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春節(1530字)

臨西二完小六(2)班 王春如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最傳統的節日之一,它象徵著美好和喜慶。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這首《元日》中,讓我體會到春節的喜氣洋洋的氣氛。

在臘八節,家家起早熬臘八粥,臘八粥裡有花生、棗、榛子、栗子等很多的材料。一碗臘八粥擺在你的面前,整個人彷彿被濃濃的香氣包裹著。

在除夕的前一天下午,奶奶騎著電動車馱著我和弟弟,去集市買紅紅的對聯。來到集市,滿街的對聯眼花繚亂,攤位上、門簾上都擺滿了對聯,就連汽車上也沾滿了掛鉤,掛滿了紅燈籠。賣“福”字的叔叔樂得合不容嘴,旁邊的伯伯你一句我一句,研究著春聯中的美好寓意。奶奶相中了一幅寫有“歡聲笑語賀新春,歡聚一堂迎新年”的對聯,我相中的是一幅閃閃發亮的對聯,上面寫有“迎喜迎春迎富貴,接財接福接平安”橫批“吉祥如意”的對聯,我感覺這幅對聯寫得好,不過價錢十分昂貴,最終奶奶依了我,買了我相中的那幅。在回家的路上,我們還買了一隻上供的雞和魚。

第二天是除夕,媽媽六點半把我和弟弟叫醒,當時的我迷迷瞪瞪地爬起來,穿好新衣服,媽媽遞給我一雙紅襪子,上面還有“福”字——因為今年是我的本命年,穿紅襪子代表平安、吉祥。爺爺奶奶比我們起的還要早,奶奶一早起床便準備給家裡的老天爺、菩薩奶奶、財神爺、門神、水神等很多神仙上供,我和弟弟也跟在奶奶的後面磕頭,祈求家人平平安安。在給灶王爺上香時,我發現灶臺上有一盤彩色的糖果,我好奇地問奶奶:“奶奶,為什麼要給灶王爺供奉糖果呢?”奶奶笑眯眯地說:“供奉糖果是為了粘住灶王爺的嘴,希望他上天多言好事,少說壞事。奶奶給你講一個故事”我坐在椅子上認真聽故事,奶奶也坐在椅子上。

從前,有個人叫張生,娶了一個善良能幹的媳婦,後來生活越來越好,張生卻嫌棄媳婦又老又醜,於是又找了一個財主家的女兒,財主家的女兒也離他而去。張生從此以乞討為生,後來乞討到一個大戶人家,張生髮現這家主人恰巧是自己以前拋棄的媳婦,他感到羞愧萬分,哪有臉面再活下去?於是,他看到燒的正旺的大鍋底,一口氣跳進去燒死了。玉皇大帝知道了這件事,感覺張生雖然有錯,但他知道廉恥,敢於反省,便封他為“灶王”,負責記錄人世間的過錯。所以每到這時上供都會拿糖粘灶王爺的嘴,希望向玉皇大帝多說好事,少說壞事。

奶奶講完後,我恍然大悟。這時,爸爸喊我貼春聯我拿起春聯,一蹦三尺高飛快地跑去屋外。爸爸把門拉下,用掃帚掃去門上的灰塵,然後用膠布將春聯的四個角粘在門上。鄰居們也都在自家門前忙活起來,街上頓時呈現出一派喜慶洋洋的景象。

一切準備完畢,我們全家一起回老家過年——苟莊。汽車迎著朝陽飛快行駛,我的心早已飛出車窗外。到了家,我和弟弟異口同聲地喊:“老爺爺、老奶奶。”我急忙跑進屋裡,80多歲的老爺爺老奶奶開心的像個孩子,我用雙手輕輕撫摸老奶奶的臉頰,老奶奶笑眯眯的。

吃過午飯,奶奶在廚房裡就開始準備貢品,因為一到下午,村裡的人們都會把墳地裡的祖先請回家裡過年。廚房裡飄香四溢,媽媽坐在棒子皮堆裡,用手拉著風箱,大鍋底的火苗燒的旺旺的。奶奶剛做好了幾道菜,有雞、魚、年糕……饞的我直流口水,我剛想伸手揪一塊肉下來,奶奶忙說:“不許動!這是給祖先上供的。”我只好乖乖的聽話。

初一與除夕截然不同,初一街上十分熱鬧。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說,最開心的莫過於拜年了。大街上你一群我一夥,有說有笑,互相串門拜年。每磕完頭後,各家的主人都會給小孩子們糖果、花生、瓜子,碩大的兜子被塞得滿滿的。回到家中,家人也會給我們壓歲錢,我們這些小孩別提有多高興了!

過完年後就到了元宵節,街上懸燈結彩,家家戶戶吃湯圓,看元宵晚會。

直到正月十九,整個年全過完了,孩子們該上學的上學,大人們該上班的上班,街上分外熱鬧起來。

(點評:這是一篇內容豐富的文章,小作者以1500餘字的篇幅寫自己經歷的年,先寫跟隨奶奶買對聯,寫的具體;次寫除夕的情景,而本命年的介紹很有意味;然後插敘灶王爺的故事,最後寫回家過初一的情景,細節描寫突出,再現春節家人和睦喜慶的情景。請看“這時,爸爸喊我貼春聯我拿起春聯,一蹦三尺高飛快地跑去屋外。爸爸把門拉下,用掃帚掃去門上的灰塵,然後用膠布將春聯的四個角粘在門上。鄰居們也都在自家門前忙活起來,街上頓時呈現出一派喜慶洋洋的景象”“我急忙跑進屋裡,80多歲的老爺爺老奶奶開心的像個孩子,我用雙手輕輕撫摸老奶奶的臉頰,老奶奶笑眯眯的”。其景、其情感真切自然。)

6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小說:每個女人都是天生的福爾摩斯,她透過一個電話就順藤摸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