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全球矚目的中美阿拉斯加高層戰略對話,舉行了兩天三場的會晤,正式落幕。如果說,第一天會晤“開場白”相互亮劍、八面來風的正面交鋒,震驚世界,那麼第二天“談合作”的實在成果、九項共識的涉及之廣,再次出人意外。
誠然,在全新國際形勢下的此次跌宕起伏的大國博弈,不僅對中美兩國,也向美國的盟友們彰顯了一個淺顯的道理:和平發展的潮流不可阻擋,零和遊戲的冷戰思維已經過時,美式雙重標準日末途窮。當美國以往俯視中國的種種“高地”因中國此次戰略“攤牌”而被削平時,當談判成果對美國仍然不可或缺時,會談進一步凸顯平等相待、合作共贏是未來東西方關係的不二法門。這堪稱是此次會晤向世界發出的最強音。
美國在外交場合,被人直言不諱地、全方位地揭開美國在國內人權慘淡、民生凋敝、金融霸權、顛覆他國政府、輸出民主亂局等等傷疤,迄今尚屬首次。楊潔篪的三個“不承認”讓布林肯十分錯愕: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並不承認美國的價值就是國際價值,不承認美國說的就是國際輿論,不承認少數國家制定的規則就是國際規則。這個表述,相當於從宏觀上,以全球視野,把“美國神話”,連根拔起,從“高地”打落塵埃。美國從“世界領導者”回到“只能代表美國”的“自己”。往往揶揄中國人“愛面子”的部分美國媒體第二天驚呼布、沙二人“丟面子”,稱這場會談“美國輸了”。其實,各抒己見,無所謂輸贏。中國的理直氣壯,並非想要美國輸,只是爭得一直沒有爭取到的“平等對話”的正當權利。
布林肯在首日會談的最後,引述拜登任副總統時說的“警告中國”的一句話,“賭美國輸的賭注總是輸”,這是典型的“零和博弈”思維,也是不瞭解中國文化的表現。中國從無武力擴張與殖民他國的歷史,也無輸出自己制度的意願。中國的今天是“幹”出來的,中國從無“賭”意,更不會賭別人輸,只期“先辦好自己的事”,再和而不同,兼濟天下,與人雙贏。而美國就是不習慣與人雙贏。
但形勢比人強,從第二天會談中美在各領域達成的合作與共識看,美國在諸多領域需要中國。美國不習慣也得習慣。
美國習慣向世界發號施令的人權、道德與武力三個“高地”,對今日中國,都已不復存在。美國黑人人權屢遭侵犯、犯罪猖獗、大批窮人沒有社保...怎麼談人權?美國特朗普政府無知無畏,抗疫不力致新冠亡魂直逼60萬,怎麼談道德?美國反恐戰爭大傷元氣,特朗普忙著從各地撤軍,連伊朗和敘利亞阿富汗都搞不定,美國面對沒有任何大國背後支援的塔利班武裝,居然一籌莫展,任何好處沒撈到,還浪費了鉅額軍費,犧牲了不少美軍生命。這個“武力”,怎麼想象與中國在南海或臺海開戰?恐怕是有心也無力了。前國務卿彭佩奧曾信誓旦旦要去臺灣,最後終於沒敢去,恐怕主要是“武力”心虛的緣故。
從三個“高地”下來的美國,終於必須與中國平視了。這才有了會談的下半場成果。
3月19日,總結與中國會談,布林肯與沙利文發表致媒體的宣告。稱“我們當然知道在很多方面,在根本上是存在矛盾的 ...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在這麼多小時裡,就廣泛的議題展開了非常開誠佈公的對話...在伊朗、朝鮮、阿富汗以及氣候議題上,雙方的利益得以交織在一起。”布林肯還稱,“在經濟、貿易、技術議題方面,有進一步的、可推進的工作...我們將要同中國向前邁進了——以充分保護和增進美國工人和企業利益。”統而言之,布林肯的意思就是,無論外交、民生還是氣候問題,以後雙方都得合作。
會談後中方釋出的雙方達成共識與合作領域,有以下九個方面:
--雙方同意按照兩國元首2月11日通話精神,保持對話溝通,開展互利合作,防止誤解誤判,避免衝突對抗,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雙方都希望繼續這種高層戰略溝通(這一條最耐人尋味,也就是說美國未來不得不多次聽中國揭傷疤。筆者注)。
--雙方均致力於加強在氣候變化領域對話合作,雙方將建立中美氣候變化聯合工作組。
--美方重申在臺灣問題上堅持一箇中國政策(估計布林肯不會步彭佩奧的後塵了。筆者注)。
--雙方探討了為各自外交領事人員接種新冠疫苗作出對等安排。
--雙方表示將圍繞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活動加強協調磋商。
這可謂不打不成交。可謂沒有聯合宣告勝似聯合宣告。那幾個希望中美會談破裂的地區與國家要失望了;廣大深知中美合作對世界具有重大利好的國家則會鬆一口氣。
曾為中美建交立下功勞的基辛格博士就本次會談,在影片會議上發言說,“世界的和平繁榮取決於美中兩國社會的相互理解,美中積極合作至關重要”。這堪稱是最懂中美關係的言論。
作為旅歐華僑華人,我們熱切希望,新時期的國際關係,能以此次中美會談為鏡鑑,摒棄意識形態為先的“高地”心理,真正理解文明平等對話對當今世界治理的關鍵作用,把握和平發展的大局。當我們理解對抗“此路不通”,理解“合作共贏”是當今國際交往的必由之路,就會理解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意所在。(歐洲時報社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