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在一個堪稱戰爭火藥桶的地區期待和平,似乎永遠是一種奢望。

10月9日起,土耳其在敘利亞東北部發動“和平噴泉”軍事行動,此次大規模軍事行動發生在美國宣佈從敘利亞撤軍的第三天,給看起來即將明朗的敘利亞局勢再潑上一盆沸油。

“和平噴泉”行動中的土耳其軍隊

攤開地圖不難發現,土耳其的戰爭之火燃燒在中東最敏感的區域之上,周邊接壤國家都在面臨各自的威脅。如果引線繼續燃燒,中東將陷入怎樣的危局不可預計。因此,中東國家都在悄悄部署,讓自己的手裡攥上更有利的砝碼。

沙特

沙特歷來是美國在中東關係最親密的盟國,雖然沙特不與敘利亞直接接壤,但是作為地區影響力巨大的中東國家,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對沙特產生影響。

面對近期的局勢,沙特向美國伸手要了3000名士兵做增援。自從2003年8月撤軍以來,這是美國首次向沙特派軍。這一要求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向美國提出的,看似是為了應對9月中旬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兩處石油設施遭遇襲擊的應激反應。不過,美國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選擇在土耳其發動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兩天後,也就是10月11日釋出這條訊息,含義則耐人尋味。

在敘利亞問題上,美國處於“攪渾水”的地位。報道顯示,6日深夜,正是在與埃爾多安通話後,美國同意將美軍從敘利亞撤出,為安卡拉展開軍事行動掃清障礙。軍事行動爆發後,美國總統又發表宣告稱美國不會贊成土耳其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

很明顯,美國在向周邊國家,包括葉門、伊朗,甚至任何在軍事混亂中可能影響到沙特的國家敲山震虎,展現出自己護住共同利益最大的中東盟國的決心。

現在美國的態度很明顯了:中東亂一點無所謂,甚至死一點平民都OK,但是那條不能觸及的底線,就是沙特。

伊朗

伊朗政府發言人12日在一份宣告中說,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的油輪“薩比提”號遭遇兩枚導彈襲擊襲擊,襲擊地點位於紅海海上,距離沙烏地阿拉伯紅海港口吉達大約96公里。

在這個時間點上發生這種事簡直太敏感了:有動機襲擊伊朗、並且導彈有能力輻射到紅海的國家,無非以色列、沙特、美國等少部分國家,一旦被伊朗揪出元凶,一定是一輪更劇烈的大火。

不過伊朗在處理這件事情上的做法卻很成熟:並沒有像美國在沙特油田遇襲事件中那樣,預設一個“凶手”(伊朗),然後咬住不鬆口,而是交給調查委員會去調查。軍事和戰略研究人員埃里亞斯·法哈特認為,以德黑蘭組建的調查委員會為主導的調查,不會定下一個公佈結果的時間限制,這“將符合伊朗的利益。”

也就是說,伊朗現階段不希望事情擴大化,儘管伊朗指控美國和以色列是其永恆的敵人。

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與伊朗總統魯哈尼

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於10月12日開始對伊朗的訪問,在此期間,他將會見伊朗總統魯哈尼和其他官員,在伊朗和沙特之間進行調解,之後返回巴基斯坦,並於15日訪問沙特。伊姆蘭·汗在9月透露,美國曾要求他調解目前與伊朗的危機。伊朗接受巴基斯坦總理的斡旋努力,就是主動為9月以來中東一系列的“擦槍”行為降溫,以防真的“走火”。

戰爭只會留下孤兒寡母,和平才是硬實力。這個道理伊朗比美國更明白,畢竟一旦發生戰爭,戰火燒不到美國本土,中東國家卻是直接受害者。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偉大的一份子!馬拉松人類紀錄背後,還有這41只兔子付出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