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是唐朝初期有名的高僧,就是四大名著《西遊記》中唐僧的現實版。他的佛學造詣精深,不但從古印度帶回大量佛教經典,還是佛教“唯識宗”的創始人。
唯識宗的核心觀點就是“萬法唯識”。可以這樣理解, 面對著一座山,說它是山,是你的意識告訴你這是山。如果意識告訴你這是一塊雲,先前被認為是山的存在就會變成雲。
唯識宗認為:我們之所以看山是山,看雲是雲,其實“山”可以是“雲”,“雲”可以是“山”,一切都是“意識”決定。
從“意識”出發去認識一切, 人就有立場,有立場就會產生偏見,進而排斥對立面,決定立場位置的是“意識”,“意識”可以看成是人對自己的偏執。 可以理解為自私、自利之類的維護“我”,執著於“我”的傾向。
“意識” 帶有先入為主的“偏見”,在偏見下衍生出來的“認識”和“結果”就不真實。 一切由“意識”決定的“現象”就都是虛妄的。
人的“意識”,喜歡對世界上的東西妄加分別 ,思維想法往往是利己的,帶有虛假性。 帶著偏見的“意識”會衍生煩惱、衝突、鬥爭。
要人命的刀子看不見,卻比看得見的刀子更鋒利。這就是意識“虛妄”的力量。
唯識宗對意識的研究精深,把人的意識分為八層,比起西方心理學的潛意識、顯意識的兩層次豐富得多, 是對人的意識有史以來最為徹底的研究,正好對治人的散亂和昏沉。但是,因為不適合中國人的思想習慣,那種鑽牛角尖式的分析也不適合中國的文化流,不適合統治階級的需要,最終沒落了,重視證悟的中國化禪宗和一念成佛的淨土宗佔領了佛教傳播的主流。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傳承著崇尚簡約、重感性等思維傾向,對人的思想意識的認識和研究一直就是短板。因此也出現了很多約定俗成的流傳。
抱怨從來沒有饒過誰,因為抱怨比努力更簡單。
抱怨從古到今、從高到低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的視線和感受,明朝崇禎皇帝在國破家亡時抱怨大臣誤國,魯迅筆下的祥林嫂的抱怨仍在,脾氣火爆的路怒族還有,因為遭遇挫折困難而哀怨的失意者舉目皆是。怨婦抱怨家庭,職場人士抱怨老闆,抱怨成為社會常識、人生常態,也成了過街老鼠。
抱怨據說是這樣開始的。現實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稱心如意的事情只有一二,心態不平和的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開始抱怨,越抱怨生活越不順利,生活在抱怨氛圍中, 心情不會好,做事更加不順利。
主流觀點認為抱怨是負能量,必欲除之而後快,分析原因,採取措施,結果是收效甚微。充分證明了人的意識的偏見。
很多人這樣認識抱怨的原因:自我開脫,逃避責任,只會抱怨別人;不願意面對現實,將自己刻畫為悲劇人物;希望得到關注與愛,只會用抱怨和憤怒表達需求。怨氣重的人,會表現出憤怒、悲傷和恐懼。在他們心中,讓他們怨的事比天大、比山重,能壓垮他們的一生!但當他們說出來時,別人會覺得這不值一提,這會讓他們產生更強的不被理解的怨念!
