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正在美國名校埃默裡大學讀大一的中國留學生張一得突然離世。雖然學校和死者家屬都沒有說明他的死因,但從張一得死後,其父親寫的信件中大致可以猜到,張一得很可能是自殺身亡:
“兒子一生中所有的決定,我都是無條件地尊重、認同、接受,包括這一次,他最後的這個決定。”
而導致自殺身亡的原因是什麼?網友們猜測極有可能是重度抑鬱症。
留學生在國外不堪重負,罹患抑鬱症最終自殺的新聞並不鮮見。如果張一得只是一名普通的留學生,他的死亡不會引起如此的轟動。
可張一得不同。他的父親是國內科學育兒的神級人物,他對兒子的教育充滿關愛、陪伴、包容和鼓勵,他的育兒理念上過無數報紙、電視和專訪,還開設親子教育講座。
而張一得出身貧苦,單親家庭長大,但從小非常爭氣,成績優異,積極陽光,能吃苦、能耐勞,以幾乎滿分的託福成績考上美國名校。
簡單來說,張一得他爸是科學育兒“大神”;而張一得就是“大神”帶出來的完美成果和示範。兩人互相成就,光環加身。
可如今這個傲人的成果卻疑似罹患抑鬱症自殺離世,光環崩塌。
張一得的死令很多追隨科學育兒的家長陷入了迷茫:
都說高壓嚴厲的教育容易讓孩子出問題,可為什麼像一得他爸那樣細心、細膩的關愛教育,孩子也非常優秀,但最終還是出了問題?
我們一直追隨的“科學育兒”,到底在追求什麼?什麼才是科學的,什麼教育成果才是我們該追求的?
01、
我常年從事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礙臨床診療,得知張一得的死訊後我也非常心酸。但當我細讀媒體披露出的資訊後,對於他的死並不十分震驚。
網友們的猜測很有道理,張一得極有可能罹患重度抑鬱症,而且可能是大家俗稱的“微笑型抑鬱症”。其陽光、積極可能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偽裝,這使他的精神心理問題一直難以呈現。偽裝既加大了他的心理壓力,也促使他更早、更快地作出自殺的決定。
有的網友說是他爸過於虛榮,故意在公眾前隱瞞了兒子罹患抑鬱症的事實。但我個人認為這種可能性很低。更大的可能性是張一得實在偽裝得太好了,連他爸都沒有覺察。
當然,從這個角度來看,張一得爸爸雖然付出了極大的關愛,但他可能並未真正地走進兒子的內心。
那如果張一得真的罹患了抑鬱症,病因又是什麼呢?有的人把矛頭指向了一得他爸,認為是“如山的父愛壓死了他”,是父愛的牢籠逼死了他。
有的人對張一得的死非常惋惜,但淡化了抑鬱症的原因,認為張一得作為一個單親父親,傾盡所有把孩子拉扯大,給了孩子最好的讀書條件,他有什麼錯?
從精神心理的角度來看,其實這兩種都不夠深入、全面。我們不能將張一得的死都歸咎於其父親帶來的壓力,事實上從現有資訊來說,這位父親對待孩子的態度是比大多數父母都更尊重、包容的。張一得死亡的背後其實還有來自於學校、社會和其自身的負面因素。
可張一得父親的教育方式真的完全沒錯嗎?未必。但這不是他的主觀而為,他的出發點都是善意和愛,但因為無知而作出了一些不妥的決定。
從現有的媒體資訊來看,再結合我們多年的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礙心理干預經驗,如果張一得真的罹患了抑鬱症,其心理社會根源有可能有3方面的因素:原生家庭、學校和社會。
張一得的父親叫做張嶽,但幾乎沒多少人知道他的真實姓名。他自己也淡化了自己的名字,在自媒體和公眾面前以“一得他爹”為名。
張一得1歲時,張嶽和妻子離婚,一得隨爸爸生活。張嶽想給孩子充分的陪伴,便辭去了高管職務,賣掉房子,在郊區開闢了一塊農莊,靠種田、養殖、撿破爛、幫鄰居修理花園掙錢養活自己和孩子。
可與此同時,他讓孩子上的是國際私立幼兒園,學費非常昂貴。張一得也非常爭氣,不但獨立能幹,會做飯、會下田,還3歲就學會小學課程,日常在家中用英語與父親對話,成績一直非常優異。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張岳父子出現在報紙和電視熒幕。據張嶽的說法,從張一得9歲開始,接受媒體採訪家常便飯。言語裡滿是自豪。
張嶽接受媒體專訪時,主持人曾問及他和前妻離婚的原因。張嶽回答得比較含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價值觀。
後來在張一得的大學申請書中提及過他的媽媽。他說,有一次他SAT考砸了,非常鬱悶,媽媽開車接他,一邊開車一邊告訴他:“等你年紀大了,你最終會發現你其實和別人一樣普通,一樣健忘、平凡和遲鈍。你不要再覺得自己那麼特別了,只要簡單地按照別人所說的去做就行。”
