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上來解讀,人類的思想(意識)其實並不複雜,只是大腦豐富的神經元之間的生理電活動,人體的本質就是一堆原子,一堆化合物,與一塊石頭的本質並無不同。但思想意識是人類大腦的特殊功能,邏輯思維、自我意識和記憶是屬於意識的範疇。
人都有七情六慾,這些只不過是人體各種化學物質作用在神經元的結果。比如說,如果腎上腺激素太多,就會感到興奮。荷爾蒙分泌多了,就會想談戀愛。
再想想我們每天使用過的電腦,電腦程式執行的本質又是什麼呢?只不過是之前被寫好的程式,按照一定的規則執行罷了。而人類大腦是更復雜的“程式”,思想就是這種“程式”的產物,人類大腦的“程式”不僅僅是設定好的,更能夠自我學習進化,能夠對外界環境的刺激做出各種不同的反應,這是如今的電腦不具備的。
人類思想意識經過了數十億年的進化不斷積累的結果。不要以為人類只有百萬年歷史,人類之前那漫長的物種演化史都是在為人類的高階思想意識鋪墊,沒有之前的那漫長的積累,人類不可能一下子就出現,不可能一下子就擁有思想意識。
從40億年前最原始的生命出現,地球上的生命就一直在不斷進化,進化的過程有必然因素,但更多的是不可預知的偶然因素,從這點上來講,人類這種高階智慧物種的出現是很幸運的,人類就好像是老天爺的“寵兒”一樣,我們擁有了地球上獨一無二的自我意思和邏輯思維能力。
人體腦細胞數量大約120-140億個,更重要的是,每個腦細胞都有若干個神經突連線著,組成了一個上百億單元組成了的極其龐大非常精細的網路系統,而人類的思想意思就誕生於這種複雜精密的網路系統裡。
人類的意識有先天性的,也有後天不斷提升的。而先天性意識非常重要,包含了自我意識,起著基礎決定性作用,因為如果沒有自我意識,其他的一切都毫無意義。
而後天主要透過外接資訊輸入和不斷地學習積累,形成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
不過,對於意識的本質,科學界並無定論,意識到底是如何在腦神經單元之間產生並遺傳的,這是科學界的一大難題。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意識(自我意識)離不開腦細胞和腦神經單元,腦神經單元的種類和排列方式決定了人類的思想意識。
由於人類腦細胞和腦神經單元非常複雜,很難進行系統的研究。不過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在我們能觀測到的宏觀世界,科學家們發現有一些物種的活動方式非常像人類的腦神經單元之間的資訊傳遞。
科學家曾經對螞蟻種群進行過細緻的觀察研究。螞蟻屬於社會性群居物種,它們總是會一起活動,分工明細,尤其是在覓食的過程中更是如此。
單個的螞蟻力量非常有限,不過依靠整體的力量,螞蟻展示了超乎我們想象的某種力量,螞蟻之間的資訊傳遞效率比較高(當然是相對的)。比如說一隻螞蟻發現了食物,透過氣味等方式留下記號,很快整個蟻群就獲得了食物相關資訊,然後共同運輸分享食物。
螞蟻的這種高效傳遞資訊的方式,就有點像人類腦神經元之間的資訊傳遞,而每隻螞蟻就相當於人類的一個腦神經元,當然,人類腦神經元更為複雜,更為高效。
對於人類的思想意識,科學家們的研究從來沒有停止過,一些頂尖前沿團隊,比如說谷歌,就已經嘗試研究把人類意識複製轉移到電腦上,並宣稱40年內取得技術性突破。
如果能夠成功,意味著人類意識是能夠“複製貼上”的,但並不是說意識能夠獨立存在。無論如何,意識都必須存在於某個“硬體”上(物質),比如人類大腦,或者以後的電腦上!
意識,尤其是自我意識,是人類獨有的,動物擁有的所謂“意識”更多的只是一種本能,生存和獲取食物的本能,與人類意識有本質的區別。
世界就是這樣奇妙,人體本身就是由一堆原子堆砌而成,就像一對原子堆砌成一塊石頭,但由於堆砌的原子種類和方式不同,結果有巨大的差異,也形成了如今豐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就像一堆廢鐵,如果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效地構建起來,就可能組成一輛汽車!
期待著未來科學家能把人類意識轉移到電腦上,這樣就能實現某種意義上的“永生”,但不知道這種社會形態會發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