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2001年4月20日,“南海一號水下考古調查授旗儀式暨新聞釋出會”在廣州星海音樂廳舉行,中國水下考古第一人,也是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室主任張威作為隊長,珍重地從廣東省文化廳廳長曹淳亮手中接過了南海一號水下考古調查隊隊旗。

一場跨越十二年的水下考古調查工作又再一次啟動了。

在這之前,有個不為人知的小秘密,我在這裡給大家好好介紹一下。

在準備這次“南海一號”第二次水下考古調查工作時,因為是香港方面的民間組織捐助的這次調查工作。所以,前期準備和人員組成都是由中國大陸和中國香港兩個方面分別進行的。

中國大陸這邊,由張威率領隊員們負責制定詳盡的這次掃測、探摸等相關計劃,辦理國家文物局相關的審批手續,委託廣州打撈局相關水下輔助工程方面的內容和落實經費,與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協調聲吶和淺地層剖面儀的使用計劃,向陽江海事部門申報“南海一號”掃測區域的海域使用計劃等等……

中國香港方面,“香港中國水下考古研究探索協會”會長陳來發先生領導的團隊負責提供“南海一號”水下考古調查工作的海上工作母船。他們提供的是當時擁有先進衛星導航系統和聲吶裝置的潛水船——印洲塘號。這條船是由漁船改裝的潛水專用船隻,長20米,可承載40人使用。接下來就是我要說的小秘密,陳來發先生為了確保工作順利,特意向1987年中英聯合搜尋東印度公司“萊茵堡號”沉船時意外發現“南海一號”沉船點位的英方當時負責人之一的萊克•克雷吉-哈克特(Lyle Craigie-Halkett,中國人當時稱他為賴浩傑)購買了當時的確認沉船座標點位,雙方商量的價格是10萬港幣,首付一半5萬港幣,如果該點位找到“南海一號”沉船後再付另一半尾款。咱先把這事兒放在這裡,後面再講……

2001年4月20日,調查隊起錨駛往陽江,這次水下考古調查工作目標十分明確:再次找到南海一號,確定位置。

隊長張威先安排崔勇和陳來發以及印洲塘號工作船一同前往南海一號沉船目標海域。他們此時手裡有三個不同時期不同渠道的“南海一號”座標,有廣州打撈局提供的座標,有日本國水中考古研究所當年的座標,還有局勢就是從英國人手裡高價購買1987年第一次發現南海一號時的座標。

4月22日,海上風力已經達到7級,天公不作美,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隊長張威於是宣佈回港避風,整個工作隊為了安全只得又都回到港口等待風力降低。雖然是天氣不好,沒有辦法工作,但是整個隊伍的熱情一點沒有收到壞天氣的影響,大家都是士氣高漲,摩拳擦掌。

4月23日,海上風力還是非常大,海面上到處都是掀起的白頭浪花。我們水下考古工作後來的安全規則裡就有這一條了——風力達到掀起海面白頭浪花的時候就應該停止潛水工作。眼下,大家在這可以用望洋興嘆來形容此刻全隊的心情是一點都不過分了。

4月24日,風力減小,可以出海作業。早上6點,大家就乘坐工作船迫不及待地出發了。工作一開始,突然發現主聲吶搜尋的時候沒有接收訊號,這個裝置肯定出問題了。於是陳來發先生拿出了備用聲吶使用,但是偏偏不巧的是,備用聲吶主機工作一段時間就燒掉了。此刻,隊員們的心情大家可想而知了。萬般無奈的情況下,陳來發建議用錨鉤在海底拖拽的方式去碰運氣。果然,下午兩點三十分,掛鉤碰到了海底異物。張威派崔勇和孫鍵下水調查情況,這次潛水創造了中國首次高氧潛水的先河,崔勇和孫鍵也成為了國內第一組使用高氧潛水的中國水下考古隊員。但是結果是令人失望的,沒有任何發現。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了,每一天的搜尋都沒有任何收穫,隊員們開始巨大的心裡波動,在與每一個曾經在1987年和1989年參與調查並摸到過南海一號的隊員不斷溝通中隊員們逐漸意識到,這片海域的海底沉積速度可能已經超出大家的想象。使得旁側聲吶根本無法找到任何的凸起物了。

5月4日隊員們開始和張威隊長商量開始使用淺地層剖面儀。

5月5日,崔勇和朱濱回廣州接回了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儀器。

5月6日,旁側聲吶和淺地層剖面儀開始上船安裝除錯。

5月7日、5月8日掃測無結果,所有發現的可疑點位都與原有南海一號座標差距太大。

5月8日,大風,無法出海。

5月9日,經過一天的憋在家裡思考,大家覺得小船更加靈活,且在海上跑出來的測線更加精細,又把裝置都搬到小船上安裝除錯。

5月10日,大風,又無法出海。

5月11日,小船的發電機、電動機先後出現問題,於是大家又想把儀器裝置轉移至大船,可是由於海面上風浪太大,兩艘船不能靠船幫,無法轉移裝置,於是只能返航。

在後來中央電視臺拍攝張威先生的紀錄片時,張威曾經說過,英國人的點位不對,就是我們開頭講的10萬港幣從英國人手中購買的1987年沉船點位沒有發現“南海一號”,那尾款5萬港幣自然沒有再給英國人;日本人的點位不對,也就是1989年中日聯合調查時日方記錄的點位,這次也沒有找到沉船;打撈局的點位不對,我們廣州打撈局裝置當年記錄的點位也沒有找到沉船,很有可能是裝置的精度不夠,導致新裝置反算老點位的時候誤差太大。

一個多月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每天2-3萬元的開銷,整個團隊包括張威先生都扛著巨大的壓力在繼續堅持搜尋。因為張威先生是唯一一位在1987年摸到過南海一號的中國水下考古隊員,又是這次調查隊的隊長,所以大家都在看著他,他扛起了所有的壓力堅定了搜尋範圍就在這裡……

5月12日,先是岸臺定位儀蓄電池電力不足,無法收到差分訊號,船的航跡無法畫出來;接著,淺地層和旁側聲吶的拖魚探頭電纜接觸不良,儀器無法正常工作。於是,水下考古隊員的海上搶修開始了,直到中午12點才終於恢復正常。一切彷彿還是那麼的理所應當的不順利,當小船再次正常工作後,沿著測線駛過,一個小小的凸起被大家看到了,新的希望被點燃了。

李濱下水錄影,崔勇、鄂傑、孫鍵、張勇、朱濱三組隊員陸續下水,在漁網和淤泥中,隊員們發現了一塊較大一些的凝結物,採集到了一片青釉瓷片。所有的努力,在這一刻,都化作無限的激動,張威判斷,南海一號再一次被找到了……

2001年的調查與探摸解決了“南海一號”在哪的問題,接下來等待隊員們的將是“南海一號”的儲存狀況、船貨、船隻體量等一系列的問題,我們需要一一回答,但每年大海給中國水下考古的發掘時間只有短短的這一小段。接下來將如何進行下一步,我們下次再聊!

11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聖經《路得記》靈脩47:愛從來不需要對等,愛只需要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