碾轉,最後來到呼倫貝爾的一個小屯子,在這裡共生育了五個孩子(偏遠地區,計劃生育落後 按公婆的年齡,頂多只能生兩個)。

五個孩子都是在這裡出生的,長大還算不上,因為他們在能上學的年紀,就被公婆送回山東老家讀書了!

大哥六歲離開內蒙古,在山東姥姥家讀書生活了十年,期間只在幾個兄妹小時,也就是送他們回去上學時,才順帶看望過一次大哥。婆婆曾說過,因為送回家時太小,又多年沒回去,以至於婆婆回家叫大哥乳名時,大哥已經不認識她了,只用陌生的眼光看著她,甚至都不會叫她媽媽了!

每次聽婆婆回憶這段,我的眼睛就溼潤了!一個六七歲的孩子,離開父母,去到一個離家幾千裡陌生的地方,況且又是那個貧困的年代,雖然是在姥姥家,但姥姥家有一大家人,有眾多的姨、舅等,難免會有照顧不周的地方,他是怎樣一天天熬過來的呢?

後來,我和大嫂結婚進門後,我們幾個坐在一起時,偶爾會提起當年的往事,大哥說不管怎樣,我要感謝姥姥一家人,沒有他們當時收留,就沒有我的今天(大哥是一單位局長),雖然當時我受了很多苦,包括親人的冷落,甚至挨打受罵,但已經過去了,人要記恩不要記仇。

老公及幾個妹妹,開始是在家裡唸的,所謂的老師,是個人花錢僱的一個初中生而已!一個教室有大小几個年級不等,有一到三年級。上一年級的課時,二三年級的就自習,上二年級的課時,那兩個年級自習,依次類推,老公說,經常有上一二年級的,本年級的沒學會,三年級的題學會了。

這樣艱苦的條件維持了兩年多,公公看這個老師實在教不了了,只好又重複大哥的路,這次是把老公及二妹送回去了。孩子太多,送到姥姥一家怕照顧不過來,婆婆就和大爺(大伯)商量,把他家的哥哥領到東北,幹幾年活後給娶媳婦兒,讓老公留在他家給照顧上學,等於互換撫養,大爺答應了這個要求,於是,老公就留在了大爺家,那年老公十一歲。

二妹被婆婆送到了大姨家,大姨有點不想接收,在婆婆的苦苦哀求下,答應每年給多拿錢,這才留下了二妹,就這樣三個孩子在三家親戚家,開始了艱難的求學之路。

老公小時是個調皮淘氣的孩子,經常因為不能好好學習,貪玩等被老師打。當年教他的老師是他的堂叔,堂叔認為,老公千里迢迢回到關裡讀書,卻不好好珍惜,所以,堂叔才對他格外嚴厲。

放學後的老公,沒時間做作業,他要放牛,要拾草,尤其是春秋大忙季節,都要跟著大爺一家上地幹活。寄人籬下的生活終身難忘!老公後來數次和我說起,曾經因為淘氣,被大娘關在門外,餓極了的他,只能爬牆進屋找飯吃,還有一次因為要五塊錢的學費,大娘氣的把一塊的,兩毛,一毛的紙幣撒了一地,他含著眼淚一張張撿起來……至今想起還幾度哽咽!

在大爺家的那兩年,老公經常因為想父母,想哥哥妹妹,而逃學去姥姥家找哥哥,去大姨家看妹妹。老公從小就是一個重感情的人,但性格也要強,受不了委屈。

在老家求學的那幾年,雖有苦澀但也有快樂的時候,那就是過年回到姥姥家,姥爺給他們哥倆一人五毛或一塊錢時,哥倆接過錢來高興的騎上那輛、小舅不要的破腳踏車趕大集時。買幾個摔炮,買本小人書,如果再有結餘,或許還能吃上一斤涼粉,對當時的他們來說,這就是比過大年都要高興的事。

二妹在大姨家過得小心翼翼,幸虧二妹從小就機靈,看到大姨不高興時,就大姨長大姨短的哄著大姨,小小年紀的她,學會了察言觀色,放學回家搶著刷碗,燒火,就這樣,有時也會被大姨責罵,性格隱忍的二妹,直到現在也很少回憶那段經歷。

