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北京時間2012年4月11日16時38分,印尼蘇門答臘發生8.6級地震,震源深度23千米,2小時後發生8.2級強餘震。

震中距離2004年引發巨大海嘯的地震震中位置十分接近。那次地震引發的災難性海嘯造成20餘萬人罹難,恐怖的場景至今令人們談“海嘯”而色變。

這次地震發生後,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立即發出海嘯預警,並在幾個小時後取消了海嘯預警。預想中可怕的海嘯僅在印度尼西亞近海造成約1米高的海浪,其他地方則更小。

雖然釋出的海嘯預警資訊事後被證明是“虛驚一場”,但是對大地震可能引發海嘯的預警系統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海嘯災難催生預警系統建設

自古以來,海嘯就被視作能夠帶來重大災害損失的自然災害之一,太平洋更是世界上海嘯事件發生最頻繁的區域。全球大約75%的災害性海嘯發生在太平洋。1964年阿拉斯加發生9.0級地震並引發巨大海嘯,受到海嘯侵襲的美國牽頭正式成立了太平洋海嘯預警中心。目前透過在國際上共享地震和水位監測資料,太平洋區域海嘯預警系統已經能夠迅速評估大地震的海嘯潛在威脅,並且在地震發生後5至10分鐘之內提供海嘯預報。如今,針對中國近海的地震海嘯,我國有能力在8分鐘左右製作併發布海嘯預警資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除海嘯預警系統外,日本、墨西哥、美國等地震多發的國家也著手建設地震預警系統,並取得了諸多減災實效。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提升全社會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的重大部署,滿足人民群眾對地震安全日益迫切的需求,中國地震局正在加快實施“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全面推進構建地震預警服務體系。遵循“邊建設邊服務”的工程建設原則,福建、四川、雲南等作為工程建設的“先行先試”省份,已實現部分地區地震預警資訊服務的能力。到2023年,將在華北地區、南北地震帶、東南沿海、新疆天山中段以及拉薩周邊地區五大重點地區實現秒級的地震預警能力和分鐘級的地震烈度速報能力。

預警是技術問題,有效減災是社會性問題

無論海嘯預警還是地震預警,都不單純是技術問題,而是一個龐大的社會工程,要想發揮真正的預警減災作用,需要政府、社會公眾的廣泛參與才能實現。

當前,“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專案”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公眾關注多聚焦在地震預警技術的發展與推廣等。地震預警資訊釋出後,留給政府、行業和社會公眾應對處置的時間只有幾秒到幾十秒,處理不當,則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因此,在建立健全相關技術標準和法律制度,建立權威資訊釋出機制和地震緊急處置體制的基礎上,引導全社會正確應用地震預警資訊十分關鍵。我們應當廣泛普及防震減災科學知識和應急避險技能,透過應急演練等多種形式,對公眾開展廣泛而系統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使其掌握正確的地震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等技能。同時,還應當讓社會全面、客觀、透徹地瞭解地震預警技術,針對特殊行業和普通公民對地震預警的不同需求,讓其學習相應程度的地震預警知識,並能採取適宜的應急避險處置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地震預警的減災實效。

地震預警是一項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複雜工程。加強地震預警工程建設,是增強全社會防震減災基礎能力的重要措施,更是提升防震減災服務能力的重要手段。在逐步解決地震預警技術問題的前提下,持續完善社會管理體系,就能真正體現地震預警優勢,發揮其減災實效。

11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國產量子晶片生產線即將落地,美國院士發出感慨,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