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市為例,《上海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細則》第四十四條規定:“徵收居住房屋的,被徵收人取得貨幣補償款、產權調換房屋後,應當負責安置房屋使用人;公有房屋承租人所得的貨幣補償款、產權調換房屋歸公有房屋承租人及其共同居住人共有。”
因此,是否為被拆遷房屋內的共同居住人,是能否有權主張分割拆遷補償款的重要的判斷標準。
那麼,何為共同居住人呢?共同居住人是指:與公有房屋的承租人,共同在所承租的房屋處居住生活滿一年以上,並且在本市無其他住房,或雖有其他住房但居住有困難的人,屬於共同居住人。居住有困難的情況,通常是指其他住房人均居住面積低於當地規定的人均居住面積這種情況。
被拆遷房屋的共同居住人均有權主張分割房屋拆遷補償款。有的人的戶口雖然落在被拆遷的房屋內,但實際並不居住在被拆遷房屋內,在其他地方有房屋居住,便很有可能被認定為空掛戶,故而不能認定為共同居住人;有的人雖然戶口並未落在被拆遷房屋中,但根據“居住困難戶託底保障政策”的規定,可以被認定為被拆遷房屋內的共同居住人,可以得到安置補償;若是夫妻一方為共同居住人,另一方和未成年子女符合拆遷方規定的條件的,也可以獲得拆遷安置補償。所以,不實際在被拆遷房屋中居住的人,通常無權分割拆遷補償款,但也存在特殊情況,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