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媒體都把目光投向土耳其在敘利亞東北部發動的軍事行動之時,海灣兩巨頭——沙特和伊朗11日怒刷了一波“存在感。據伊朗國家電視臺援引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IOC)的報道,一艘伊朗油輪當天清晨在沙特吉達港附近的紅海海域遭到兩枚導彈襲擊。報道顯示,這艘油輪在遇襲時距吉達約60海里(100公里),襲擊造成油輪加班起火併受損嚴重,受此影響船上的兩個儲油罐在所在海域洩漏了大量原油。
作為受害者,伊朗自然不能放過這次向全世界訴苦的機會。伊朗外交部發言人穆薩維當天對外發布宣告,稱船上專家的調查結果顯示,油輪在半小時內連續遭遇兩次襲擊,所幸船員安然無恙,油輪也處於穩定狀態,目前正駛回伊朗。他同時表示,過去的幾個月裡紅海海域內已經發生多起針對伊朗油輪的破壞行動,強調說襲擊者應承擔包括洩漏原油造成的環境汙染等所有責任。
包括油輪在內的石油設施近幾個月以來一直是關注焦點。先後有兩艘油輪在波斯灣和阿曼灣海域內遭遇襲擊,同時伊朗和英國也曾互相扣押油輪。剛剛過去的9月,沙特境內兩處石油設施遭遇無人機和導彈襲擊,導致沙特石油生產和供應短時間內減半,一時間海灣局勢劍拔弩張,美國和沙特都把矛頭指向伊朗,並揚言採取措施進行報復,但遲至今日尚未有明確動作。
油輪頻頻遇襲讓人不禁想起三十多年前兩伊戰爭期間驚心動魄的“襲船戰”。1984年3月27日,伊拉克空軍使用導彈攻擊伊朗哈爾克島附近的一艘巴拿馬油輪,伊朗空軍則迅速展開反擊,第二天襲擊了一艘科威特油輪,兩國就此展開了以襲擊對方及進出對方港口中立國油輪為目標,從而削弱對方經濟實力的非常規戰爭。到戰爭結束為止,共有大約400艘船隻在襲船戰中被襲擊,單單在1987年就有178艘商船和油輪受害,而在1988年迄今為止世界最大的超級油輪——諾克·耐維斯號也沒能倖免遇難,被伊拉克導彈擊中後沉入波斯灣海底直至戰爭結束。
歷史的回憶是慘痛的,但畢竟今時不同往日,薩達姆那樣的戰爭狂人已是明日黃花,伊朗和沙特各自正面臨著不同的困境,開戰似乎並不是雙方的首選項。就在伊朗油輪遇襲事件發生後幾個小時,伊朗媒體釋出訊息稱,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將在次日開始先後訪問伊朗和沙特,以緩和波斯灣的緊張局勢。媒體報道稱,伊姆蘭·汗帶著沙特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委託其代為傳達的重要資訊,希望與伊朗方面就海灣局勢和葉門戰爭等開展對話。
巴基斯坦與沙特有著從政治、經濟到軍事等各領域的密切的戰略關係,同時也將伊朗視為重要的鄰國,而這也是巴基斯坦緩解伊朗與沙特之間緊張關係的第二次嘗試。2016年,時任巴基斯坦總理的謝里夫曾先後訪問了沙特和伊朗以在兩國之間進行調解,但結果並不理想。巴基斯坦外交部發言人費此前對媒體表示,巴基斯坦將竭盡全力化解波斯灣地區的緊張局勢,伊姆蘭·汗在訪問紐約時也曾透露,美國和沙特都希望他前往伊朗進行調解以緩和緊張局勢。
外部的調停固然可能緩解矛盾,但最重要的還是沙特和伊朗雙方的態度。從沙特方面來看,葉門戰爭已經讓年輕的王儲焦頭爛額急需脫身,而是否能有一個體面的收場(停火或議和)則直接取決於葉門胡塞武裝和其背後的伊朗,而在這時候對伊朗目標發動導彈襲擊顯然並不在計劃之內,特別是油輪遇襲區域就在沙特眼皮底下,沙特一旦展開行動不僅幾乎沒有戰略收益,反而只能成為國際社會“千夫所指”的背鍋俠,儘管沙特王儲政治上略顯稚嫩,相信這幾年吃了不少苦頭之後應該不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反過頭來看伊朗,歷來不管是從表態還是從實際行動來看都是睚眥必報的波斯人,這次按照己方說法是導彈襲擊油輪,但吃了這麼大的虧卻沒有誓言報復,背後顯然有著不小的隱情。儘管是這樣剋制的態度,但仍然還是有人不滿意。美國國防部當地時間11日宣佈,鑑於伊朗油輪遇襲等不穩定因素,美國將包括沙特在內的海灣地區再派遣3000名士兵,並增派轟炸機和無人機等裝備,這裡面的邏輯就有點兒讓人摸不到頭腦。死對頭被襲擊美國不是應該拍手叫好嗎,難道增派人手為了保護伊朗油輪?!
最後給大家一條送分題:到底是誰不想讓中東太平?
相關內容
- 英國在扣留伊朗油輪上與其妥協,為什麼說是沒有徵求美國的意見呢?
- 伊朗和鄰國巴基斯坦的關係如何?
- 美航母轟炸機“模擬打擊"伊朗波斯灣局勢一觸即發,伊朗是否做好戰前準備?
- 伊朗為什麼不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而是出錢出力支援敘利亞葉門武裝?
- 怎麼看到伊朗扣留了“史丹納帝國號”油輪,並已押至伊朗港口呢?
- 兩艘油輪在伊朗近海阿曼灣被襲擊併發生爆炸,誰是這次襲擊事件的幕後黑手?
- 伊朗部隊被爆已經參與伊德利卜多條戰線;當前波斯灣危機加重,伊朗為何不回防本土呢?
- 被英國扣押的伊朗油輪即將獲釋,是否意味著建立“護航聯盟”已經沒有意義?
- 美國公佈阿曼灣油輪錄影,就能確定是伊朗乾的嗎?
- 伊朗向俄羅斯求購S400防空導彈俄為何沒回應?美伊若開戰伊朗有沒有能力封鎖波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