也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抱怨是為自己開脫、不想承擔責任的心理;是轉移問題的心理,把包袱甩給別人;不願意客觀面對問題,是一種逃避的心理;是一種寬以待己,嚴以律人的心理;為自己的不努力、不成功、為自己出現的一切問題找藉口等心理。
因為有未來、有欣喜,才抱怨!事實上,冷漠比抱怨更可怕。
這個觀點有些另類,但可以讓我們積極思考問題,而不是用我們帶有偏見的意識亂貼標籤。
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吵一輩子的夫妻沒有離婚,反而是看著相敬如賓的風光夫妻說離就離。不管怎樣,婚姻的存續畢竟可以說明很多事情。現實生活中夫妻吵架是常事,很多原因是妻子的抱怨,抱怨丈夫不做事情、婆婆各種不好、孩子鬧心之類的,就算沒有事情,夫妻相處也一定會找個理由抱怨吵架。很多人以為他們會離婚,但是實際上他們能相伴多年,繼續走下去。
職場上、公司裡,會碰到一些愛抱怨的老員工。抱怨著公司的各種不好:自己不受重視、不被看好;抱怨公司的績效和福利問題、抱怨同事的配合和能力等等,但是你會發現,就是這幫經常抱怨的人,經常趕也趕不走。
經常抱怨的人,其實背後有一個心理假設,在他們的潛意識裡,認為自己還繼續和某個人相處,或者繼續呆在這個公司裡。 假設自己和對方有未來,他們才會針對現在的不滿進行抱怨,如果認定沒有未來,有什麼好抱怨的呢?就好比在商場裡,往往是挑三揀四的顧客,才是真正的買家,因為這部分人假設了自己會擁有產品。
怨氣重是正常的人,是心理健康的人。怨氣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怨氣重的人,已經壓不住人生中的不滿和憤怒,是一個真實的人,相對那些個壓抑自己不滿和憤怒的人是心理健康的。
怨氣是因為自己對於解決問題沒有辦法產生的無奈,內心又不接受這種自己無能的結果,成長出來的一種特殊的調整自我內心和現實矛盾之間的一種保護自己的行為機制。
用心理學解決抱怨,是最大的誤解。
怨和不怨互依互存,才構成事物;花紅柳綠共存,才形成自然。認知思維上講,不能偏舉。不能認為有怨氣是完全錯誤的,因為錯誤和正確相互依存,同時存在。 事實上,沒有人格絕對完整的人,區別只是在於程度的不同,而作為一個人的成長,就是要從人格上不斷完善,包括認知的迭代提升,思維方式的轉換,行為的替代等等。
悲觀就該被指責?悲觀者的思維模式
這個世界是悲觀者延續的,釋迦牟尼的悲觀建立了佛教,孟子提倡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成為儒家的主導思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一個悲觀的發配者樂觀中的悲觀。
對悲觀的人的想法和公論
悲觀的人,一般是比較消極的人。這樣的人也比較容易焦慮,小事會看成大事一般,遇事不冷靜。慌里慌張的結果是不會很好的去處理問題, 抱怨多,行動少。經常的緊張不安,提心吊膽、坐立不寧。
更極端的看法是:悲觀心理形成的原因除個體遺傳因素外,主要是受個人成長環境的不良影響。 父母教育過程中缺乏對孩子的關愛,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會交朋友或缺少朋友,人際交往中沒有得到過朋友的關愛,甚至曾遭到他人的排斥打擊,自己在孤獨中漸漸地就形成了自卑,多疑,消極的性格以及不正常的思維模式和為人處世的習慣。
正常人都有恐懼害怕的心理。樂觀與悲觀是人生的一體兩面。任何一個表象下面都藏著深意。悲觀的人也許會被定義為消極的,不好的。但這個模式的最初很可能是來保護我們的。
壞事和好事其實是一回事,也就是沒有真正的好壞之分。悲觀的人活得更安全
悲觀者及時避免自己處於冒險、不確定當中。在想到可能發生的不好的那一面,會做更多的準備。
悲觀的人可能考慮到儘可能多的負面結果,然後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在一些政策制定,決策實施之前都需要這方面的考慮。 在做一些人生的重大決定時,也往往會這樣。
悲觀情緒,倘若把握好尺度,則會變成決定成敗的憂患意識。
如果只是提前想到了最壞的結果,但並不氣餒,反而制定相應的策略,透過自身的努力來積極改變,往往到最後會獲得成功。 “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努力”,其結果多半也是成功的。
自然界裡面,盲目樂觀的動物基本上已經被淘汰光了,因為它們沒有警戒心理,不能應對突發危機。放在人類身上也一樣,“沒有遠慮必有近憂”,不知道未雨綢繆,不懂得為將來修橋鋪路,傻呵呵地想要靠樂觀面對現實,多半隻會被狠狠地打臉。
“胡思亂想”別名“想太多”,胡思亂想擋不住,
幾乎所有的心理疾病,如焦慮症,強迫症,疑病症,恐怖症,抑鬱症等等,最主要的症狀表現就是“胡思亂想”,雖然每個人,每種心理疾病的想的內容不同。
