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戲骨張少華女士於2021年3月23日11時10分因病去世,享年75歲,家人對外發布的訃告中稱其為“先生”,對此引發了熱議,很多人質疑為什麼要稱先生呢?
支援者回道:多讀書。
反對者回道:跟多讀書有什麼關係呢?是夠不夠資格稱“先生”的問題。
支持者道:楊絳、冰心、宋慶齡都被稱呼過“先生”。
反對者回道:人家不是大作家、大學者就是德高望重之人,都是有著大貢獻,張少華女士呢?
不過到了近現代,先生這個詞又多了一重意思,那就是以先生稱呼女性的話,是對女士的一種尊稱,這是毋庸置疑的。
至於具體達到什麼標準才可以稱為先生呢,這個比較籠統,沒有明確而清晰的標準,不過參考可以稱呼為先生的女性,可以看出女性被稱為先生,需要有著巨大的貢獻和聲望。
像楊絳先生和冰心先生,主要貢獻在於文學方面。
楊絳先生身為作家,有著多部著作,影響了很多人,身為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翻譯多部外國名著,還創作了多部劇作。
冰心女士是兒童文學作家,陸續發表的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是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在日本還曾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講師,也翻譯過多部外國名著。
宋慶齡先生是偉大革命者孫中山先生的夫人,是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偉大戰士。
參考以上三位先生,可以看出先生對於女士來說的確是尊稱,而且要求其實很高的,需要有著大貢獻,有著足夠聲望。
我們來看看張少華女士,她是知名的老戲骨,是個演員,塑造了很多經典角色,其成就主要集中在演藝方面,但並沒有什麼大貢獻。
再對比以上三位先生,張少華演繹的經典角色可能會在熒幕上存在很多年,在一代人又一代人心中留下印象,但是並沒有什麼有利於社會的貢獻,或者說沒有實質性的貢獻,像楊絳和冰心兩位先生,雖然已經逝去,但他們留下的作品,會一直一直流傳下去,可以影響一代又一代人,至於宋慶齡先生更不用說了,為革命貢獻了自己一生,其巨大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就事論事來說,稱呼張少華女士為先生的確不妥當。
當然這種情況也不是個例,近些年來,諸如“先生”對女性尊稱等各種含義明確的詞彙,的確是有些被用氾濫了。
有些人說這只是對老藝術家的尊重,一個尊稱而已,人都不在了,何必斤斤計較呢?
其實這點很不對的,各種詞彙有著各種用意,用氾濫就是氾濫了,不能拿“人不在了”當擋箭牌,一些詞彙本就是對於有大貢獻之人的尊稱,如果人人都這樣濫用,這樣豈不是對有大貢獻之人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