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荷蘭,經濟和政治自由的傑出代表
在英國之前,荷蘭早就已經開始搞自由貿易了,而且荷蘭也一度是海上霸主。
先看看荷蘭輝煌的頂峰是什麼樣子。
17世紀80年代之前,荷蘭被稱為海上馬車伕,它擁有1萬5千艘商船,佔當時歐洲商船總噸位的四分之三。
它的艦隊很強大,英國和法國的艦隊加起來才夠得上它的一半。
現在世界上的很多著名城市,比如美國的紐約、印尼的雅加達,原來是什麼都沒有,就是因為被荷蘭人變成了殖民據點,才成了著名城市。
荷蘭的勢力遍佈全球,還佔據了全世界的海上交通要道。
荷蘭只有4萬平方公里,不到英格蘭的三分之一,就比臺灣省略大一點點,卻成了西班牙之後、英國之前的海上霸主。
那麼,小國荷蘭到底是怎麼走向成功的呢?
海上馬車伕時代的荷蘭政治很另類,英國、法國、西班牙都在忙著建設現代民族國家的時候,荷蘭不走尋常路,完全沒有圍繞強大的君主去建立常備軍、官僚隊伍,去建設這些現代國家的硬體,而是相當於一個鬆散的聯盟。
1581年荷蘭七省聯合起義擺脫西班牙的統治,一起成立了聯省共和國,你可以把這次革命看成西方歷史上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比英國光榮革命早了100多年。
革命建立起來的這個共和國不是現在美國那種總統很強勢、國會也很厲害的樣子,它大概就相當於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的邦聯。
七個省聯合,一起商量,只有七省一致同意才能做出決定。
02
其他大國忙著內鬥,荷蘭悶聲發大財
荷蘭作為一個鬆散的邦聯國家,這麼低效的政治體制,它怎麼還成就了海上霸主呢?
有兩個原因。
先看外部原因。
英國、西班牙、法國都很忙。
英國忙著對付教皇和西班牙、法國和蘇格蘭,還要忙著宗教改革、建立自己的國教。
法國先是忙著收拾自己的宗教內戰,後來又忙著打三十年戰爭,攙和德國的事情。
西班牙呢,忙著對付英國和法國,還要拉攏教皇,還要為了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頭銜四處滅火。
所以,幾乎處於四戰之地的荷蘭沒有受到威脅,外部政治壓力不大,鬆散的體制還夠用,就趕緊悶聲發大財。
再看內部原因。
荷蘭幾百年來就商業氣氛比較濃厚,宗教氣氛相對淡漠,貴族豪門也不顯赫。
這個聯省共和國確實是個寡頭政府,由上層精英組成,但他們都是生意人,不是靠打仗獲得貴族身份的豪門,他們一起就像管理公司一樣管理國家。
這樣的國家就和商業很合拍。
03
荷蘭是一個商業主導的自由經濟體
荷蘭的位置,西面隔著英吉利海峽的是英格蘭,南邊是法國,北邊是丹麥、瑞典,北邊往東一點兒是德國北部的不萊梅和漢堡,大西洋、北海、波羅的海,遠一點南邊還有地中海。
荷蘭簡直就是面向海洋而生,大航海時代一來,荷蘭所處位置的優勢就發揮出來了。
如果說地理位置讓荷蘭很方便去海上做生意,那麼,它地上的條件就是逼著他去做生意。
荷蘭地區水系很發達,河流、湖泊、沼澤太多,農牧業很難展開,中世紀很早的時候商業就成了荷蘭人的主要產業,他們開挖了大量的運河,透過水路航道互相連在一起。
大航海時代還沒到來,荷蘭人已經是內河航運貿易的高手了。
大航海時代一來,荷蘭人從葡萄牙人手裡搞到了很多航海資料,把自己的商船改造成肚子大外殼薄的形態,拉得又多,跑得又快。
很快就成了全球貿易的中介,海上馬車伕。
荷蘭的經濟不僅在貿易上全球稱霸,它還有一個格外領先的行業,就是金融。
荷蘭人的銀行業很發達,貿易繁榮的地方很需要資金週轉,這並不稀奇。
厲害的是,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在1602年建立起了全世界第一個證券交易所。
各種公司的股票在那裡交易,後來越來越多的外國公司在那裡上市,阿姆斯特丹成了第一個世界意義上的金融中心。
有了大規模的金融業,荷蘭的海上生意簡直是如虎添翼。
04
商業氣氛濃烈,致使荷蘭不受宗教傳統約束
在中世紀時,歐洲各大國進行了一系列宗教改革,德國打了宗教戰爭,英國國王自己改革、和教皇翻臉,法國也打了宗教內戰,打得一塌糊塗,國家都快打散了。
荷蘭呢?幾乎沒受什麼影響。
在天翻地覆的宗教衝突面前,荷蘭人完全沒有因為新舊教派的分歧劃線站隊,更沒有大打出手。
這大概可以歸結為兩個原因。
一是商業傳統的影響。
生意做久了,對宗教的事情就沒那麼在乎,不同教派之間也要做生意嘛,沒必要打架。
二是伊拉斯謨的巨大影響。
伊拉斯謨不僅是荷蘭的聖人,也是北方文藝復興的代表。
伊拉斯謨信仰的是基督教人文主義,他提出人的光輝和上帝的教誨和諧共處,傳統文化和新興潮流和諧共處。
就這樣,荷蘭人就不走極端,樸素溫和。
這樣的性情讓他們避開了宗教改革引起的混亂,大國都在打宗教戰爭的時候,荷蘭人瀟灑地去海上趕起了馬車。
05
小國的上限:荷蘭再完美,也只是一個小國
你看,荷蘭是一個多美好的國家啊,喜歡生意、不喜歡戰爭,喜歡和諧、不喜歡爭鬥,喜歡管理、不喜歡統治。
但荷蘭很快就衰落了。
從1581年獨立,到1678年與法國簽訂《奈梅亨條約》,荷蘭頂多也就輝煌了一百年。
那荷蘭到底為什麼,又是怎麼樣,讓出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呢?
