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接觸過手機、電腦以及網路的青少年少得可憐,大部分都接觸過,也都具有上網的經歷。甚至很多青少年都在用大部分時間看手機,瀏覽網上的新聞、商品等等,最嚴重的還不是這些,而是玩網路遊戲的青少年,一旦痴迷,就難以自拔,還要偷著往裡面充錢,生生養活了一個大的網路遊戲公司。
很多家長對孩子不關心,放任自流,結果孩子躲在了虛擬的網路世界尋找片刻的喜悅,或者持續投入精力,竟然沉迷進去,成了重度網癮患者。我們的教育也是差強人意,很多中差生對學習沒興趣,卻對網路遊戲情有獨鍾,在網路遊戲中尋找刺激和成功,卻偏偏能夠得到一定的鼓勵。很多現實中的學渣,在網路遊戲世界裡可能是個幫會的頭目,也可能是個一般的會長。網路遊戲可以根據青少年的心理成長來設計,而教育卻不能做到如此大的吸引力,以至於把很多孩子排斥在外,讓他們到了更刺激也更能享受成功喜悅的電子遊戲中,到底應該怪教育太功利化還是應該怪網路遊戲太吸引人?
當然,不能怪孩子,孩子沒錯,錯的是父母、老師、教育體系、網路遊戲。父母角色失位會讓很多孩子缺乏關愛,他們轉而到網路世界中尋找刺激和關懷,也就具有了不同程度的網癮。老師關心不到位,或者根本不重視每一個孩子,致使一大部分孩子投入到網路遊戲中,逃避學習的同時收穫成功的喜悅,也就是說,學習沒有給他們帶來成功的喜悅,而網路遊戲卻具有這項功能,還具備社交功能,讓缺乏關愛的孩子在網路世界中自由交流,組成團隊,一起打怪升級。教育體系的功利化以及評價專案的單一化讓更多的孩子選擇了逃離,不是肉體的逃離,而是精神的逃離,逃到網路遊戲中,享受多元化評價機制的妙處,當然沉迷過久,肉體也就逃離了教育體系。網路遊戲本身是資本在推動,資本運用之後,網路遊戲成了賺錢的工具,而要想把大量的孩子吸引進來,就一定要具有使用者黏性,要根據青少年的心理成長規律來設計,用大量的獎勵來刺激他們,還要用各種手段誘使他們充錢。青少年很多都是未成年人,不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不具備很強的明辨是非的能力,當然很容易被網路遊戲所吸引了,也很容易沉迷其中,養成網癮了。
媒體原來總是長篇累牘地報道網癮的危害,還有統計數字,而現在為什麼不報道了?原因很簡單,就是收錢了。不收錢就拼命報道,收了錢就不聲不響,以為不聲不響就是沒有了,其實更厲害了。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媒體默許了,因為具有網癮的青少年已經很多了,數不勝數,不具備新聞的典型性,也就不報道了,當然,報道了就會破壞一片大好的形勢,怎麼能隨便報道呢?還有就是,網路遊戲運營已經成了經濟發展的一個大專案,也是融資的一個渠道,甚至是一個圈錢的工具,有很多明星都代言網路遊戲,一些大大小小的主播也開始代言或推廣網路遊戲,看來,網路遊戲確實賺錢,也確實能圈錢。如此大的產業專案,怎麼能報道負面新聞呢?況且,一些戒網癮學校非常不正規,也經常出事,被人們所詬病,還是不要報道了,別吃不到羊肉還惹一身騷。
於是,新聞不報道了,青少年網癮也就不是一個特殊問題了,而是成了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並且只有向壞的方向發展的可能,而不可能向好的方向發展。要封禁那些網路遊戲可行嗎?當然不可行,因為那是非常賺錢的東西,可以養活很多公司,也可以作為融資渠道,如此重要的工具怎麼能說取消就取消呢?至於青少年的網癮,還是不要提了,讓家長監管就行了,都是家長的責任,或者允許人們罵網路遊戲也就行了,制度方面、社會方面沒有一點缺陷,也沒有一點缺乏人文關懷的地方。就好比網路興起之後,人們近視率上升一樣,新聞媒體不提預防近視眼了,也就沒有近視眼了,哪裡還會有什麼近視率上升一說?
青少年網癮具有普遍性,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不說並不代表沒有,而是更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