媽媽的本意到底是什麼,不得而知,有可能其實是想安慰孩子,讓他別給自己那麼大壓力,普普通通、按部就班、跟平常人差不多行了。
可張一得寫道:“在那個時刻,我意識到為什麼媽媽在我1歲的時候離開爸爸了”。接著他寫了很多爸爸對自己的教育、陪伴。他稱爸爸是“貧寒的紳士”,物質貧窮,但思想富足,對於兒子想做的事總是充滿信任,甚至在他10歲時放手讓他計劃了一次親子旅行。
而媽媽呢?“it is understandable that my mom’s love for me pushes her to grind away my rebellious edges”(媽媽對我的愛促使她去磨平我叛逆的稜角,這是可以理解的)。媽媽的愛、還有她與父親不同的三觀,可能導致一得與媽媽相處的3年裡,遭受了不少來自母子衝突的疊加性心理創傷,或至少是心靈衝擊。這強化了他對於人生意義的負面感受。
換言之,張一得很可能意識到爸爸和媽媽的教育觀念、乃至人生三觀都有非常大的衝突,而正是這種衝突令兩人分開。
且不論張一得父母的觀念孰對孰錯、孰優孰劣,但我們多次強調,夫妻雙方三觀不一致肯定會導致家庭中矛盾頻發,並非常容易對孩子造成疊加性的心理創傷。
張一得父母有可能在年幼的孩子面前經常吵架,令孩子恐懼、不安。即使二人比較理性,沒有在孩子面前爭吵,但夫妻矛盾必定令其情緒不穩定,家庭裡缺乏歡樂、和諧,他們對孩子的關愛和心理撫養也會比較缺乏。這也都可能對張一得造成過疊加性的心理創傷,影響其性格的形成。
這些記憶張一得可能已經不記得了,但大量心理干預、尤其是深度催眠下創傷修復實踐告訴我們,嬰幼兒時期的創傷記憶可儲存於內隱記憶層面,並持續對個體的性格、認知和行為產生負面影響。這有可能是張一得出現精神心理問題的根源之一。
從這個角度來看,張嶽與前妻離婚後,毅然辭職,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可能很多人難以理解,但從其父親的身份來看,這個舉動是充滿善意和愛的。可能他也意識到過去對孩子的關愛不夠,他想盡力彌補。
02、
張嶽還有一個做法惹來爭議:明明家境貧困,可還是執意讓孩子讀昂貴的國際學校,而且主要是用社會熱心人士捐贈錢來交學費。
他的一片苦心可以理解,誰不想讓孩子得到更好、更優質的教育資源,讓孩子以後更具有競爭力?
張嶽曾解釋過為什麼他堅持在家跟孩子說英語。他說自己的英語也不太好,只會簡單對話,但只要孩子多一樣技能、多一門語言,以後出社會了總會有優勢的。這種樸素的願望是大部分父母所共有的,完全可以理解。
但從精神心理的角度上看,張嶽的做法確實不妥。
首先,對於家境貧寒,但就讀貴族學校的張一得來說,他面臨是與同學之間巨大的對比和心理落差。
還是在張一得的大學申請書中,他說他小時候其實很討厭田園生活,蟲子會在衣服上產卵,在臥室裡會踩到臭蟲,雷雨天也讓他很恐懼,“這些時刻特別可怕,因為圍繞在我身邊的總是更加富裕的孩子”。
換言之,同學們大多出入高檔小區,家裡都光亮整潔;而他家住在郊區,與蟲子為伍。他因為這種落差而感到壓抑、煩惱,而對這種農村式的生活環境更加厭惡。
還有,他當時的穿著打扮、談吐興趣、認知和眼界都可能與同學們格格不入,他甚至可能被瞧不起、嘲笑和排擠。有沒有明顯的校園欺凌我們無法得知,但校園中這種無形的對比和壓力,很可能令他非常痛苦,而且帶來深深的自卑。
在臨床中,我們遇到過不少青少年有過類似經歷。比如因小時候家中破舊、雜亂的生活環境帶來了疊加性的心理創傷,還屢屢被冷不丁出沒的小動物嚇到;
還有孩子從縣城轉到大城市的貴族學校,結果在校受到孤立、排擠和語言暴力,逐漸出現精神心理症狀……
所以,在張一得就讀“貴族學校”的過程中,尤其是早期,他很有可能遭受過來自於校園的疊加性的心理創傷。這導致在他內心深處中,其實有著非常自卑的一面。
他可能向父親表達過一些不快的感受,但以他父親的教育風格,可能只是簡單地從正能量地角度為兒子“打雞血”,而不是真正的共情、傾聽和積極引導,更可能沒有想過從精神心理的角度,為孩子挑選更加合適的學習環境。
他可能告訴孩子外在的富足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和知識的富足,好好學習就行,不要和同學攀比物質,等他學習成績好了,所有人都會認可他、羨慕他,等等。
這些道理在理論上是沒錯,但可能無法消解當時張一得的痛苦。年幼的他還無法理性接受父親的這些觀念,而只能默默忍受。他只好繼續待在貴族學校,並鉚足了勁學習。