“ 想太多”的人會習慣性的回想已經發生了的事情,然後結合當下和未來,害怕當時的做法或者說的話對現在或者未來產生不好的結果,於是就產生了很多負面情緒,焦慮、後悔、自責或者憤怒。 思緒亂飛的時候讓人焦慮、煩躁、做事不專心,對未來沒有發生的事情擔憂,也做不好現在手邊的事情,很影響生活質量。
胡思亂想的主要原因
求新求奇,不能忍受千篇一律的無聊人生。 願望的補償。在現實中不易實現的願望透過胡思亂想,達到望梅止渴的目的。 內心的焦慮。對喪失的擔憂, 後果被逐步誇大,最後走向糟糕至極。
大腦的胡思亂想是其正常的功能
沒有必要在乎“胡思亂想”,只要你不去刻意在意它,以坦然的心情接受它,以放鬆的心態對自己說“想就想吧,沒什麼大不了的!”久而久之,當你真正不把它當回事兒,真正把心緒放鬆之後,這種情況也就逐漸消失了。
胡思亂想不是病,而是記憶或思維的整合
胡思亂想也是一種創造性思維。 在這個過程中,你的思維屬於發散性思維,頗具創造力,這也是常說的頓悟。 我們該考慮的是怎樣提高這種頗具創造力的思維方式,而不是“治療”。
不要把雜念當成“病”。很多問題,之所以成為問題,就是從認為“它需要被解決”開始的。
當你告訴自己“不要胡思亂想了!”,實際上就等於在跟你自己說“我又在胡思亂想了”。你本來想透過抑制那些想法讓自己停下來,卻發現自己根本停不下來,因為你的抑制實際上在不斷的提醒自己。
胡思亂想是大腦在發揮作用的表現, 本身是無意義的,正如碰到美女會多看一眼,其中本無意義,如果硬說有意義的話就是動物本能,但是人的意識介入,賦予了本來無意義的想法“確切的意義”。之後便開始自我懷疑、便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問題。
內心的想法會基於自由聯想、本能等很多因素產生,並不是絕對由我們自己意識控制,基於這部分產生的“雜念”、“胡思亂想”是正常的,是沒有必要在意的。 正是人類有了胡思亂想,才有了奇思妙想,有了發明,有了創造,總結出了大自然的一些規律,這才促進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
但是,當我們開始覺得它們是有意義的,想要跟它們搏鬥、壓制它們、說服自己的時候,就變相的強化了它們的力量。
胡思亂想,是不可能消滅的 , 唯一能做的是改變自己對這些正常雜念、亂想的態度和想法,使自己不陷入因為亂想而亂想的狀態裡。
胡思亂想、悲觀和抱怨都是意識的正常表現
“胡思亂想”不是病,而是一種很普遍存在的現象。胡思亂想就是“觸物生情”“觸景生情”“觸人生情”。抱怨也是正常的。 悲觀不是病,當然也無法治療。人的意識是流動的,很難靜置不動,出家人傾其一生就是讓意識停住,什麼都不想,達到心如止水的境界。出家人尚要不斷練習,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問題都因心頭起:心學的復興
唯識宗在中國衰落了,好像中國人失去了一次主動引導意識的理論工具,好在天佑中華,在唯識宗傳三代衰落後的約900年,明朝中葉的王陽明創立的心學橫空出世。
王陽明心學最大的特點就是打破了約定俗成,所有的套路都是別人的,一定要堅持活出自我來。核心是“知行合一”的心學,就是用“良知”建功立業、詩意棲居活出靈性的意義來
抱怨、悲觀和胡思亂想本質上就是心沒辦法定下來。心學不是什麼神秘玩意,就是讓一個人的心靜下來?
我們人的頭腦一次只能關注一件事情,沒辦法同時注意兩件事,你沒辦法一心二用。那就是頭腦的特點,一次只能關注一件事有好處,也有壞處,容易執著在那件事情裡面,特別是做不到的事!很容易執著在裡面。做得到的事情,我們不會執著在裡面,對於做不到的事情,我們很容易執著在裡面。
普通人時時刻刻都是一心萬念,這是正常的,也是沒辦法消除的,只能是透過執著另外一件事情來代替,倘若能夠為達成一個目標而萬念一心,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人和事都變的簡單,這就是生活的目的。
沒事做的時候,你只要注意到兩個事情,你就繞過胡思亂想和抱怨,也就沒有過度悲觀了。最好的注意就是注意自己的內在, 注意到外在還是在用力,試試看,注意到內在, 基本不需要使勁。
繞過帶有偏見的意識。對於所謂心理問題只能繞過去。
不要去執著那些做不到的事情,只要每天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就是進步。就是做一個本分的人。
認準了的事情,就用心做,反覆嘗試,集思廣益。不沉迷於空想,不狂奔於莽撞行事。實在困苦,可以緩一緩,但不可放棄。
1) 情感、本能、潛意識、情緒、無厘頭的念頭等時刻影響我們
2) 雜念每個人都有,是生命的一部分,不因為亂想,而對自己懷疑、攻擊;
3) 不因為亂想而亂想,不去賦予它們意義;
4) 你很多時候是無厘頭的 ,不追求對自己的絕對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