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口問題的爭鳴,人們往往有意無意地把總量和結構兩個概念混為一談,這容易產生誤導和紛爭,於解決問題不利。
我國總人口有14億1千多萬,接近地球村總人口的五分之一,長期蟬聯人口第一大國。但有觀點認為我國人口還不算多,這又是為何呢,觀點能站得住腳嗎?
很明顯,多和不多是個相對概念,要得出合理的結論,就必須有充分的依據,尤其需要一個合理的參照系。
認為我國總人口不多的觀點主要依據是我國的人口密度低於新加坡、日本、韓國、以色列、英國、德國等國家,這實在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帶有極大的片面性。何出此言呢?因為參照系選得不合適。以上各國雖然人口密度比中國大,但在總人口和國土面積兩個關鍵維度上,與中國相差甚遠,缺乏基本的可比性。
一個國家面積狹小,要保持經濟和社會發展,就會透過加大人口密度,以保持一定的人口基數。但不同規模的國家所面臨的競爭態勢存在質的不同。
比如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人口只有幾百萬,面積不到我們的萬分之一。這哪有可比性呢?類似的,其它幾個國家在總人口和國土面積上,跟我們也不在一個數量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存在巨大差別,也不適合作為參照系。
為儘量得出合理的結論,參照系應選擇國土面積或人口總數跟我們相近的國家。
先看國土面積相近的。地球村面積最大的俄羅斯有1700多萬平方公里,其後分別是加拿大、中國、美國,面積均有900多萬平方公里,再往後,巴西800多萬平方公里,澳洲700多萬平方公里,這幾個國家,在國土面積上和我們具有可比性。再之後,印度300多萬平方公里,約是我們的三分之一。
人口密度常用每平方公里多少人來表示,以此來衡量,俄羅斯是9,加拿大是4,澳洲是3,巴西是25,美國是36,我們是148,而印度是455。大量研究和實踐表明,若影響經濟發展的其它要素大致相當,那經濟發展水平主要取決於科技水平、人口素質及結構、和人均資源佔有量。關於科技和人口素質的第一重要性,以色列做了最好的註解,但以色列在面積和人口規模上和我們的差別,決定了各自的處境和競爭態勢大不相同。在總資源有限的條件下,人口過多必然導致人均資源少,可用於改善人口素質的資源受到擠壓,科研投入受到擠佔,致使決定國家競爭力的第一要素、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質難以提升。至於人民追求的美好幸福生活,就更近乎是種奢望了。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以上觀點還有個前提條件,就是人口結構均衡化,保持人口更替的穩定和可持續。這個後面再進一步分析。
接下來我們來看人口總數具備可比性的國家。現今世界人口大國的情況依次是中國14億多,印度13億多,美國3億多,印尼、巴西、巴基斯坦各2億多,奈及利亞、孟加拉、俄羅斯、墨西哥、日本、菲律賓各1億多。
不難發現,各人口大國除了美日屬於富裕國家,其它大部分國家屬於比較貧窮的國家。為什麼大部分人口大國貧窮呢?關鍵取決於科技水平,而科技水平主要取決於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素質。單從經濟角度來看,人是生產和消費的綜合體,在總資源和勞動生產率受限的條件下,人均享有的資源和福利與人口總數成反比。在合理的基數範圍內,人口素質比人口總數更重要。
地球村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是,生育率與經濟社會發展程度成反比,即越是發達的地區,人們的生育意願越低,生育率低同育兒觀念更側重教育品質,更注重人生規劃,追求個人生活品質等因素有關;越不發達的地區,人們的生育意願越高,這也部分導致了越窮越生、越生越窮的惡性迴圈。
生育率與發展程度成反比的現象,對一個經濟體來說,既有利於維持較高的人口素質和福利水平,也會帶來人口更替危機。老齡化帶來養老困境、勞動力短缺、及創新力弱化,少子化導致人口規模縮減。
當今學界,對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給予了足夠重視,但同樣也不應無視人口過多對國家發展、以及民眾福利帶來的壓力。
“七普”人口資料顯示,我國總人口有14億1178萬,年均增長率為0.53%。從勞動力人口、老年人與兒童的構成來看,15—59歲約佔63%;60歲及以上約佔19%,0—14歲約佔18%。當前我國依然是人口最多、勞動力最多的國家,人均預期壽命延長,但面臨少子化、老齡化等問題帶來的人口結構性矛盾的挑戰。
人是生產和消費的綜合體,人口規模既意味著生產力,也意味著消費和資源壓力。在此做一個粗略的估算,假設一個人一生的工作時間段是22歲至65歲。在22歲前和65歲後大體上屬於消費者,中間的43年屬於生產者,如果個體生命達到86歲,則其生產時間和服務時間大致相等,單從時間角度來估算,個體在養老金方面的收支基本平衡。如果個體工作時間增加,那就相當於為社會多做了貢獻。反之亦然。
