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丹
編輯 | 杜博奇
10月11日,7-Eleven(7-11)母公司柒和伊控股公司公佈裁員計劃,2022年2月底之前將在日本裁員約3000人。
這次裁員涉及百貨商超伊藤洋華堂和崇光、西武等業態,相當於其百貨從業人員的2成。
此外,柒和伊還計劃關閉或遷移約1000家盈利狀況不佳的7-11便利店。
為何裁員關店?
日本從1970年代初便步入老齡化社會,現在65歲以上的老人佔整體人口的比例接近3成。
老齡化導致的人手不足、人力成本上升問題愈演愈烈,柒和伊這樣的零售巨頭也不得不做出調整。
據財報顯示,今年3-8月,柒和伊的營收同比降0.9%至3.3萬億日元。這是近三年來,同期首次出現業績下滑。
近年來,日本百貨商場的經營越發困難。人口減少和加稅,影響了日本人的消費熱情。同時,百貨商場又要面臨電商的衝擊和居高不下的人力成本。虧損之下,只好關店、裁員。
實際上,柒和伊公司曾在2016年開啟過一輪針對百貨業務的調整,希望提振業績,無奈效果不佳。
去年3-8月,百貨公司業務的營業利潤只有96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28萬元),同比暴跌89%。今年3-8月,百貨公司業務轉為虧損6.2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04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7-11這一輪關店,主要是為了省錢補貼加盟店。公司表態,將從2020年3月起讓利給加盟店。比如,對於24小時營業且月毛利低於550萬日元的7000家店,7-11將每月減免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3萬元)的費用。
7-11透露,補貼會導致公司利潤減少約1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5億元)。
7-11的傳統遭遇挑戰7-11是全球最大的連鎖便利店集團,在全球有近70000家店鋪。
而7-11的名字正是取自它的營業時間。1946年,公司把店鋪的營業時間延長——改為從早7點到晚上11點營業,一週七天。這在當時是一個創舉,便利店時代由此拉開序幕。
1963年,7-11又改為24小時營業制,延續至今。現在,不管是在日本、中國,還是美國,24小時營業都成了便利店的標配。
然而,今年2月,情況起了變化。
事情的起因是大阪的一家7-11便利店擅自調整營業時間,宣佈只在早6點到凌晨1點營業。57歲的店主松本實敏給出的理由是:多名員工辭職,人手不夠。他還告訴媒體,為了保證24小時營業,一個店員曾連續工作28小時。
隨後,7-11又在全國範圍內發起問卷調查。結果,15%的加盟店希望7-11考慮不再堅持24小時營業。
7-11最終選擇了補貼店主,還是想堅持24小時營業的老傳統。
這是一個雙贏的權宜之計,對消費者和店主來說,都是好事。顧客隨時隨地都能進入便利店消費,店主也能多賺一些錢。
24小時營業越來越困難的根本原因在於人力成本的提高。當然,這恐怕也不是7-11一家企業能解決的問題。也許,這就是日本街頭有那麼多無人販賣機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