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作者|屈露露

編輯|孤鴿

女孩們幾乎能立馬想起那個最虐的故事。

即便有人花好幾秒時間,皺眉思索故事的書名,但多年前那些夜晚裡,抱著手機,為素不相識的少年們揪心流淚的場景,如滴落在紙上的墨,慢慢渲染開來。

“我現在看到裡面有些句子,心還會抽抽著疼,代入感太強了,這篇對我影響真的很大。”房連連讀過最虐的小說是《十大酷刑》,主角一個死了,一個瘋了,是個不得善終的故事,以至於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開啟一本新書,都要把進度條拖到最後,看看是不是Happy ending。

80後的她從第一次接觸耽美小說,到現在差不多十幾年了,數量超過千本,故事時間跨越古今,型別包含種田、娛樂圈、ABO文……她幾乎見證了耽美文化在國內瘋狂擴張的歷程。

現在,你可以不看言情,但你一定得知道耽美。

隨著網劇《山河令》的走紅,耽美的話題又被推至輿論風口。作為舶來品的小眾文化,慢慢地啃食了郭敬明、安妮寶貝等一批人的生存地,在今天幾乎已經滲透到年輕人的生活。

《山河令》劇照

耽美文化身上存在著太多值得被探討的話題,人們對它有關男女之間凝視的爭論時常不休。社會經濟的發展,讓女性更加獨立,一部耽改劇的爆火背後,離不開無數氪金的女性。資本更是看好這塊市場,有超過80部耽改劇立項籌備。

粉絲經濟、耽美文化、CP定律、女性意識,耽美裹挾著太多附加標籤,每一個都讓它有了被研究的意義。女性究竟從耽美文化中獲得了什麼,她們為什麼能被吸引?耽美與女權、男色消費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

耽美小說的刺激感,是沒有性別限制

今年兩檔選秀節目播了,但我明顯感受到身邊追選秀的人變少了,這兩年追星的和看耽美的群體似乎已經分化了,選秀看solo,耽美嗑CP,一個看個體,一個為人物關係瘋狂上頭,不過追星女孩們每年都很忙。

我看耽美小說差不多10年了,看耽美之前我只看言情。生活裡我會追音樂劇、愛看懸疑電影,和情結緊張的故事。

高中的時候,顧漫的《微微一笑很傾城》在班裡傳閱,當時這本小說出了番外,我看了那對配角CP的故事,裡面盡是一堆黑話,我都看不懂,後來和同學聊起來才知道意思。也是在那個時候,我才知道班裡有一小半的女生都在看耽美。

《微微一笑很傾城》劇照

看耽美我會很輕鬆,因為我知道這不是我的故事。所以很多人說耽美文化中有來自女性的凝視,我承認是有的,但不認為這是全部,我並不覺得它把男性物化或者女性化,然後借我的視角憧憬一段很美好的故事。

耽美小說的刺激感是無關性別限制的,比如看一個現實向的小說,它有關於家庭、自身的命題的延展,展現主人公是如何邁過這個坎,有時候這些內容真的讓你覺得很虐,但也不得不承認很爽。

我自己很喜歡看強強文,就是看一個爽。他們之間你來我往,荷爾蒙碰撞、男性和男性之間的性格衝突,這些東西帶來的後勁是很強的。這些特質都是屬於男性的,你很少能見到一個女生說“我要逆天改命,要跟全世界作對”。你很少能在女性身上看到這種特質,也許這就是性別限制的問題,言行小說裡面很少有這麼宏大的題材。

不過,大部分耽美小說都是女作者,就算平權意識再強烈,下筆的時候也會下意識地讓人物關係有強弱。

沉溺在耽美之中不是一句玩笑話,說實話,耽美讓我感受到了世界的多樣性,學會看群體的多樣性。我記得我考研那段時間非常痴迷,5月份大家都考研刷題,我躺在床上花了三天時間刷了一本小說,從裡面出不來。後來小說出了實體書,我買了兩套非常喜歡的用來珍藏,當然考研我也上岸了。

不過那不是對我觸動最大的,有一段時間我迷上了非天夜翔的《北城天街》。這是一本有關艾滋故事的換攻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小說寫得特別好,我第一次從小說裡接觸到這樣的一個群體,它給我帶來很大的震撼。有段時間我關注了一個微博公益號,博主關注艾滋群體,經常有一些活動。我會偷偷在微博上看他們,也不是刻意的,就是會想起來一直看。

