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甄嬛傳》中皇上命人用蜀錦為甄嬛做了一雙織金鏤花的鞋子,引起華妃對甄嬛的羨慕嫉妒恨。

蜀錦到底有多名貴華美?讓一向視珠寶玉器、綾羅綢緞為尋常的華妃娘娘醋意大發。看過這本《手上春秋:中國手藝人》就明白為什麼了。

著名作家南翔走遍大江南北,歷時兩年,採集了中國傳統手藝和手藝人的詳細資訊,編寫了一本紀實文學作品《手上春秋:中國手藝人》。書中用圖文並茂的形式記錄了木匠、藥師、製茶師、鐵板浮雕師、蜀錦傳人等各行各業的民間手工藝人對中國傳統手藝的堅守與傳承,可讀性很強。今天就與大家分享其中一篇《蜀錦傳人胡光俊》。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這錦官城說的就是四川成都,一個以傳統技藝為別稱的省會城市。三國蜀漢在成都建錦官城,集中優秀的織錦工匠,織造出華美豔麗的蜀錦。蜀錦與南京的雲錦、蘇州的宋錦、廣西的壯錦一起,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名錦。

錦上添花、衣錦還鄉、花團錦簇、錦衣玉食,帶錦字的詞語寓意都非常美好,可見錦代表的是高貴與富足,蜀錦更有“寸棉寸金”之說。

蜀錦傳承人胡光俊向作家南翔詳細介紹了蜀錦的工藝流程:

品種工藝設計-小樣設計-意匠-紋織組織工藝設計-紋板製作(挑花結本)-裝造工藝設計-提花機組裝工藝-織機安裝工藝;

原料選檢-浸泡脫膠-烘晾-精煉染色-烘晾-絡絲-並絲-捻絲-成筒、整經-卷軸-接頭-卷緯-試機。

小結一下蜀錦的生產過程包括“設計、原料、裝置”三要素。

蜀錦從設計到上機織造,一個簡單的品種得花3個月左右才能把握,複雜的則要半年到一年才能有結果;原料是採用上好的桑蠶絲和棉漿絲;織機等裝置則在不斷地更新換代,一代比一代更先進。在清朝,蜀錦局用的是腳踩手拉的木機,非常原始,工人操作時勞動強度很大,但產量卻很低。“物以稀為貴”,所以在當時蜀錦是皇族與達官貴人才能享受得起的奢侈品。

如此稀罕的蜀錦,別人想拿來做衣裳尚且不能,甄嬛卻能穿在腳上,難怪華妃氣得跑到太后跟前打小報告。心思縝密的太后為顧全大局,也只能用一支金步搖安撫醋海翻波的華妃。

蜀錦傳承人胡光俊說道:“雖然現在的織機等裝置更先進了,但技藝還是掌握在勞動者的手中,技藝得不到傳承,再好的裝置,也生產不出上好的蜀錦。“錯綜複雜”、“一絲不苟”、“絲絲入扣”等成語最初就是用來形容蜀錦的製作過程。可見蜀錦的織就繁複不易,需要手藝人在掌握精湛技術的前提下手腦並用,認真細緻,有條不紊地進行操作。

手藝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幾千年來勞動者的勤勞與智慧。手藝人的勞作和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通常只有心靈手巧的人,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手藝人。

隨著科技的進步,有些手藝如蜀錦得到了發揚光大;有些手藝如中藥民間驗方的採集與炮製則漸趨式微;而木器農具製作等技藝已經面臨失傳和淘汰的局面,留下的,只是一份回憶和情懷。

手藝與器物無言,卻承載了幾千年的文明,汨汨如流,理當珍惜、珍愛、珍重。

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有些手藝人和工藝在人們看來已經是暮年英雄,無用武之地。但手藝人平凡而偉大的創造在需要他們的那個時代就是高科技,和現代的高科技沒有區別,同樣是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便利和舒適,歸根結底,泱泱大中華的勞動者,勤勞與智慧是一脈相承的。

好書共分享,一起學知識,《手上春秋:中國手藝人》誠心推薦,值得一讀。對讀者來說,閱讀《手上春秋:中國手藝人》不僅可以發現美,也是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致敬。

7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治癌日記》——0412雨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