幾年後,婆婆回家看望幾個孩子(那時還很困難,有時甚至沒錢沒路費回家,只有秋收賣糧才有錢,但那時全靠人工割地,壓場,揚場,等忙完秋收,基本也就過年了,所以,幾年不回家也是常事)看到幾個孩子穿的破破爛爛,大冬天的倆兒子只穿著單鞋,連雙襪子都沒有,婆婆摟著幾個孩子大哭一場,決定帶孩子回東北,哪怕不上學,要飯也要帶孩子在身邊。

就這樣,婆婆把老公和二妹帶回來了,大哥那時已上初中,他已經適應了山東老家,加上從小離家,不像老公和二妹那樣,對父母那麼依戀,就決定讀完初中,等上高中時再回家。婆婆把倆孩子帶回來後又犯難了,咋也不能耽誤孩子們的上學啊!怎麼繼續念下去呢?周圍村裡只有一個離的最近的學校,但也要有三十里路,沒辦法,又找人花錢把幾個孩子送到了那個屯子,寄宿在個人家裡,週六週日回家。

老公勉強在那個屯子讀完了小學,但沒有初中,讀初中就要去二百多里的旗裡(縣城)了,那時在山東的大哥也已初中畢業,馬上考高中了,公婆決定讓大哥回來,帶著這幫弟妹們,在旗裡(縣城)租房上學。

於是,公婆租了人家一個西屋,簡單收拾一下,給買了一些生活用品,每天要燒炕,冬天要燒爐子,更是要自己洗衣做飯,16歲的大哥,帶著一幫弟弟妹妹們,又再一次被迫獨立!

那時,大妹幾乎沒有學習的時間,都是她洗衣做飯,做完這些才能緊忙寫寫作業,當時的交通訊息都不發達(農忙季節,父母經常幾個月不去看他們,又沒有電話)幾個孩子經常吃了上頓沒有下頓,父母給的錢有時不夠,有時被同學借去了,老公曾回憶說,沒錢買糧時,曾經整整喝了一個星期的小米粥!最後老公餓的實在受不了了,只好鼓起勇氣和老師借錢,才熬到婆婆從家裡來。

婆婆幹活一輩子是主力,公公性格慢,幹活也慢,家裡的所有農活,都是婆婆領頭幹。那年春天開荒耙地的時候,僱了一個師傅開拖拉機,婆婆把大犁,不小心從大犁上掉下來,壓壞了身體,家裡一時陷於困頓。老公那時初三,大哥面臨高考,老公和大哥商量,這時必須有一個人退學回家,媽媽已經那樣了,以後恐怕也幹不了重活……老公讓大哥繼續念,他回家種地幹活。

16歲的老公就這樣輟學了!回家後,家裡的大小車輛,各種機械沒用半年就全學會了,開荒耙地,春種秋收,16歲的老公,儼然已經是整勞力了!

2000年,我和老公結婚時,那時大哥就已大學畢業上班了,大妹正上一個中專,二妹又回老家讀高中,小妹正上初三。

在老家讀了兩年後,二妹回來參加高考,成功考入一重點大學,接著又保送研究生,小妹隔一年也考上了重本,研究生畢業後,姐倆一起都在一線城市結婚定居,過上了有房有車掙年薪的生活,大妹在山東一城市結婚定居,姐三個全都生活在外地,公婆倆人每年都要飛幾次,去幾個女兒家過段時間。早在頭幾年,二妹全款給公婆買了樓房,讓勞累一輩子的公婆,真正過上了“城裡有樓,鄉下有房”的晚年生活。

苦難是最好的財富!正因為他們兄妹幾個在艱苦的環境下長大,所以,他們懂事更早,學習更勤奮,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後記,一直特別欽佩老公幾個兄弟姐妹們,在那樣艱苦條件下,還能堅持上學,並且透過學習改變了命運。當時,有很多“闖關東”的後代們,和他們一樣的求學之路,但他們都沒堅持下去。

13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只有“長白”才能超越長白 和平最新規劃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