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土耳其發動了針對敘利亞庫爾德人的“和平噴泉”行動,膽量確實讓人佩服。
那麼埃爾多安的底氣和硬氣來自哪裡?其實他看到了國際社會的“底牌”。
這個底牌是什麼,木叔在後面會解釋。
先看看現在土耳其人面臨的全球抗議吧!
現在不只是阿拉伯聯盟譴責土耳其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全世界幾乎都在譴責。就連美國雖然從敘利亞庫爾德區撤出了一部分軍隊,但依然對土耳其的軍事行動表示譴責,而且土耳其襲擊了美軍營地,美國還對土耳其施加了經濟封鎖。
俄羅斯儘管沒有公開譴責土耳其,但對土耳其的軍事行動也是反對的,雖然心裡可能支援,但表面上還是做出反對的態度。
伊朗也如是,公開要求土耳其徹底撤出敘利亞,停止軍事行動,以免在當地製造人道主義危機。
以色列的譴責更強烈,甚至指責土耳其可能在敘利亞北部製造種族清洗。
阿拉伯聯盟成員國外長10月11日在開羅舉行緊急會議,會後發表公報,譴責土耳其入侵,公報並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採取措施,包括暫停向土耳其提供軍事和情報援助,迫使土耳其停止軍事入侵敘利亞,立即從敘利亞撤軍。法國和德國10月11日宣佈,暫停向土耳其出口及運送武器,迫使土耳其停止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
歐盟成員國外長10月14日會在盧森堡開會, 協調歐盟對土耳其的統一立場。
這個週末,歐洲多國包括德國,法國,奧地利,瑞士和希臘都有庫爾德人走上街頭,抗議土耳其攻打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人,並呼籲所在國支援庫爾德人。
可見,現在除了俄羅斯和伊朗表態比較緩和之外,其他的國際社會國家都很強烈。
甚至阿拉伯聯盟都已經把敘利亞的巴沙爾政權暫停成員國資格了,但還是發表宣告譴責土耳其,可見阿拉伯人難得公開團結了一回。
之前對以色列總這樣,現在矛頭對準埃爾多安的土耳其了。這能看出土耳其確實把整個阿拉伯世界給得罪了。
不過土耳其是突厥人,他們並不是阿拉伯聯盟管轄,所以阿拉伯聯盟的表態對土耳其沒有任何作用,也沒任何約束力。面對國內庫爾德分裂勢力的壯大,土耳其一心想的就是要打擊這些分裂勢力及其藏在敘利亞庫爾德人中間的支持者。
這就是土耳其“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政策。
只是這種政策最重要的是會造成大量人道主義災難,所以才引發了各界不滿。
當然各種不滿的目的是不同的——有的是為敘利亞著想,有的是為巴沙爾政權著想,有的只是藉機對土耳其和埃爾多安發洩不滿。也有的是從客觀事實出發,對人道主義局勢的擔憂。
反正無論如何,各種不滿都有共同的目標,那就是要求土耳其停止軍事行動。這已經是國際社會的共識了。
但譴責歸譴責,很多國家還是不願意對土耳其的行動進行公開干涉。也就是說沒有一個國家會出兵幫助庫爾德人。無論美國和俄羅斯都如此。
這就是國際社會的“底牌”。
土耳其自然看到了這點,知道沒人能真正阻止得了土耳其軍隊,這就是埃爾多安有恃無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