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蓋茨夫婦宣佈離婚的訊息,震驚全球。

在Twitter上,比爾·蓋茨和梅琳達·蓋茨官宣了一份公告:

「在為這段婚姻付出巨大努力後,經過深思熟慮,我們決定結束婚姻關係。過去27年來,我們養育了三個出色的孩子,建立了一個讓所有人能過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的生活的全球基金會。我們會秉持這一信念和使命,繼續在基金會攜手工作。我們不認為,我們能再像夫妻一樣,在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共同成長。在我們開啟新生活之之際,請給我們的家庭和我們兩人隱私空間。」

對於這場離婚案,目前大多數公眾關注的問題集中在兩個點:

(1)兩人為什麼要離婚?

(2)1300億的財產該如何分割?

但不管是感情問題還是財產問題,本質都屬於私域問題,公眾不宜過多指手劃腳,蓋茨夫婦也並不欠公眾交代。

作為公眾,更應該關注公域問題,那就是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以下簡稱蓋茨基金會)未來將何去何從?

位於美國西雅圖的蓋茨基金會總部

要知道,這才是兩人在離婚宣言中真正劃重點的事項,短短的文字中前後提了兩次。

蓋茨基金會是全世界最大的私人慈善基金會,根據畢馬威(KPMG)為蓋茨基金會所做的獨立審計報告顯示,基金會在2019年的淨資產達510億美元。

成立以來,蓋茨基金會已在全球範圍內捐贈538億美元,開展公益專案。而在2018年和2019年,基金會每年捐贈更是高達50億美元。

這些錢,都花在了全球公共衛生、兒童疫苗等領域,而在疫情初期,蓋茨基金會就向中國捐贈了500萬美元,並在疫情全球大爆發後,前後兩次共計投入2.5億美元來應對疫情。

對於慈善基金會來說,不管它的使命和目標有多大,總歸離不開兩件事:籌錢和花錢。

作為科技界先驅和連續13年(1995-2007年)蟬聯世界首富的企業家,比爾·蓋茨運作基金會的方式也開創了投資+專案雙軌模式,為人津津樂道。

2000年成立的蓋茨基金會(1.0版),在2006年改為比爾及梅琳達蓋茨信託(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Trust,簡稱蓋茨信託);我們現在所說的蓋茨基金會(相當於2.0版)其實是在蓋茨信託之後重新建立的基金會。

橫屏觀看,效果更佳

它們的關係,簡單理解就是,蓋茨信託負責籌錢,蓋茨基金會負責花錢,將錢的管理和使用分開。

蓋茨基金會自身開展的公益專案,需要向蓋茨信託申請撥款;如果要捐贈,蓋茨信託也只能透過蓋茨基金會進行,不能直接點對點捐錢。

蓋茨夫婦既是蓋茨信託的委託人(給錢),也是其受託人(管理),這在美國被稱為「宣言信託」(Declaration of Trust),是一種獨特的信託方式。

由於在美國,開展慈善的私人基金會可以享受美國聯邦所得稅豁免,蓋茨夫婦的操作,除了完成慈善目標之外,也能減少他們的遺產稅負擔。

注意2006年這個時間節點,正是在蓋茨基金會(1.0版)升級之後,巴菲特看到蓋茨基金會運作的投資價值,所以從這一年開始,他將手中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大部分股票捐贈給了蓋茨基金會,併成為蓋茨夫婦之外的第三位理事。

按照蓋茨基金會去年給巴菲特過90大壽時所寫的公開信來看,從2006年到2020年,巴菲特捐給基金會的錢累計有290億美元。

2020年,比爾·蓋茨為慶祝巴菲特生日,專門做了一個有巴菲特頭像的奧利奧蛋糕。

蓋茨信託可不是一個坊間認為的大富豪將錢左手轉右手,用來避稅的組織。實際上,蓋茨信託本身還參與資本運作,由專門的資本運作團隊管理,信託基金會所賺的錢得用於慈善。

商業組織和公益組織的最大區別,並不在於是否採取資本或商業運作,而在於賺來的錢是用來分紅,還是用來做慈善。

蓋茨基金會在投資+專案的雙軌運作之下,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慈善組織。比如,它對世界衛生組織的捐贈,僅次於主權國家美國,是全球第二大捐贈方。