而隨著學習成績越來越好,再加上父親不斷在網上曬娃,他和父親走紅了,他收穫了老師、同學和社會各界的關注,不斷有人帶著孩子到他家做客,瞭解他的經歷,聽他爸講育兒經驗,稱讚他的優秀和懂事。
與此同時,很多人表示可以捐贈他讀書。這時,張一得父親接受了大家的捐贈,這可能又深深地傷害了他的自尊。
這裡說的自尊和前面說的自卑是關聯的。越是內心自卑的人,他們的自尊心越強,越是有脆弱的一面;來自於外界的捐贈和施與就越容易對他們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傷及他們的自尊。
可同樣,張一得只能默默忍受,對捐贈的人笑意相迎、表示感恩,並且更加自我施壓,拼命學習。
而且,隨著獲得的榮譽和關注越來越多,隨著年齡的增長,張一得的心態可能越來越矛盾。
一方面,他可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壓抑而痛苦,他很想喘一口氣;
但另一方面,他受到大量來自外界的讚揚,有很多甚至是過度的誇獎,他很享受這種關注和光環,不願捨棄;並可能因此自視過高,對於自身的能力過分樂觀。從精神心理的角度,這形成了病理性的正性情緒體驗。
而且他還意識到,自己的表現已經與父親的榮譽和成就感、家中的經濟收入、還有自己未來的前途捆綁在一起了。只要他還維持優秀的人設,那父親就繼續是“育兒大師”,並隨之有可觀的收入和社會名聲,那他也能繼續獲得優越的教育資源,甚至出國留學,追求夢想。
換言之,無論是出於父親的愛和無形中的壓力,還是他自身對榮耀和成就的追求,他認為自己必須持續地優秀和成功;對於背後的痛苦和傷害,他選擇了繼續隱忍。
“忍”字頭上一把刀,而且是帶血的刀。這種負性情緒和壓力的長期積累是非常容易出問題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雖然張一得出現精神心理障礙的主要根源在於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但其實還有很多來自於學校、社會、及其自身在無形中帶來的壓力。
03、
揹負著如此巨大的壓力,為什麼張一得在之前沒有崩潰?可能是沒有達到臨界點,也可能是因為他從小學到中學的一名知心好友。
據網路訊息,張一得在面試美國大學的影片中表示,他想要在18歲生日之後,在胸前做一個墓碑圖案的紋身,是為了紀念他從小學到中學最好的同學,也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這名同學在初三時候毫無徵兆地自殺了。張一得對於這個朋友的去世原因一無所知,但他說這是促使他學習哲學的一部分原因,“探索生命的意義”。
有可能,這名好友是唯一一個能走進張一得內心的人,是他從小學到中學的唯一傾訴物件,在好友的安慰和支援下,張一得得以釋放部分負性情緒,才不至於崩潰。
這對張一得的心理衝擊是非常大的,有可能當時導致出現輕度的創傷後心理障礙(PTSD)症狀。
而且好友的死亡也促使他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對哲學產生興趣,甚至可能將“我要探索人生的意義,給死去的好友一個安慰”視為人生目標和自己人生的意義。
而且,他在學校很可能是缺乏其他好友的,這名好友離世後,他可能再次陷入孤獨,負性情緒缺乏釋放渠道,心理問題越積越嚴重。
值得我們反思的是,在臨床上,很多罹患抑鬱症、雙相障礙的孩子都說他們在中學時代就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接觸哲學書籍。他們本來就遭受過疊加性的心理創傷,性格比較敏感多疑。而哲學書內容高深,各個大家的說法也不一。
那麼當他們看哲學書籍時,就很容易從負面的角度去理解各種含義,最終得出“人生是沒有意義”的結論。那既然活著那麼痛苦,人生又沒有意義,那我幹嘛還要活著?學習又有何意義呢?這是很多青少年患者產生自殺行為的原因之一。
而張一得可能也有過這樣的心理歷程。不過,他心中可能仍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要出國留學,到美國最頂尖的學府進修哲學。他可能仍然希冀著要找到人生真正的意義,以告慰死去的好友。
可是,這時張一得的精神心理問題可能已經比較嚴重了,一人遠赴美國,可能也遭受過不少挫折和創傷。在學習、研究世界最前沿、最頂尖的哲學知識時,他可能也是不自覺地從負面去解讀的。
可能他最終的結論仍是“人生是沒有意義的”。這時候,他的精神支柱崩塌了。