耽美,或許是另外一種形式的男色崇拜

房連連,80後,影視公司從業者

現在的耽美小說和我剛開始看的完全不一樣了。我們那個時候看耽美都在貼吧,最早的寒武紀年吧、事件記錄吧都會去水貼,大家比較強調圈地自萌、藏著掖著,但現在不了。

貼吧時期大家傳看的文,大多基調偏寫實,風格類似白先勇的《孽子》,不像現在這麼小白,這麼娛樂化。故事設定預設男人和男人可以相愛,並且沒有任何來自家庭、社會以及自我人格的拉扯,更不像現在這樣,大家對主角們的顏值有著高要求。那會兒看小說看得不僅僅是愛情故事,更多的是一些人性拷問,比如是否要出櫃,社會對主角的看法,家庭對他的看法。

80後其實對同志群體不是很瞭解,也就是知道白先勇的一些著作,讀過這些書。雖然貼吧時期的耽美文對比白先勇小說來說是淺層次的,但對比現在綽綽有餘。小眾出精品,當一個讀物變成娛樂的時候,快餐化不可避免。

我不會把耽美和現實做混淆,所有的耽美小說、漫畫從日本流傳過來,經過女性化,是女性想象裡的男男愛情。它和現實中同性之情完全是兩個概念,兩個世界。我最早有這種感受,是受到身邊gay朋友的影響。他們根本就不會看耽美小說,認為那太假了,女性寫的故事裡,一些男性本質上還是“女性”身份。

現在找一本好看的小說越來越難了,套路化、各種狗血充斥,從文學性上來說,它不自由了。早期耽美文裡面,有很多代孕的設定。但是後來有一段時間,一大批讀者開始舉報作者侮辱女性,很多作者都把自己的文章鎖了或者直接改文。這當然和女性或者說女權意識增強有關。

實際上在這之前,作者和讀者完全沒有這種意識。大家都覺得代孕與男主的愛情有關,也只是為了襯托主角的愛情,你也可以說耽美作品本質就是讓女性代入的,他們要按照世俗化成為一個家庭,要有一個孩子。我反而覺得更傳統,並非有進步,它和一般的言情文字質不一樣嗎?好像也並沒有。

看耽美文的時候,大家對三觀沒有較強意識。很多人覺得我都在看男男了,就要感官的刺激,或者就是為了爽。現在流行的NP、渣攻渣受的設定,就是純粹情緒宣洩,讀者也在宣洩情緒。這就和看恐怖片是一個原理,耽美是非常解壓的。

我特別反感三觀正確這幾個字。我們所接觸的文化、正統文學裡,強調三觀已經很多了,我不希望自己看小眾文學,還要把三觀這兩個字記在腦子裡。所以有一陣我還蠻喜歡看小說主角是歡場裡的人,看他和他的客人之間的那種糾結情感。

有一段時期,我特別迷耽美生子文,看時的心態很奇妙,一方面我快接近30歲了,那個設定很新鮮,這讓我有代償心理,我就特別喜歡看生子文。其實很多都是三觀不正、尺度很大的文章,比如現在興起的小媽文學之類的。年輕的作者更喜歡寫這種文章,或許現實中太壓抑了。

最近《山河令》火了,我自然就和行業裡的朋友閒聊了兩句。她是一位編劇,她說腐女是女性意識的退步,在她看來現在大部分腐女是低齡人群和追星群體的高度融合。耽美本質上是在追捧兩個男性,在她們眼裡男性才是優秀的代表。某種程度上也有一點道理。

《逆襲之愛上情敵》劇照。圖/百度百科

耽美影視化,我一步步跟到現在,我完全沒有想到腐女因為被壓抑而特別瘋狂,你根本不知道哪來那麼多的受眾。《逆襲之愛上情敵》當時開見面會,兩個純粹的新人,在北京開一個小型的見面會,一張門票炒到兩三千。

耽改劇、耽美文化真的是女性對男色消費嗎?我想它一定存在兩面答案,並且模糊膠著。一些女性真的在消費男色嗎,我並不樂觀,她們被男性娛樂、情感綁架,這是崇拜男性的另外一種方式,她們不是在享受娛樂,而是在自以為地消費男色,以為得到了一些地位的提高,實際上只不過是資本看中了她們身上的錢,造出來的假象。

