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作者|雯【媛創寫作變現營學員】

最近在網上看到小影片,非常震撼,讓我熱淚盈眶。

小年夜晚上總檯舉辦了一場網路春晚,清華大學上海校友會唱團唱了一首《少年》,因為熱愛,歲月帶給他們的不是驚慌,而是光芒。這群白髮蒼蒼的老人,永遠熱血是少年

與之相似的,去年年底,網上一個57歲的老阿姨突然走紅。

在日益老齡化的社會,我們能在網路上看到很多老年人並沒有那麼老態龍鍾,而是活得比年輕人還要灑脫,還要激情四射。

而相比之下,現實中大多數老年人卻沒那麼幸運、那麼快樂,過得沒那麼瀟灑幸福。

一般有以下3個原因。

01 幫子女帶娃成主力,脫不開身、邁不開腿

我們覺得父母幫忙帶娃減輕我們的負擔,殊不知父母隔代撫養容易產生家庭問題,特別是教育問題。著名青少年心理研究專家,李玫瑾教授說,寶寶一歲之前最好是父母親自帶,錯過這個時間,孩子“心理營養的缺失”就會很嚴重。心理營養正如身體成長所需要的營養一樣,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心靈也在不斷成長。李玫瑾教授還做過相關的結論,她把人生分為多個階段,而孩子3-6歲是成長的關鍵期,此時性格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會跟隨他們一輩子。家長需要在這段時間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的這一角色,老人是替代不了的。

之前看到過一個新聞江西有一個爺爺因奪下14歲孫子手中的手機,並大聲訓斥孫子,孫子惱怒之下將其殺害。這樣的新聞並不少見,悲劇的產生主要是因為孩子長期都跟隨爺爺生活,沒有建立規則感、沒有養成好習慣,更深的原因就是父母的教育缺位

除此之外,因為生活習慣不同、教育理念的不同,雙方矛盾也會增加,最後導致父母好心幫忙帶娃,結果雙方都感到委屈。

上面說到的蘇阿姨和他的子女,就十分明智,蘇阿姨將孫子孫女帶到3歲讀書了,就適時退出,逃離壓抑的生活,追逐自己的夢想,她的子女也十分支援,讓她去享受美好生活。這才是老年生活正確的開啟方式。

所以, 如果確實需要父母的幫忙,請讓我們的父母當短期幫手,而不是長期主力,讓他們擁有選擇的自由。

02 心靈慰藉成奢望,缺乏關愛、缺乏動力

我們是父母最親近的人,父母老了最掛念的就是我們過得好不好,最簡單的願望也是想我們多關心他,跟他們說說話。有的子女工作忙就用錢代替看望、陪伴老人,以尋求心理安慰,有的甚至不聞不問。要知道父母的孤獨用金錢是填不滿的,特別是空巢老人,會有一種無助感。

試想一個場景:你每天對著四面牆,一個人的生活,每天只能跟茶几、凳子、床說話,每天緊盯著電話,生怕錯過一個來電,盼望它能響起來,因為這樣證明還有人還惦記著他。

《尋夢環遊世界》有一句話講得好:被遺忘是真正的死亡。

如果子女是他們在這個世上唯一的牽掛,子女都忘記了他們,那麼跟死了有什麼區別。

有一則社會新聞,一位83多歲的老太太去世之後,她的女兒發現在老人的床底下塞滿了價值14萬的保健品。這些保健品大半都是未拆封的,還有過期的,更離譜的是居然還有瘦身的和普拉麵膜。老人的女兒很生氣,她認為是推銷員欺騙她母親買的,目前打算與這保健品機構協商退貨。

看到這裡,不禁為這位83歲的老太太感到悲哀,這位女士對母親生前花出去14萬購買保健品一無所知,口口聲聲說自己平時工作忙沒空來看望老人,但是現在發現金額巨大,就立刻有時間來跟商家協調退貨、維權了。

到底是錢重要還是命重要?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錢是可以用一輩子的時間去掙,但是父母卻只需要我們一小段時間的陪伴。

所以,請抽空牽起父母的手一起看世界,別讓他們在躺椅上孤獨老去。

03子女索取成習慣,無私奉獻、沒有保障

中國父母習慣性、無條件為子女付出,容易養成巨嬰、啃老族,最終導致自己生活沒有保障,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去年熱播的電視劇《安家》中,有一對父母被網友心疼上了熱搜:他們用自己的積蓄給兒子買房,結果自己非但沒落到住,還差點流落街頭。

一說到啃老,很多人都會跳起來說,我只是借的,以後會還的。其實大家都知道,跟父母借錢只有0次和無數次。

因為我們很容易會去選擇這條捷徑,人的慾望是無止盡的,今天我們借錢買了房,明天就會想拿父母的錢買車。

我們清楚知道:有一條捷徑是父母無需回報就能幫我們獲得幸福。

我們更要知道:要獲得更深刻的幸福,我們不能總是選擇容易的那條路。——《小狗錢錢》

所以,請別用父母的幸福來換取我們的幸福,別讓父母為我們負重前行。

04 結語

我們都想讓父母幸福,當我們的父母漸漸老去,我們要為父母的幸福做些什麼呢?

我想說,我們要努力讓父母有能追求美好生活的自由,有保持生活熱情的動力,有滿足自己需求的底氣。

當他們願意用自己的綿薄之力幫助你帶小孩時,要明白這是愛你的表現,但這不是他們的義務,也無需讓他們拼盡全力。

當他們想走出去追求自己的生活,要明白這不是他們自私,而是他們也懷念年輕的自己,應該尊重父母的選擇,

當他們給你打電話問你近況的時候,要明白這是他們孤獨了,想你了,別不耐煩地、粗暴地掛掉電話,

當他們在你回家時跟你說起家長裡短時,要明白他們只是想跟你多點話題,聊聊你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這樣感覺你們之間的距離不那麼遙遠。

當他們像個孩子似得請教你智慧手機怎麼操作的時候,要明白他們心裡已經覺得自己很無用了,彷彿被這個世界拋棄,如果連你也說他們笨,那麼他們就真的被拋棄了。

當他們為了你押上所有積蓄,只為了你能過得更好時,要明白他們只是想做任何可以為你做的事,但你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因為父母的人生只剩一個寒冬,而你的人生還有春夏秋冬。

《你好,李煥英》裡有一句臺詞: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

他們為我們奔走半生,現在他們老了,要過怎樣的生活,應該讓他們做主。

換我們為他們遮風擋雨,披荊斬棘。

寫到最後,如果人生是一個輪迴,我們的爸媽要追逐自己的生活,重新再燃燒一遍,請像小時候爸媽教我們走路一樣,牽起他們的手,告訴他們:別怕,你可以的!

7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2021.3.22週一 娜迪亞日運 秀一秀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