本來,他給自己賦予的主要人生意義就是研究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可結果研究出“人生沒有意義”,那一刻,他可能萬念俱灰,認為自己的人生簡直一文不值,毫無意義。這引發了重度抑鬱發作,尋死的念頭開始在他腦袋中蔓延。
我相信他想到死之後,肯定有過內心掙扎的過程。他其實很愛、很感激父親,他知道自己一死,會給父親帶來極大的痛苦。但他其實一直都無法跟父親真正地交流,父親不瞭解他內心的活動,沒有人可以引導他邁過這次痛苦。
最後他實在撐不住了,太痛苦了,選擇離世。
04、
所以總結起來,我們不能因為張一得疑似罹患抑鬱症並自殺,就全盤否定其父親的教育方式。張嶽的教育理念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
但在這過程中,他也有過不少重大失誤。在孩子在學校感受到巨大對比和自卑時,他沒有科學、合理地引導和處理;
他確實對孩子充滿關愛、尊重和寬容,但他其實沒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對孩子的評價標準還是以外在的成績和表現為主,真正的精神富足其實遠不止於此;
他無意中把孩子過早地推到公眾面前,讓孩子從小生活在聚光燈下,這種壓力莫說孩子,連成年人都難以承受。
在這一點上,廣州的另一名家庭教育專家“兔爸”的做法更明智。很多人知道“兔爸”程敏,其女兒很優秀,但沒什麼人知道到底她的女兒具體是誰、在做什麼。
而且,“兔爸”非常注重於與孩子真正的、內心的交流。他與女兒一起寫下30萬字“親子日記”。他對孩子的心理活動了解得更加深入,也能更好地排除一些心理隱患。我認為在這兩方面來說,“兔爸”的做法更加可取,更有智慧,也更加符合科學育兒的理念。
還有,哪怕得知孩子身亡了,張嶽還表示“尊重、認同、接受孩子的這一次決定”。如果孩子都想死了,父母還表示尊重和認同,這絕對是一種無知愚昧的愛!
當然,這有可能不是他的真實心聲,而是一名失去獨子的老人在極度痛苦之中的自我安慰。希望張嶽的親朋好友、網友們不要再去指責他,他的身邊人要多安慰他。他的精神支柱很可能也崩塌了,要避免悲劇再次發生。
我還希望,當張嶽後續走出這段喪子之痛時,能深刻地進行自我反省,深刻並客觀地反思自己在教育中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如果他能做到這一點並向廣大父母分享,這是極大的社會貢獻,也是對張一得的一種慰藉。
更關鍵的是,我們廣大的父母、我們整個社會都要深刻地反思。在某個程度上,張一得父子的成名和悲劇也離不開社會的助推和造就。
現在很多父母追求科學育兒,但到底什麼是科學的?大部分父母是結果導向的,也就是主要以孩子外在的表現和成績來衡量家庭教育是否成功和科學。
比如,如果孩子的成績很好,有興趣有特長,在別人面前落落大方、自信開朗,能幹苦活、也肯下苦工,那大眾往往就會給孩子貼上“優秀”的標籤。如果其父母還能說出一些教育理念來,那往往認為這就是科學育兒了。
可孩子真正的內心活動到底如何?大部分人不太關心。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的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雖然這只是對現象的總結,未觸及具體的心理創傷,但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而我們透過大量的文章和影片分享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礙臨床心理干預發現,透過深度催眠進入人的內隱記憶層面,精準化找到具體的心理創傷事件,就是為了總結出規律,希望廣大父母避免踩同樣的坑。
希望父母們面對鋪天蓋地的“科學育兒方法”,一定要保持獨立的判斷能力,建立起真正有效的、深入的親子溝通,成為孩子理想中的父母。
如文章開頭網友說,張一得的死亡是“雞娃圈的至暗時刻”。但至暗之後,破曉之前,希望這次悲劇不要流於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不要只剩下惋惜和悲痛,而是能成為廣大家長、育兒者一次深刻反思的契機:
我們對“科學育兒”的追求到底在追求什麼?到底什麼才是“科學”,什麼才是真正能幫助孩子心身健康成長,獲得幸福的規律?
#單親爸爸育兒博主# #張一得在美國去世# #情感點評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