耽美改變了我對世界的態度和看法

句子,90後,新媒體從業者

高中的時候,一個朋友推薦了一本小說,那是我第一次看耽美。我第一次接觸耽美小說就喜歡上了,因為作者的文字功底很吸引我,故事寫的跌宕起伏,塑造的世界觀比較新鮮,我覺得這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故事,更像探討了一個關於愛的哲學。

小說是大風颳過的《又一春》,一個穿越題材的古代耽美,講了一個現代直男發生車禍後穿越附身到古代斷袖王爺身上的故事。在看耽美之前我和高中同學一樣喜歡看青春疼痛小說,也看很多大家的嚴肅文學作品。

但我好像從小看言情小說時就沒有被其中描述的愛情吸引過,說來也很實際,我更關注作者的文筆,看小說主要是為了消遣,吸取一些寫作經驗。相反我看耽美的要求很高,故事和人設都很重要,故事整體框架決定我要不要去看一本書,而人設是決定我要不要看下去的動力。接觸耽美小說後,我幾乎沒再看過言情了。

圖/晉江純愛文學區

耽美小說更像是一個烏托邦,它和現實中的同性愛情完全不同,是脫離這個基礎美化後的“紙片人”,是人類情感中被虛擬和剝離的存在,會加入很多自己的想象,變得更美好。當然一些情感和現實社會也會互通,雖然耽美小說是虛構場景,但這個世界所有感情都大同小異,太陽底下並無新事,感情的流動規律都相同。

我看耽美的頻率不算特別高,因為非常挑剔,尤其看中作者筆力,一年下來大概是十幾本吧。網路嗑cp文化盛行,形成了一個“嗑藥”圈,和有同樣喜好的網友的交流最直接的就是去翻這對cp的微博超話,我會認識很多朋友。

線下也追,我花過錢參加線下見面會,我最痴迷的一段時間是大學期間,因為迷戀上了一對CP,為他們追現場。那是我第一次和網友一起去現場,非常興奮,花費當然也高昂,機酒不是開銷裡的大頭,門票價最貴。

有一段時間我甚至自己開始動筆寫耽美文,上lofter去產糧,有時候影響還不錯,有很多粉絲。

耽美改變了我對世界的態度和看法,大概就是認識到了紙片人和真實人類差距太大了,紙片人的高尚情感永遠只活在書中,小說裡的感情當然是理想化的,好像能突破這個世界一切阻礙,有時候大概也是對現實生活中的男性過於絕望。

雖然現在耽美文化已經從小眾圈發展到佔據網文半壁江山的地步,甚至微博CP超話都是男男CP霸榜,但我認為耽美還只是在網路中盛行,現實中還是小眾文化。

耽美的出現也可以說是女權意識的一部分覺醒,因為女性作者執筆,她們也有了凝視男性的權利。很多女性作者筆下的男性確實比男性作家筆下的男性角色要好的,這種“好”不是字面意義的好,而是普世男性基本都被女性作者用筆美化了。從女性角度出發,她們給自己塑造出比較嚮往的男性,有很多現實中男性沒有的優點。

耽美如果一開始是女性為了凝視男性而產生的文化,那就讓它一直存在下去,我有時候覺得現在的耽美文化已經有些走偏了,有些沒有演技的演員都可以演耽改而爆紅,甚至變成了一條捷徑,來收割女性群體的錢包,造成了大眾覺得“腐女不挑”的刻板印象。

