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加拿大的一家銀行僱用了一位23歲的股票經紀人迪爾施米德,這位年輕人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擺了兩個罐子,一個裝滿了120個曲別針,另一個是空的。
迪爾施米德主要負責業務的推銷,他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工作習慣,每當打完一個銷售電話後,就從裝滿曲別針的罐子裡拿一個曲別針,放到空罐子裡,一天當中如此往復,直到把所有的曲別針都移到另一個罐子裡。
這樣的工作方式持續了18個月後,迪爾施米德為公司帶來了500萬美元的收益;他自己在24歲時,年薪達到了75000美元,不久之後,又在另一家公司找到了一份年薪超過10萬美元的工作。
《掌控習慣》的作者把這種方法,稱為是“曲別針策略”。
其奧秘是:要保持一個習慣,你需要有即時成就感 ,即使它體現在細微之處。
一個曲別針就是一份小小的成就感,它是一個訊號,表明你的習慣有了回報,你為此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
看著空罐子裡的曲別針越來越多,成就感也越來越強,相信每一個人都喜歡這種感覺,成就感讓自己更有積極性,更願意努力堅持。
01 曲別針
在“曲別針策略”中有一個重要要素----曲別針,它是即時成就感的一個載體。
載體如實地反應了習慣堅持的好壞,每當看一眼罐子裡有多少曲別針,立即就能知道自己做了多少事,這就像是個證據,隨時提醒自己。
載體形式是多樣的,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目標,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比如書籍中的頁碼、日曆上的對勾、健身日記、旅行地圖、作業本上的小紅花等等。
就像這個案例:
於是,他開立了一個儲蓄賬戶,每當他放棄購買一件物品時,就把相應的錢存入這個賬戶,比如早晨沒買咖啡,就往賬戶裡存進30元,週末沒有外出吃飯,就存200元。
每一次存款,就是像是一個曲別針,點點滴滴積累中,他收穫了一次次的即時成就感, 這種成就感比購物還要開心,即使是什麼都沒買,依然很滿足。
02永不中斷
“曲別針策略”另一個要素是:永不中斷。
永不中斷是一句強有力的勵志語錄,你要連續不斷地撥打推銷電話,才能提高銷售業績;要連續不斷地鍛鍊,才會發現身體一天比一天好;要連續不斷地認真學習,作業本上的小紅花才會越來越多。
永不中斷,讓我們關注的焦點從結果變為過程。
雖然不知道能不能做到銷售冠軍,但是空罐子裡的曲別針越來越多就是一種滿足;雖然不知道能不能成為期末考試的黑馬,但是小紅花由點連成面就是一種喜悅。
這種時候的自己不會執著於結果,只是想保持這種狀態,成為那種不會偷懶,努力積累小紅花的人。
03疑問
有些人也許有這樣的疑問:
我本來已經在節食了,還要計算卡路里的攝入量,真麻煩;
我有很事情要做,還要記住每打完一個電話就移動一個曲別針,沒時間;
白天上班已經很累了,回到家要做家務,要帶娃,還要記錄每天的健身日記,我做不到。
針對這種心理,作者提了三點建議:
首先,儘量讓記錄自動化。
其次,手動記錄僅限於最重要的習慣。
持續追蹤一個習慣比隨意跟蹤十個習慣更好,如果你認為減肥很重要,那麼就記錄鍛鍊的次數;如果認為提高業績最重要,就把曲別針放在最顯眼的地方。
最後,在習慣結束後立即記錄測量值。
一掛斷電話,就移動曲別針,而不是等一會;一完成讀書筆記,就在日曆上打一個小對勾等等。
這三個建議,可以讓即時成就感的記載更輕鬆一些,堅持一段時間後,就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就像我們翻開多年前的日記本,發現處處都是回憶,哪怕某一天的日記上只寫了一個“晴”字,也覺得十分有趣。
習慣培養的方法有很多,“曲別針策略”有趣有料,值得一試。
#笑薇讀書營##讀書##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