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隨著前段時間中美高層對話的結束,中美關係又一次被世人所關注。中方代表在這場會議上據理力爭,打破了美國迫使中國屈服的妄想。但就美國的野心來看,它是不會放棄“遏制中國”這條政策的。正所謂“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在這一情況下,中俄兩國聯手似乎成了最好的選擇。

據俄羅斯外交部近日訊息,3月22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廣西桂林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會晤。雙方對目前的國際局勢和地區局勢進行了溝通,達成了廣泛共識。

在中美高層對話後,中俄兩國便開始了積極的外交溝通,其背後的意味不可謂不深。國際關係專家普遍猜測,中俄兩國有極大可能將會聯手應對美國的威脅。在美國廣泛拉攏盟友“遏制中國”時,中國不可能“坐以待斃”。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原院長季志業表示,中俄兩國的戰略合作,是指雙方更多地從宏觀和兩國實際情況上出發,開展合作。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則表示,中美未來的關係,在一段時間內,都可能是有一定的合作,但同時也存在著一定的競爭。他還強調,既然拜登政府能夠聯合盟友,那麼中國作出相應的調整也不足為奇。

就目前情況來看,美國是絕不會放棄對中俄兩國的覬覦的。美國同俄羅斯存在著不可調解的衝突。從美國的全球利益來看,美國最重要的海外市場就在歐洲,其對美國的影響是無法替代的。如果美國放棄了制裁俄羅斯的舉動,相當於是將中東乃至歐洲的地區影響力全部讓給俄羅斯,美國幾十年來的苦心耕耘全都付之一炬,俄羅斯會因此迅速崛起。而俄羅斯的核心利益也在歐洲地區,因此美俄兩國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

而對美國來講,美國既需要與中國合作,又擔心中國的崛起會取代美國的全球地位。僅從貿易資料來看,中美兩國相互間的進出口額都排在世界前列,資本與市場形成了完美的結合,這是兩國合作的最大基礎。但是美國現今的成就建立在其軍事霸權、石油霸權和美元霸權之上,中國的崛起已經在這三個領域對美國形成了挑戰,中國不可能滿足於僅僅給美國生產廉價工業品。因此,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無疑是矛盾的,而美國國內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也加劇了這一情況。例如美國的工人們往往抱怨工廠搬去了中國,而寫字樓裡的白領則感謝中國生產的廉價產品提高了他們的消費水平。

在這一情況下,中俄兩國聯起手來就成了一個十分值得考慮的選項。雙拳難敵四手,無論是中國還是俄羅斯,美國都必須集中全力才能“應對”,這既體現了美國的相對衰落,也體現了中俄兩國的發展。未來,相信中俄兩國的合作還將進一步深入下去。現今中俄兩國已經就能源、人民幣結算等多個領域達成了較為一致的意見,美國越來越難以插手中俄兩國的合作中來。溫暖的太陽比嚴峻的寒風更容易讓人脫掉外套,美國如果不改變自己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中俄兩國是絕不會與美國同流合汙的。

(中俄天然氣管道)

遍尋全球侵略者,惟餘此處一孤家。以窮兵黷武為立國之本的國家,沒有不滅亡的,這是歷史告訴給世人的真相。美國如果接著煽動對立挑起緊張局勢,其下場也已經註定了。中俄兩國人民壓不倒嚇不垮,團結起來的中俄兩國更是一股可怕的力量,奉勸美國不要以身試險。

8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中俄“結盟”?拜登發言後,中俄表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