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

看到一篇文章,講愛情的保質期。

通常一對愛侶,從相親相愛再到相看兩厭之間,會有一段七年之癢。

像神鵰裡面那對著名的惡侶——公孫止與裘千尺。

想必當年,他們也是經歷了相戀相愛,才到相厭相惡,再到最終的老死不相往來,彼此互相視作仇敵的狀態。

但是無數個例項說明,愛情的保質期,不一定有七年那麼長。

比如,陳阿嬌。

比如,衛莊姜。

再比如,班婕妤。

在短暫的新鮮勁過後,這些歷史上有名的大美人們還是紛紛失了寵,落了個秋扇見捐的下場。

並且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愛情的保質期時限還會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安史一亂,馬嵬坡處,李隆基立刻就拋下了楊玉環。

而清軍兵臨城下時,柳如是已經走進了深水裡,而錢謙益卻嫌水太涼上了岸,率眾肉袒出降。

可見愛情的保質期,沒有統一的標準。

有的長,能夠白頭到老,一輩子不移情。

而有的短,三五個月後,感情就快速變淡。

由“愛情保質期”再對應到茶葉,道理也是相似的,想必不少茶友會好奇:

為什麼有的茶保質期長,能夠長期儲存,存個十年八年也能喝?

而有的茶保質期短,往往放了半年、一年就變味?

這背後,究竟是為什麼?

《2》

第一,先弄清楚,什麼是食品“保質期”?

保質期,是食品維持在一定風味階段的期限值。

從日常經驗看,按保質期時間的長短,食物們可以大致分出兩類。

一類是長保質期食物。

比如,超市裡常見的餅乾、肉乾、果脯、蔬菜乾等,它們的含水量低,細菌不容易繁殖,不易變質。

比如,罐頭食品,密封效能好,不易變質。

比如,醃製類食品,含鹽分較高,細菌不易滋生。

比如,經過滅菌的常溫奶,經過徹底滅菌後,細菌不易繁殖。

總之,在微生物(細菌等)難以大量繁殖的前提下,食品的保質期相對會比較長,能放大半年到若干年不等,不容易變質。

另一類是短保質期食物。

像新鮮麵包蛋糕、鮮肉、新鮮蔬菜、鮮牛奶、鮮榨果汁等,它們屬於“生鮮食品”。普遍上保質期都不長。

它們的共性是水分含量高,含有豐富的澱粉與蛋白質,容易滋生細菌。

因此,生鮮食物的保質時間往往只有數天左右,“花期”較短,容易存壞發黴變質。

茶,也是一種食品。

不管任意一種茶,綠茶、紅茶、白茶、茉莉花茶、大紅袍、鐵觀音、普洱茶……

從科學定義上,茶葉本質是疏鬆多孔的乾燥物質。

與果乾、肉乾、蔬菜乾類似,屬於“乾貨”一類的茶葉,自身含水量較低,不容易變質,保質期較長。

《3》

第二,如何正確理解茶葉保質期?

在茶圈,時不時就能遇到這樣的問題:

茶葉根本沒有保質期一說,只要沒變味,沒發黴就能一直存下去?

為什麼同樣是綠茶,有的商家標註保質期12個月,有的商家標註保質期36個月?綠茶到底能放多久?

白茶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是不是說買白茶是選年份越老越好……

這些林林總總,五花八門的問題,歸根結底都與“保質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下面,且來逐一分析。

在家裡翻出一罐放了很多年的茶,是不是隻要沒發黴,就意味著沒有過期可以繼續喝?

不不不,茶葉的變質表現,不止是發黴一種。

像是發生跑氣後,茶香變淡,茶味變寡淡的茶,即使沒有發黴,也沒有多少飲用價值。

另外,為什麼同樣是綠茶,不同廠家會標註不一樣的保質期?

是因為,一款茶的保質期長短,原本就沒有硬性規定。

食品保質期,是食品廠家給大家提供的一個承諾,受主觀因素影響大。

保質期的時間長短,一般是廠家經過提前測試後,才計算出來的大致範圍。

有個別商家,會有意減少一些時間,給自己留出一定餘地。

SO,同樣的一類茶,在不同廠家出品下,保質期標註有長有短,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

最後,買白茶當然不能盲目選年份越老越好。

買茶時,要優先考慮品質。

原料好、工藝好、存茶到位的白茶,才值得入手。

《4》

第三,六大茶類裡,為什麼有的茶葉保質期長,有的茶葉保質期短?

茶圈裡,像白茶、普洱、黑茶等 ,它們作為“可以久存”的代表,保質期相對較長。

而像綠茶、清香型鐵觀音、茉莉花茶等,它們講究趁早、趁鮮飲用,提倡早點喝完為好,不建議放到第二年再喝。

這背後,究竟是為何?

正確地認識茶葉的保質期,大家應該往“最佳賞味期”方向去理解。

綠茶在製茶時經歷了殺青,內部的多酚類物質停止了轉化,後期無論再放多久,也不會像白茶、普洱茶那樣擁有後期轉化空間。

綠茶的茶味體現,以“鮮”為主 。

但凡熟悉綠茶的茶友,都清楚一點,綠茶講究趁新鮮飲用。

不然,存放一年大半載後,綠茶內部的葉綠素容易被分解,外觀色澤變暗。

同時,茶湯中的鮮味物質也在逐漸走下坡路。

放久之後,茶湯喝起來鮮味變弱,茶香變淡。

等到最後,一款綠茶即使沒有發黴變質,也會因“不鮮、不香、不好喝”等原因,失去賣點,招人嫌棄。

所以,像綠茶、黃茶、茉莉花茶、清香型鐵觀音等,但凡是講究“趁鮮飲用”的茶類,它們的賞味期有限,不提倡久存,早點喝完才不會造成浪費。

而提到白茶,情況則大不一樣。

白茶的加工比較簡樸,沒有殺青,沒有揉捻,主要的製茶步驟以萎凋、乾燥 為主,最大程度地保留下一款好茶的天然原味。

在特殊的製茶工藝下,白茶內部的活性物質得以較好留存,後期在乾燥、密封、陰涼等適當的儲存條件下,白茶內在的風味物質,可以實現良好轉化。

從新白茶的清香鮮爽,逐漸轉變到老白茶的甘香醇厚。

為什麼有的茶保質期長,有的茶保質期短?

用一句話概括是因為,有的茶需要趁鮮喝才好,而有的茶在存老後能夠擁有別樣風味!

《5》

人間四月,正是春筍大量萌發的時節。

有的筍剛一挖下,簡單清炒,就是一道美味。

而有的筍挖下來,直接焯水就炒菜,滋味偏生澀,等曬成筍乾或者做成酸筍,才能獲得好滋味。

由此再來看保質期的設定初衷,其實這是在提醒大家不要浪費。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任何的食物,都得趁著風味正好時,早點吃完/喝完,以免造成浪費。

有花堪折,就折掉吧。

莫待無花,遺憾嘆惋。

六大茶類裡,為什麼不同茶葉的“賞味期”時間,有著長短之別?

這背後,與它們的最佳風味展現時間,有著莫大關聯!

7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慈善天王"黎明:嫩模前妻花光7億,做慈善破吉尼斯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