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4月13日,在日本政府正式宣佈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汙水排入大海之後,美國務院迴應稱支援日本政府的決定,並表示該做法符合全球公認的核安全標準。

美國務院在日本政府正式宣佈上述決定之後,在官網釋出宣告稱,“日本政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密切合作,已採取措施對2011年3月福島第一核電站核事故的後果進行處理。日本政府已宣佈關於ALPS(多核素去除裝置)處理水的基本政策的決定,將處理後的核汙水排入大海。”

宣告稱,“美國意識到,日本政府研究了與福島第一核電站現場儲存的處理水管理相關的幾種方案。面對這一獨特和具有挑戰性的局勢,日本權衡了各種選擇和影響,對其決定保持透明,似乎(appears to)採取了一種符合全球公認的核安全標準的辦法。”

宣告最後表示,美國期待日本政府繼續協調和溝通,監測這一方法的有效性。

目前,中韓等多國已對日本福島核電站核廢水處置問題發表宣告。中國外交部網站4月12日訊息,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就日本擬決定核廢水排海一事答記者問時表示,日本妥善處置福島核電站廢水問題關係到國際公共利益和周邊國家切身利益,理應慎重妥善把握,確保在各有關方共同參與下,有效避免對海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帶來進一步損害。

2020年2月,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派專家組赴福島,日本政府提出兩種核汙水的處理方法——蒸汽釋放和排向大海。IAEA專家組4月在官網釋出宣告稱,兩種方案在技術上都是可行的,在安全性和環保監管下,世界各地核電站通常也是採取以上方式。不過,IAEA仍然建議日本政府進行全面的技術和安全分析。

核廢水一旦入海,將會造成多嚴重的後果?

一家德國的研究機構計算顯示:

57天內,放射性物質將擴散至太平洋大半區域;韓國、中國、俄羅斯等周邊亞洲國家將受到嚴重的核汙染;

3年後,美國和加拿大將遭到核汙染影響; 

10年後,任何一片海域恐怕都無法倖免;廢水中幾十种放射性物質殘留,或將損害人類DNA;

也就是說,

日本的核事故,最後需要全世界為其“買單”。

看到這裡相信不少環境工程相關專業的同學們憤慨不已吧!的確,汙染海洋環境並非是處理核廢水的“唯一選項”,應以廣大民眾安全健康為先,海洋保護行動從未停止,維護生態環境是我們全人類的共同使命!

海洋汙染給地球帶來的毀滅性打擊

在下面的圖片中可以看到我們海洋汙染給地球帶來的毀滅性打擊。現在是我們開始採取行動的時候了。

當汙染越來越嚴重,依賴海洋生存的生物又會怎樣?

去年的一則新聞,一定會讓你正視到,海洋汙染到底有多可怕:

44斤塑膠垃圾,這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塑膠製品本就偏輕,積累到44斤,體積無疑十分龐大,一頭近8米的抹香鯨,胃部的2/3都被垃圾佔滿。更令人痛心的是,這隻抹香鯨體內,還有一隻已經成熟、體長近3米的死胎...

其實,這還只是海洋汙染的冰山一角,很多海域的生物們隨著人跡活動的增加,受到了極大的生存威脅。

上面的圖片顯示了太平洋上積累的垃圾,並引起了世界各地現在普遍稱之為“大太平洋垃圾補丁”的擔憂。補丁的大小或擴散是不可預測的,但是它的存在是清晰可見的。

這是經常用於垃圾處理的亞穆納河的照片。這個男孩正試圖遊過它,我們想知道人們什麼時候會理解他們行為的影響?

