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生活中總是不乏投機者的,何謂投機者。那就是利用一系列不公平的手段來為自己或者自己的利益相關者謀利益的人。投機者的思維很簡單,那就是迎上欺下,不擇手段,摒棄道德約束。比較著名的投機者有諸如袁世凱,王莽,司馬懿之流,所謂的大盜竊國,不過如此。為什麼投機者總是容易成功,而他們又為什麼失敗呢?

必須要說明的是投機者的成功往往跟世俗意義上對成功的定義相似,即獲取短期內的利益。從短期看,在一個群體裡,沒有底線的人總是比有底線的人更容易成功,原因在於設定底線的目的往往是為了維護群體的秩序,它的物件主要是下層民眾,上層精英懂得維護秩序的重要性,雖然自身也經常不遵守這個底線,但一定會為了長遠利益維護這個秩序,一個投機者哪怕還不是處於上層,但他只要迎合討好上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獲得這種不遵守底線的特權,上層除了方便自身考慮,在可控範圍內選擇睜一隻閉一隻眼,這就給了投機者發展的空間。

投機在本質上是透過非正常的方法將讓限的資源更多地向自己傾斜。例如在考試中,認認真真複習考試的人最終成績反而沒有僅僅因為作弊而沒有被發現的人的分數高,一旦時間長了,出於人性考慮,當所有人意識到可以付出更低的成本付出更高的收益,那何樂而不為呢?而一旦所有人都不學習了,學校的核心功能也就不存在了,走向衰落便不可避免,於是劣幣驅逐良幣的悲劇又發生了。雖然這只是一個極端的理論模型,在現實中,往往上層精英會及時出來干預,避免最壞結果的發生,但它所表達的結果傾向必須引人注意。

其實,生活在社會中,每個人又何嘗不是一個投機者呢,人人都喜歡不勞而獲,付出少回報高的事情誰不喜歡呢?但大部分人做不到丟去底線去投機,頂多只是小打小鬧一下,因此不會對社會群體造成太大影響,也不會遭到秩序的反噬,因此我們討論的主要是比較極端的投機者。但由此可以引申出一個概念,對於同樣可以看透本質摒棄底線的人來說,投機者也分為聰明的投資者和愚蠢的投機者。聰明的投資者懂得兼顧短期利息和長期利益,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放棄,以圖取更大的利益,從長遠看他們可以為社會創造利益,促進社會資源的再分配我們更傾向將他們成為投資者而不是投機者。愚蠢的投機者抓住短期利益不放,最後寅吃卯糧,竭澤而漁,走向滅亡。

事事物物總是對立統一而存在,倘若一個人在得到的同時不懂得適當放棄,那最終往往什麼都得不到。為什麼從長遠看,投機者總是失敗,原因有二:

一是投機有風險,投機者是可以用更少的成本獲取更大的利益,但同樣承擔相對應的風險,鑽規則(明規則和潛規則)的漏洞,稍不注意就要被規則所制裁,從人的角度上看,不可能有不犯錯的人,而投機者犯了錯要承受的代價要高於普通人,虛假的繁榮看似美好,但不穩定性太高,說不定哪一天美夢破碎,對於早已經對投機者製造的不公平積怨已久的民眾必然痛打落水狗。

二,投機者只是上層的附庸而已,但一旦開始了投機,因為對應人性的慾望,所以他們是是很難停止的。上層的根本利益來源於下層,前面已經說到就算為自己謀利也要在一定範圍內,投機造成不公平,所以必然會引發矛盾,如果投機者一直激化矛盾觸動了上層的根本利益,到了同時上層和下層都想要消滅他們的地步,這就是消亡的必然了。即便是投機者偶然的自己終於到了上層,如果他繼續不懂得取捨,一味地為自己謀利,激化矛盾,那他到了某個臨界點,他照樣被下層所消滅,原因在於下層群眾聯合起來的力量要遠遠大於上層的力量。上層之所以可以控制社會原因在於他們想盡辦法讓下層儘量處於分散狀態,對於掌握了更多資源的上層而言便可以對於處於分散狀態的下層保持優勢。而一旦激化了矛盾使得下層聯合了起來,那將是一種毀山填海的力量,身處上層的投機者無法抵抗,還是要走向滅亡。

如果說投機者失敗的根本原因,那就是不懂得取捨智慧。

8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最窮“國王”馬克逆襲記——住著三平方米的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