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保利2017秋拍上,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以9.315億元成交(約合1.41億美元),重新整理了全球中國藝術品的拍賣紀錄,成為首件進入“1億美元俱樂部”的中國藝術品。
黃賓虹的作品《黃山湯口》以3.45億元的價格在拍賣場上成交。
還有很多藝術品屢次拍出讓人驚歎的價格!這樣的以及脫離商業行為,昇華為社會現象。中國書畫隨著時代的進步,全民文化的提升,書畫藝術從小眾逐漸走向大眾,收藏書畫變成了主流的現象。
越來多的人們開始關注書畫,逐漸走向大眾的書畫,書畫為何有如此魅力,讓不同職業,不同層面,對待書畫有不同追求的人樂此不疲的關注?
首先,站在大角度,書畫藝術品作為大眾精神層面的最高追求,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衡量文化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
站在另外一個角度,書畫都有一定性質的收藏及價值。對於收藏來說,收藏可以說是一種愛好、一種文化、一種傳承。作為藝術屬性與市場屬性,書畫收藏成為收藏市場的主流。
不同於古玩、玉石、珠寶,書畫的文化性與藝術性、傳承性才是精神與物質的雙重選擇。
關於書畫收藏,有很多故事。每個人身邊多多少少都聽說過。
故事中最多的就是“齊白石”,很多人覺得齊白石離自己很遠,因為齊白石的作品現在很多都已經價值上億。你不知道的是,其實大師當年都賣地攤價,齊白石畫價是每平尺4元錢,吳作人的潤格是一平尺5元錢,李可染8元,劉炳森6毛、8毛錢。黃賓虹的畫一元錢一張。普通工人工資一個月可以買好幾幅。
1963年6月10日
李可染“春雨江南”原畫一幅100元。
現在的藝術品市場,從瘋狂迴歸冷靜!從炒作恢復到本真!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藝術品市場不行了,恰恰相反,藝術品市場是在經歷一次時代的洗禮。
網際網路是一個雙刃劍,在帶給藝術家名利的同時,也讓很多不為人知“秘密”被大眾知道!藝術家之前在xx拍賣行,交點佣金就可以顯示自己的作品幾十萬甚至百萬成交。剛開始藝術家靠著這樣的“宣傳”得到了很多利益與名氣,但是網際網路越來越普及,藝術市場也開始經歷了資訊爆炸時代。
網際網路讓收藏者及藝術關注者都瞭解到了真實的市場,所以很多藝術家的作品從大家“爭搶”變成了無人問津。經歷過市場考驗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才是值得大家收藏的作品。
中國美協會員,博士,國家一級美術師 王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