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湯的療愈小課堂》系列文章,是湯湯關於自然療法的一些個人體會,包括芳香療法、阿育吠陀療法、瑜伽療法和水晶治療等,由於湯湯所學為宗教學,所以也會談及一些宗教話題。今天的“瑜伽”推送比較偏學術化、理論化,可能很枯燥,但是對於之後的很多內容會有理解上的幫助。所以,請耐心、再耐心一點讀完它哦。
“瑜伽”是梵語“Yoga”的漢語音譯,
在印度吠陀文明的早期,
“瑜伽”的原意是“給(牛馬)
上軛、套軛、相連、相應”。
到了後吠陀,特別是到了奧義書時期,
“瑜伽”有了宗教哲學的新義,
特指“實現與梵同一,應知其加行規則;
調控呼吸、抑制感官、禪那靜慮、
總持意念、覺觀思維、三摩提定。
此六者稱曰:瑜伽”
(見《慈氏奧義書》)。
《薄伽梵歌》時代,
瑜伽開始指稱各種走向自我覺悟的
修行方法。
Swami Vivekananda
將印度瑜伽介紹到西方的第一人是辨喜(Swami Vivekananda,1863-1902)。辨喜將印度的瑜伽修行方法基本上分為四種類型:
(1)智瑜伽,亦稱“知識瑜伽”,指的是學習吠檀多“梵我同一”的哲學思想,以知識來實現內在神性的方式;
(2)信瑜伽,亦稱“虔信瑜伽”,主張透過對人格神的虔信與奉愛來實現解脫;
(3)業瑜伽,亦稱“行動瑜伽”,主張透過無私的行動和履行責任來表達對神的忠誠,從而實現解脫;
(4)王瑜伽,亦稱“勝王瑜伽”,指透過控制心意來實現內在神性的方式。
當今世界所接受的各種體位的哈達瑜伽,約於公元9世紀或10世紀時出現,在後古典時期,它其實是一個有點激進的印度教小宗派,對於某些印度教徒而言,“哈達瑜伽簡直就是異教,因為它專注於身體以及迷戀於魔法般的力量”(見斯瓦特瑪拉摩著《哈達瑜伽之光》)。
哈達瑜伽的哲學基礎是印度哲學的正統派之一——吠檀多不二論(非正統派指的是佛教、耆那教、順世論等反婆羅門教、反吠陀經典的沙門思想)。哈達瑜伽士們相信,由於二元對立所造成的痛苦會引發各種疾病和虛妄執著(比如男性和女性、熱和冷、快樂和悲傷)。“哈達瑜伽”這個特有的稱謂,是意指太陽的“哈”和意指月亮的“達”的綜合體,表示“對立的統一”,哈達瑜伽的習練者,採用多種力量、訓練和努力將相反的力量統一在一起,將身體與心靈結合在一起,他們致力的目標是把身體轉變成精妙的“神性”身體,並由此獲得覺悟。據說,修煉哈達瑜伽的成就者們,他們轉變了的身體不僅不受疾病侵擾,並且會永遠年輕,擁有超常的神通力量。
對現代哈達瑜伽具有根本性影響的人物是克里希那馬查(Tirumalai Krishnamacharya),他本人一生從未離開過印度,但受他教誨的學生們卻完完全全地塑造當今的瑜伽世界。克里希那馬查帶出了四位非常著名的瑜伽大師:帕塔比·喬伊斯(Sri Krishna Pattabhi Jois ,阿斯湯加瑜伽創始人)、B.K.S.艾揚格(B. K.S.Iyengar,艾揚格瑜伽創始人)、英蒂拉·德菲(Indra Devi)以及T.K.V.德斯卡查爾(T.K.V.Desikachar)。現代哈達瑜伽由印度傳入西方後,在上世紀的80年代時,被譽為“中國當代瑜伽之母”的張蕙蘭女士,她又將自己在西方所學習的瑜伽帶入了中國。從1985年至2000年,張蕙蘭的瑜伽系列片在中央電視臺一套和二套持續不間斷地播放,使得“瑜伽”這個詞從此深入人心、風靡一時,逐漸成為深受白領人群歡迎的時尚健身方式,而對於其背後的宗教背景、哲學意義,大眾便不詳究了。
然而,隨著“瑜伽”的熱度彌增,在當前這個追求“短平快”的時代,由於瑜伽教學缺乏知識層面的系統性構建,“瑜伽”越來越成為一種類似於體育競技類專案。用數論哲學術語來講,目前西方和中國的整個的瑜伽習練,都像是一種“羅闍”式(Rajas,激情之德)的習練,只是單純地追求體位,卻忽略了體位的目的是什麼?它最顯著的負面影響是,導致“瑜伽傷害”層出不窮,輕則肌肉拉傷、韌帶拉傷、關節損傷,重則傷及頸椎、脊椎、腰椎——這種“瑜伽傷害”往往不可逆。
讓我們看一看哈達瑜伽的經典之作——斯瓦特瑪拉摩所著的《哈達瑜伽之光》是怎麼說的:“向宇宙的第一個解釋者和宇宙的主人室利·阿迪納塔頂禮。他教導我們哈達瑜伽這門知識。對於那些渴望攀登三摩地或勝王瑜伽這一瑜伽之巔的人們來說,這門知識將照亮他們,成為他們抵達頂峰的梯子或墊腳石。”所以,那些只是將哈達瑜伽理解為可以美容、健身的“形體瑜伽”(Physical Yoga)的人們,其實是誤解了“瑜伽”這一概念,哈達瑜伽並不是一種“為了身體的瑜伽”,而是一種“透過身體的瑜伽”。“瑜伽”這個詞,它的內涵也遠遠比很多人所瞭解的要豐富,用一個不恰當的比方,目前大眾對於“瑜伽”的認識,就像是面對著“熟悉的陌生人”。先釐清“瑜伽”的概念,對於學習自然療法、重建療愈之輪,裨益良多。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