簡單來說就是,一旦大國針對荷蘭,以荷蘭的規模是根本扛不住的。
荷蘭先是艱苦卓絕地抵抗了西班牙的鎮壓。
到了17世紀中葉,英法兩大強國又同時針對荷蘭。
英國護國主克倫威爾和法國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科貝爾都信奉重商主義,追求貿易順差的最大化,他們都恨死荷蘭了。
於是,英國四次發動對荷戰爭,法國路易十四基本上是要消滅荷蘭,大兵壓境的時候,小而美的荷蘭,種種劣勢就暴露出來了。
荷蘭在政治上把國家當公司來管理,是一種弱政治,對抗不了強大的英國和法國。
荷蘭政府的決策效率很低,集權程度也非常低,也沒有強烈的民族主義動員全民,又非常厭惡陸軍,他們甚至在抵抗法國軍隊的時候靠的還是僱傭軍。
這個生意國家在戰爭中沒有被效率高、集權程度高、動員充分、組織精良的法國徹底滅國,已經是萬幸了。
英國對荷蘭的打擊更全面、更深刻。
英荷戰爭一共打了四次。
其中,第三次英荷戰爭是決定性的,而這場戰場發生的同時,法荷戰爭也在開打,英國人從海上來,法國人從陸上來。
結果荷蘭徹底被法國人打輸了,要不是路易十四顧忌德國戰場的事情,荷蘭真的可能被併入法國的版圖。
06
政治不強大,商業的強大也無法得到保障
商戰也是戰,國家的規模決定了是不是耗得起。
規模不僅體現為領土和人口,也體現在產業結構。
從長遠來看,英國成功地拖垮了荷蘭。
荷蘭不僅國力耗盡,而且每次戰爭都有斷臂一樣的重大損失。
比如,第二次英荷戰爭英國人雖然輸了,但他們還是從荷蘭人手裡搶到了北美的新阿姆斯特丹,英國人把它改名叫紐約,這麼嚴重的此消彼長,地位調換怕是遲早的事情。
如果說法國用陸戰直接威脅了荷蘭的存在,那麼,英國的前三次戰爭就是把荷蘭的全球貿易領袖的地位徹底掏空。
和英國人耗,荷蘭經濟模式的缺點就暴露出來了:
第一,荷蘭本身沒有自己的農產品或手工業品,英國有,戰爭一起,做中間商的荷蘭比自己有東西賣的英國更吃虧。
第二,荷蘭的稅制與商業主導的經濟結構吻合,消費稅為主。
戰爭一打,賦稅加重,再加上雙方額外加徵關稅,直接傳導到經濟領域,人民要面對通貨膨脹,商人要面對價格上漲、商業競爭力下降。
第三,金融業很容易遭遇賴賬,戰爭一來,賴賬的人就更多。
從這三層對比來看,英國真不只是個買賣國家,荷蘭才是買賣國家。
買賣國家即便在純經濟領域,也不是擁有製造業、農業等硬產業的國家的對手,政治上的弱點就更明顯了。
07
荷蘭體面地認輸:讓出霸主地位
霸主沒落,怎麼個死法算是體面?
海上馬車伕的結局很有意思,它等於是把自己的霸主地位禪讓給了英國。
1780年代,第四次英荷戰爭爆發了,這一次的英荷戰爭,可以說完全是英國人欺負人,已經崛起的大英帝國把殘存的荷蘭勢力全部消滅乾淨。
英國獲得鉅額賠款,阿姆斯特丹的金融中心地位被倫敦取代,荷蘭最重要的海外殖民機構荷屬東印度公司不久之後破產。
荷蘭徹底變成了一個不起眼的小國。
不過,在此之前,荷蘭就已經把霸權禪讓給了英國。
17世紀末,荷蘭被英法兩國夾擊,荷蘭執政奧倫治的威廉實在無力抵擋,就選擇和英國交好,娶了英國的瑪麗公主,這為離間英法、保全荷蘭做好了功課。
不過沒想到後來1688年光榮革命,英國人把威廉和瑪麗請回英國做了國王。
威廉當然極力鞏固英國和荷蘭的聯盟。
就這樣,荷蘭的霸權透過威廉象徵性地轉移給了英國。
全球性霸權的禪讓制由此開始,英國的霸權後來禪讓給了美國。
想搶奪霸主位子的德國、日本、蘇聯,一個都沒成功。
一個弱政治強經濟的國家在大國競爭中是無法成功的,全球化固然是以貿易為底色的過程,但它裡面充滿了政治體制的競爭,甚至經常性地引發戰爭。
生意並不必然承諾和平,沒有強大的政治保護,再好的文明也存續不下去。
政治體制更有韌勁兒的國家才能在全球性競爭中把生意做下去。
所以,只有大國才能掌控自己的經濟命脈,小國的命運從來都是隨波逐流。
我們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