希望以後女性意識變強,既然自己是觀眾,那麼就要讓耽改劇也有門檻,要選擇優秀的演員來演,不要讓劣幣驅逐良幣。

12
最新評論
  • 1 #
    cql以後才接觸耽美小說,看的不多,就看了魔道,天官和默讀,男主都是A到爆,還痴情專一,而且小說裡面不僅僅是小情小愛格局都蠻大的。不是腐女,但是理解這型別的小說能出圈,比普通傻白甜言情好太多。
  • 2 #
    我看耽美,是把自己放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別人的故事,可以和自己的感情完全剝離開。而主流的有女主的文,大多數讓女性無法代入,甚至覺得根本不可能發生。
  • 3 #
    主要是言情裡,女主太矯情。
  • 4 #
    主要是沒有女主的傻白甜,純的感情
  • 5 #
    第一次見有作者剖析這個現象如此通俗易懂。我想請教下您,現在看耽美的越來越低齡化了,可怎麼辦。我們成人有了固化的印象和足夠支撐三觀的思想基礎,可十一二歲的孩子們有什麼?書店裡暢銷書在顯眼的地方有很大部分擺著耽美……可怎麼辦是好,要如何給孩子們解釋和引導?
  • 6 #
    我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現在很多愛豆可以組男男cp,反而吸引更多的粉絲。正常談戀愛卻塌房掉粉,原來是飯圈和腐圈高度重合。 我從來不看耽美,文章的作者有思想和內涵,讓我重新認識了這個群體。 我也認同腐文化有時是女性對自身的否定
  • 7 #
    我喜歡強強,愛就是愛,沒有故作扭捏的姿態,只有靈魂與靈魂的碰撞,我第一次看的強強是清淨的天下第一,一個是武林智慧擔當,一個是高高在上的掌權者,他們沒有扭捏,只有來自靈魂的吸引,強者對強者的欣賞。真太帶感了。
  • 8 #
    現實哪有什麼男女相愛,結婚在一起生了小孩以後更是活的一地雞毛,為了孩子還無法解脫,看耽美小說幻想一下這個世界還有純粹的愛情
  • 9 #
    看的第一部耽美是撒野,也一直是我心中的白月光,後來陸陸續續看了默讀,魔道祖師,天涯客等,尤其喜歡強強文。沒有傻白甜和哭哭啼啼,面對命運的挫折男性往往更隱忍和強大,他們互相救贖,共赴光明的感情也更加感人。
  • 10 #
    1.女人喜歡看帥哥,2我得不到的帥哥別人也別想得到,就只能給男的了3.現在的女主真的是傻白甜,看了降智商,看宮鬥劇,我又覺得自己活不過三集。
  • 11 #
    不喜歡傻白甜,不喜歡無所不能人見人愛的大女主,不喜歡男二愛著女一,女二愛著男一的狗血劇情,不喜歡小三與正主搶男人的劇情,也不喜歡家長裡短的是是非非,這就是我喜歡耽美小說的原因,喜歡強強聯手,智商與美貌並存的你來我往……
  • 12 #
    現實太冷酷,耽美太美好。在冷酷的現實生活中無限嚮往那種美好,聊以度日
  • 13 #
    我對言情小說無感,因為想象不到:總裁會愛上傻白甜,帶球跑的單身媽媽能得到愛情…… 或者強男強女的愛情最後流入婚姻俗套,女性因為結婚生子,帶孩子而隱退江湖。。。 耽美小說裡的格局更大一些,故事情節本身更重要,愛情只是故事推進的過程中自然發生的,而不是靠愛情推進故事。 坦白說:好看的故事更重要,有沒有感情戲都行,改成兄弟情也行。 大女主戲如果真的是故事好看,無感情戲,或者無男主我也愛看。比如大愛小說(半妖司藤),幾乎無感情戲,男主就是個工具人。 現在女性的生活中,更在意生活精彩,而不是愛情婚姻。
  • 14 #
    主要現在寫言情的,大多把女性角色框死在一定的設定上,丟不掉對女性固有的印象,什麼矯情脆弱撕B宮鬥宅鬥如此等等,好形象真不多。 很多耽美文,尤其是同人耽美,好多都是融梗硬套,我還見過一模一樣的文只是改了CP的名字,還有很大一部分文,也是女性化弱化其中一個角色,其實剔除男性化特點外,跟讀言情一樣,有的還沒言情看的爽乁( ˙ω˙ )廠 好的耽美真不多,得挑
  • 15 #
    看文快20年了,上學的時候也看言情,席絹之類的,但是越看越發現人物形象矯情傻白甜,霸總愛上我的各種角色千篇一律,沒有深度只會誤導小女生做白日夢,但是很多腐圈的大神們,文筆一流故事設定宏大激情,不排除有混水摸魚的,但好文經典文太多,比起書店裡某某自傳或者現代文學強太多,現在圖書發行很多套路,誰都能出本書,內容真是一言難盡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注意了:2元紙幣是這個年份的,一張可賣到11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