倘若沒有高超的運作手段,很難想象蓋茨基金會在捐這麼多錢後還能有510億的淨資產。

當然,這背後離不開美國完善的慈善制度。

在狂飆突進的年代,美國的大企業家如美孚石油公司的老洛克菲勒,鋼鐵大王卡耐基等超級企業家,創造了傳統農業時代無法想象的財富。

但是,經濟發展迅速的同時,貧富差距也被拉大,社會矛盾一觸即發。

對於貧苦的底層人民來說,需要外部的力量來保障基本生存。

社會對個體生存的保障與救助,自古以來,一直都有,方式各有不同。

整體來說,有兩種普遍的模式。

一種是統治當局對弱勢群體的支援。

比如中國先秦時期的民本思想,就要求統治者賑災、恤貧,減輕賦稅徭役,照顧鰥寡孤獨;

在西方,羅馬帝國時代的一些皇帝就曾自掏腰包來救助貧苦百姓;

中世紀時期的阿拉伯世界,當時全世界最富有的皇帝,西非馬裡帝國的曼薩·穆薩(Mansa Musa),賑濟窮人的方式更加特別,他在朝拜路上途經埃及的時候,將自己所攜帶的金子直接分發給當地的窮人。

另一種是社會力量對個體的救助。

比如佛教東傳後,僧人團體對中國底層社會弱勢群體進行救濟;

歐洲中世紀的教會或由私人捐助的濟貧院,也會對貧困人口進行救助。這些組織本著博愛、濟世的心態,幫助貧民,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

但是,這兩種模式都有缺陷。

統治者體恤底層百姓,依賴於統治者的個人品質。

普通民眾能否得到救助,完全看統治者心情。一旦皇帝或國王更換,這種救助不但有可能缺失,甚至還有可能因新任統治者的橫徵暴斂而加劇生存難度。

而社會團體的救助,也會因為社會力量與統治階層發生衝突而被打擊,導致救助缺位。

即便社會團體比較穩定,但是長期以來,這種救助機制並不完善,從狄更斯等人的小說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瞭解到,濟貧院出身的孩子在長大之後或多或少會遭受社會歧視。

更重要的是,濟貧救助透過直接的財富轉移來減少社會貧困,它是間歇、區域性質的,並不能保證全體社會底層受益。

而且,不管是統治者還是社會團體,都會面臨兩大難題:

(1)錢應該從哪裡來?

(2)如何保證救助的覆蓋面和持續性,讓有需要的人都能及時得到救濟?

現代的私人慈善基金會,便在此基礎上應運而生。

對於富人來說,人總是會死的,積累的大量財富該如何處理?傳給後代,未免擔心子孫成為二世祖,富不過三代,將家產敗光。

功成名就的老洛克菲勒想要做些好事,捐助了當時在美國還排不上名的芝加哥大學,還別出心裁地採用1:1配捐制度的方式資助。

也即,老洛克菲勒捐助一筆錢,芝加哥大學的董事會也捐同樣數額的錢,這樣就避免了大學的運作完全依賴於企業家的捐贈。

1917年,78歲的老洛克菲勒。

繪畫:約翰·辛格·薩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

但這樣做慈善,老洛克菲勒覺得效率還不夠高,範圍還不夠廣,不能滿足他想要做好事的精神追求。

富人也有富人的煩惱,當然也不缺為他們解決煩惱的人。

老洛克菲勒在律師朋友的建議下,成立了以救助全人類為目標的洛克菲勒基金會,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且影響力至今。

比如全球聞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原名為衛生與公共健康學院,2001年為表彰捐助者邁克爾·布隆伯格而改名),便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在1916年捐助建立的。

疫情期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蒐集疫情病例,向公眾開放疫情地圖的表現,意義非凡。

1917年,在考察了中國的公共衛生與醫療水平後,洛克菲勒基金會複製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模式,在中國籌建了協和醫學院(後來演變為北京協和醫院),幫助提升國人的醫療水平,其影響不言而喻。

