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仁法師
先前在講《華嚴經持驗記》的時候,曾經提及修行《華嚴經》淨行品的殊勝之處。當時就有人表示不屑一顧地說:“不就是一品經文嗎?有那麼了不起嗎?”
不好意思,《淨行品》就是有那麼了不起啊。
我們就先來看看文殊菩薩在《華嚴經》中是怎麼說的。
在《淨行品》中,文殊菩薩開門見山地說道:“若諸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於諸佛法,心無所礙,住去、來、今諸佛之道;隨眾生住,恆不捨離;如諸法相,悉能通達;斷一切惡,具足眾善;當如普賢,色像第一,一切行願皆得具足;於一切法,無不自在,而為眾生第二導師。”
來,咱們來劃劃重點。
文殊菩薩在經中說:
如果菩薩能夠善用其心,那麼就能獲得一切勝妙功德;
對於種種佛法,就能夠心無所礙;
而且現住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之道;
而且能隨眾生住,一切時中不會舍離;
對於種種的法相,都能一一通達無礙;
能夠斷除一切惡,具足種種善行。
不僅如此,而且將來會向普賢菩薩一樣,色相端嚴無比,堪稱第一;
而且一切行願都能一一具足;
對於一切法,無不自在,將來成為眾生的第二導師。
(皆仁注:第一導師自然是佛了。)
那麼,為什麼修持《淨行品》會有如此殊勝的功德呢?
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23〈25 十回向品〉中說道:“佛子!菩薩摩訶薩以諸佛法而為所緣,起廣大心、不退轉心,無量劫中修集希有難得心寶,與一切諸佛悉皆平等。”
這段經文什麼意思呢?
這是說,如果大菩薩以種種佛法作為所緣,而且起廣大心、不退轉心(皆仁注:這是重點,要劃圈圈註明的),在無量劫中修行積集希有難得的心中珍寶,那就與一切諸佛悉皆平等。
而《淨行品》中141偈之中的種種遇緣處事,無不是以佛法為所緣,並生起無邊的廣大心,而且念念增上而不退轉,完全符合了經中所說的修行的條件加成,由此可見修行淨行品的殊勝。
而且在《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1〈25 十回向品〉中,還說:“以無著無縛解脫心,修普賢行,住菩薩地,於一念中入一切世界,所謂:入仰世界、覆世界、不可說不可說十方網一切處廣大世界,以因陀羅網分別方便普分別一切法界,以種種世界入一世界,以不可說不可說無量世界入一世界,以一切法界所安立無量世界入一世界,以一切虛空界所安立無量世界入一世界,而亦不壞安立之相,悉令明見。”
這就是說,以無著無縛的解脫心修行普賢行,住菩薩地,就能於一念之中入一切世界,“以因陀羅網分別方便普分別一切法界”。
這就是菩薩給我們的金手指啊,修行佛法的超級外掛。
所以,修行者在行持《淨行品》的時候,剛開始時,雖然以我們的凡夫心不能馬上就到達菩薩的廣大境界,但是如果我們從身邊的一切微細處作為出發點,從當下一念唸的心行慢慢出發,效法菩薩的大行大願,久久熏習,那麼日久功深,修行一定會有所成就。
當然,華嚴妙義,雖然高邈,但總而言之,說到最後,還是要歸結到行上。
華嚴宗四祖澄觀大師曾說道:“解行在躬,一生圓曠劫之果。”為何大師有如此底氣呢?
那正是大師深諳了華嚴經的妙義使然。而《淨行品》正是為學人提供了入手直至成佛之法門。
後來明代的性祇律師更是把《淨行品》中的偈語,編入了自己所撰寫的《毗尼日用錄》。並在序言中說道:“所以持戒比丘,當依《淨行品》中,一一行持,庶幾不負出家之志耳!”
這位律師更是直接就把《淨行品》中的行持,列入出家人的行為規範之中。
由此,也足見佛門中對《淨行品》的重視了。
嗯?你今天讀《淨行品》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