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908字,閱讀用時2分鐘

導 讀

認知兩個字,一夜之間似乎成為了人們口中的熱詞。可認知究竟怎麼形成的,它又對個人有什麼深遠影響?

01

你永遠賺不到你認知以外的錢

這句話最近時常在耳邊聽別人說起。似乎比起真正去理解「認知」兩個字究竟代表什麼意思,大家更關注的是這句話裡的「錢」。

因為錢知道了認知,而不是因為認知再才去考慮錢。這是件很讓人惋惜的事情。這樣的人,反倒會離錢越來越遠。

認知,是指人們獲得知識、應用知識,或資訊加工的過程,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過程。它包括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像和語言等。

通俗來說,認知就是你看到問題的高度。高度越高,你看得越清晰,也就越能看到萬事萬物背後的機會和收益。

舉個簡單的例子。

你每天加班加點996連軸轉,一個月收入只有幾千塊。而你同事卡點上班到點下班,其他時間兼職做副業,一個月賺到的錢頂你幾個月。

收入背後的差異,就包含了認知的差異,甚至僅僅只是認知的差異。因為他看到了副業的錢,而你完全看不到。可他的能力,你也同樣具備。

一個更通俗的說法是,人的眼界和格局,決定了一個人的出路,就是因為他看到了你看不到的機會。這其實就是認知的差異。

02

認知的由來,包含有三個階段。

認知提升模型

第一階段:接收外部資訊

大量的閱讀,能夠破萬卷書,就必然能吸收各方大家的精華於一體,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找到自己看問題的角度。

與人交流,可以產生思想火花的碰撞,交換相互的觀點,形成對問題更加深刻的認識。

行走的力量,則能透過身體力行,去感受大千世界,將腦海中的觀念與現實相結合,形成具象化。

第二階段:轉化為心理活動

接收到的一切資訊,經過大腦的處理,則會內化於心。

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阿德勒就指出,內心的意象決定了行為。所有人都是心中有了一種主觀的意圖,才會在行動上表現出來。

第三階段:支配行為

表現出來,也就是支配行為。這是一種內心資訊加工處理的過程,也就形成了我們的認知過程。

因此,對照著剛才舉到的例子,就是說,你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某些能力是可以賺錢的,也就不會在行動上表示出來。不會去做副業,自然也就賺不到那筆唾手可得的錢了。

如果你只關注錢,那麼將認知理解到這種程度,也是可以的。可是,對認知有更深的理解,獲得更高的認知,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

03

認知的本質,是做到認識自我

一個對自己的認識都不夠清楚的人,不可能指望他能多麼高效地充分運用自己,去達成某些目標。也就是說,「錢」只是結果,「獲得錢」的過程才是關鍵。

那怎樣才能做到對自我的認知呢?

鄧寧-克魯格 認知曲線

毫不誇張地說,很大一部分人,處在「愚昧山峰」,他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換句話說,因為自己的無知,反而認為自己知道很多,於是傲慢自大,以鄙夷和不屑的眼光看待世界。

就像井底之蛙,當井外的青蛙跟它說,外面的世界很大,它只會覺得對方是個傻子,它不應該跟傻子對話,容易影響自己的智商。

此類人的典型特徵就是不愛學習,不僅僅不愛書本的知識,還不愛與同行交流、外出見識世界。也就是全無接收外部資訊的意思,整天窩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洋洋自得。

他們會感到恐懼與焦慮,只因為突然間「知道自己不知道」。似乎所有人都知道得比自己多,自己越去探索世界找答案,越感到自己的無知與渺小。

這是一個人成長的標誌,但有一個問題必須克服跨過去,那就是從恐懼與焦慮中掙脫出來,而不是越陷越深。

這裡必須說明的是,此處的恐懼與焦慮,與我們現在所說的「生存焦慮」不是一個意思。

生存焦慮更多是內心不定,看到紛繁複雜的世界,誘惑太多卻又不可得。可實際上他們或許並未意識到,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恰恰是自己處在「愚昧巔峰」。

如果已經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處於「絕望之谷」,是能夠認清自我,不被外界所幹擾的。他們的內心是篤定的,即便恐懼焦慮,也能抗住一切。

好在,只要扛住了,那些在「絕望之谷」掙扎的人,會一點點開始走上「開悟之坡」。他們開始「知道自己知道」,也「知道自己不知道」,於是能夠忍受一切,繼續前行。

只有經歷很長的一段經歷,透過各種途徑獲取到足夠多的人生智慧,才有可能成為大師,走進「持續平穩高原」。

但顯然,對我們個人而言,這一層次或許終身都難以達到。

但是,能從「愚昧山峰」下來,跌進「絕望之谷」,再走上「開悟之坡」的人,已經很了不起了。

這個時候,你就已經能夠看得比別人更加寬闊,更加能夠充分利用自身去為自己、為家人謀取更多的福祉。

多說一句,所謂的終生成長,其實就是不斷提升認知的一個過程

12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天河|在“家門口”就能做慈善!林和街社群慈善基金今日正式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