參與籌建協和醫學院的小洛克菲勒(前排黑色西裝者)和其他考察團人員。

此外,拯救了無數人生命的青黴素,在研發的過程中也受過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

那時,英國科學家錢恩( Ernst Chain)和弗洛裡(Howard Florey)領導的研究小組正在鑽研抗菌物,經費用完了,英國醫學研究部門拒絕再給予資助。遠隔重洋的洛克菲勒基金會施加了援手,促使兩人提純了青黴素,最後與青黴素的最先發現者亞歷山大·弗萊明共享了諾貝尓醫學獎。

洛克菲勒基金會也因資助的專案屢獲諾獎,而被稱為「諾獎收割機」。

卡耐基基金會的建立背景也類似。

安德魯·卡耐基本人因為受教育水平低,白手起家,歷盡艱辛,深知受教育的重要性。1900年,他出錢捐助建立了一所位於匹茲堡的技術學校。

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

後來,這所學校因為卡耐基和另一位捐助者安德魯·梅隆(共和黨人,出生在匹茲的梅隆家族,曾經擔任過三屆美國財政部部長),更名為卡耐基-梅隆大學。

在1911年卡耐基基金會成立後,它捐助美國成立了2000多家公共圖書館;開展了面向黑人和底層人員的成人教育專案;成立卡耐基教學促進會,提升教育質量......

早期的洛克菲勒基金會側重於醫療,卡耐基基金會側重於教育,這是因為企業家們認為,疾病和受教育水平是導致人與人不平等的前提條件,如果能夠改善這兩點,人們透過努力,就能擺脫不平等的境遇。

不過,由於老洛克菲勒和卡耐基在發家致富的過程中,沒少幹過坑人的事,所以基金會在成立初期,受到了來自公眾和政府的質疑,甚至是陰謀論:這些暴發戶為什麼好端端地拿錢出來做慈善,必有詐。

面對質疑,這些私人基金會努力爭取政府和民眾的支援,推動美國完善了慈善基金會的相關法律條文,將慈善基金會納入監督但並不干涉運作的範圍,以制度化的方式促進社會力量對社會問題的改善。

1913年,美國國會透過《收入法案》(Revenue Act),總統伍德羅·威爾遜簽署了這一法案。《收入法案》除了首次確定個人所得稅累進位制,還規定包括慈善基金在內的慈善組織免稅,以鼓勵慈善基金會的成立;

但並非所有富人都心懷全人類,也有一些富人透過基金會免稅這個漏洞轉移財富、避稅。

於是在1969年,為了扭轉富人利用基金會牟取私利的行為,美國出臺了《稅收改革法案》,對私人基金會的成立和捐贈嚴加限制。在免稅的基礎上,私人基金會每年必須拿出5%的資金開展慈善專案,這些專案和資金都需要進行嚴格的稽核。

從誕生至今,一百多年來,大大小小的慈善基金會為解決人類的發展問題做出巨大的貢獻。儘管覆蓋範圍有限,但相比於政府部門,慈善基金會運作更加靈活,管理更有效率,彌補了政府在救助上的不足。

直到今天,像蓋茨基金會這樣的慈善基金會,仍延續了美國早期企業家的精神,將對人類命運的改善,重點放在醫療和公共衛生事業上。

他們深信,疾病致窮。解決了疾病問題,才能解決起點不平等的問題。其他的,則憑個人努力。

因為有了完善的慈善制度,才會出現蓋茨基金會這樣淨資產達500多億美元的基金會。

也因有了這樣的基金會,所以蓋茨夫婦離婚的公告,才會讓全球公益界為之震動。

好在,兩人在公告中也宣告,基金會將執行如常。他們已在公域問題上對公眾做了交代。

當有人看到蓋茨夫婦宣告離婚,大呼「再也不相信愛情」的時候,不妨調整下關注的焦點。畢竟,疫情時代,健康衛生才是直接抵達我們平常人生活的議題。

與此同時,不妨對人類多一些信心。

無論是微軟對人類生活方式的塑造,還是蓋茨基金會對人類境況的提升,比爾·蓋茨和梅琳達·蓋茨無疑都是了不起的人物。

了不起的人物背後不一定有了不起的制度;但了不起的制度,更容易誕生了不起的人物。

改變人類社會的,往往就是制度。

1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比爾蓋茨離婚:不是所有分手,都因為錢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