這是一隻拒絕放棄最後一塊冰的北極熊。他居住在北極地區,與其他北極熊一樣,他也面臨著冰災危機。由於二氧化碳排放量和汙染水平的增加導致氣溫變化,這場危機正在發生。海冰對它們的生存至關重要,因為它們在那裡捕獵,休息和繁殖。這場危機影響了北極近19個地區。

這張汙染河流的照片於2011年12月13日拍攝。當被問及時,有人解釋說汙染是由2個非法化工廠將其生產廢物傾倒入下水管道。我們想知道我們為孩子們都打來了什麼。

這是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海岸線上拍攝的,一隻鳥來解渴,但被困在海灣的石油洩漏中。看到動物和鳥類因人類的行為而遭受痛苦是悲慘的。

你可能沒有看到上述影象有任何問題。但是,它也沒有任何關係。這是馬爾地夫,由於氣候變化和汙染,預計未來50年將會下降。

上圖中的這個男孩別無選擇,只能飲用受汙染的水。其中一位攝影師於2009年3月20日拍攝了這張照片。

美國宣稱“為水而戰”:全球水危機才剛剛開始

誠然,沒有水,人類就無法生存。

水的重要性,遠大於石油。

但因為水是可再生的,在經濟價值上,遠沒有石油受重視。

哈里斯為什麼要將“水資源”與“石油資源”相提並論?

理解“水戰爭”,我們先要從理解“石油戰爭”開始。

1991年1月17日,以美國為首的多國對伊拉克發動代號為“沙漠風暴”的海灣戰爭。

理由是伊拉克侵佔了科威特,拒不執行聯合國有關決議。

真實目的,正如哈里斯所承認的那樣,是為了石油資源。

更準確地說,美國是為了控制石油資源。

石油這樣的國際大宗交易,幾乎都使用了美元作為結算貨幣。

石油因此成為支撐美元霸權的關鍵力量。

按照這個思路,水資源的未來角色,有可能像石油一樣。

其一,水資源成為大宗商品。

去年12月9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現貨水市場相關的期貨,農民、市政機構和對沖基金都可參與交易。

納斯達克韋萊斯加利福尼亞州水指數

這是美國首次推出水期貨,意味著,水將與原油、大豆和銅等其它大宗原料一樣,供投資者投資。

可見,華爾街已先行一步。

如果水成為大宗商品,並以美元結算,美元的地位將得到鞏固。

其二,水資源成為決定地緣關係的關鍵因素。

被稱為“工業血液”的石油,可以成為影響外交的砝碼,被稱為“生命之源”的水,也將成為決定地緣關係的關鍵因素。

事實上,在非洲、中東和南亞地區,很多河流已經成為激烈衝突的源頭。

美國可以像控制油田一樣控制水利設施,繼而掌握其他國家的水資源。

讓水成為石油之後的又一個霸權工具,才是美國“為水而戰”的真實目的。

但是,美國得逞的一個基本前提是,水變得像石油一樣稀缺。

事實上,水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資源。

即便是在降雨量少的地方,也可以採取淨化海水的方式獲取。

美國真的是在異想天開嗎?

未必。

首先,科學家們普遍認為,全球氣候變化將導致全球水文迴圈發生變化,可能導致諸如干旱、洪水等極端天氣現象更為頻繁,進而給水資源利用和管理帶來新的挑戰。

同時,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預計,在未來20年內,全球範圍內對水資源的需求將增加40%,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需求可能增加50%以上。

也就是說,水資源可能會變得更加稀缺。

其次,海水很多,但淨化海水需要成本,這樣就有利益。

人類的飲用水一旦大規模依靠淨化海水,必將引發資本湧入。

這恰恰為掌握金融、資本優勢的美國提供了機會。

最後,還要警惕偶發事件對地球水源的影響。

就拿日本計劃向太平洋排放核汙水來說,產生的後果暫時無法估量。

如果海水被汙染,全人類的用水安全與意識,都將被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水資源將更加稀缺,水真有可能成為引發戰爭的根源。

保護海洋,我們能做些什麼?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將烹調和吃剩飯菜作垃圾分類處理;廚房、洗衣機設定垃圾袋;增強節水觀念;不用含磷洗衣粉;不隨手把垃圾丟棄到海里或海邊;不隨手把過期藥物等化學用品衝入下水道....

水資源是我們生存的必須,保護海洋,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5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英國版“人類清除計劃”,維多利亞時期的濟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