但實際上養老金收支還受到勞動生產率、通脹、投資收益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從社會整體的角度來看,養老金盈虧及養老壓力存在更多方面的影響因素。
工業化城鎮化開始的時間並不長,養老金制度也並非素來就有。那養老金體系內第一代老人的養老金怎樣來支付呢?不同國家因國情有別而採取了不同的方式。但大體上是由當時的勞動力人口交付的養老金來墊付,以後就依次類推進行迴圈。支付來源除了養老金也有其它型別的財政撥款和籌資渠道。單從養老金制度設計來看,可以理解為成年人贍養老年人,這合情合理。老年人年輕時為工作、為家庭,為養育下一代、為社會建設付出了很多,他們年老退休了,下一代理所當然地要勤奮工作,盡心盡力讓他們頤養天年,安享天倫之樂。
在迴圈的過程中,假如每一代人的數量相當,那養老金也基本不會有太大壓力。但現在的問題恰恰在於人口結構性失衡。因生活工作壓力導致生育率下降而出現少子化;因生活水平和醫療衛生條件改善人均壽命延長加劇老齡化;加之不同年代的人口政策和社會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我國不同年齡段的人口分佈不均勻,社會養老問題面臨一定考驗。
隨著2013年的單獨二孩政策、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出生人口數量有所回升。但研究機構綜合生育情況和發展態勢,預計我國人口會在2027年達到14.5億的峰值,不過,還有諸多不確定性,畢竟涉及到多方面因素。無論如何,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我國人口總量會保持在14億人以上是可以肯定的。
14億人口算不算很多?有了合適的參照系之後,答案就不言而喻了。如果還不服,請深入基層,傾聽民眾心聲。有人說當前我們最不缺的就是人!比如外賣平臺對生命的冷漠和冷酷壓榨,比如理直氣壯地宣揚所謂的996、007是福報的觀點,比如職場對35歲的歧視,比如網格員、櫃檯服務這些高中生可應付的職位卻要求本科以上學歷,再比如藝術生考研須透過英語考試,小學教師招來的是名校碩士……諸如此類現實中的硬性門檻和僵化變形的條條框框,根源就是僧多粥少啊!如果人不多,資方能有這底氣?
有多少人因為人多資源少而形成搶先恐後的恐懼症,比如高峰期坐地鐵公交,搶得人仰馬翻、擠成餅乾,是司空見慣的事。如選擇開車,則擁堵、加塞、突然變道、車位難求,恐怕也讓人消受不起。好不容易節假日出遊,處處是人山人海!
現實狀況是普遍的僧多粥少。那新問題來了,我們的人口數量降到多少才不算多呢?有網友說像韓國那樣,當城市街道隨處可見60歲以上的老人在做有尊嚴的工作,讓數千萬留守兒童中大部分的爺爺奶奶們能在城市體面地工作掙錢,讓大部分人一家三代有能力生活在一起,再來談此話題。
誠然,我們的老齡化不必等到像日韓那樣的嚴重程度,但底層的意見和苦衷,決不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至於若干年後的總人口,許多研究者參照當前人口自然更替的趨勢,預測到2100年,我國人口將大幅縮減,有預測9億的,有預測10億的,悲觀的預測是7億多。那這個總人數很少嗎?要知道美國現在的人口才3億多,預計2100年也不過才5億左右。我們依然是人口大國之一!關鍵之關鍵還在於人口的結構和素質!我們的目標應是做人口強國,而不要為了保持人口大國而畫地為牢。
何謂人口強國?最直觀的,比如我們培養出一些像樣的足球隊、籃球隊、排球隊,產生一批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學家、發明家、藝術家,在生命科學、太空探索等諸多前沿領域,為人類做出開創性貢獻。這顯然比固守人口大國有意義多了!
那種繼續堅持跟“中國總人口很多”觀點激辯的人,與堅持要求證明“你媽是你媽”的言行邏輯本質上並無二致。
然而,我們看問題確實不能只看眼前,或只顧及一面。生育率下降帶來的問題是明擺著的。從兼顧長遠和國家未來計,我們要正視人口結構這一矛盾。但人口總量和人口結構的概念需要明確區分開來。
至於未來數年可能面臨的養老金、社會活力、創新力等嚴峻的問題和挑戰,要解決也不能只盯著出生率,更關鍵的在於提升科技水平、勞動生產率、和人口素質。
現代競爭的核心不是人口總數的競爭,而是科技水平、人口質量、人口素質的競爭。我國擁有14億多人口,有8.9億勞動力,具有大學文化程度的人口超2億,碾壓一切發達國家,但我們能對人類生產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創造發明屈指可數,高階技術有短板的領域還有很多。這並非說我們的科技沒進步、或對科技不重視,而是說我們在人口創新素質和創新氛圍方面仍有更多、更重要的工作要做。
人口素質的提升,比人口總數的提升更重要、更迫切!人口素質包括身心健康、文化素養、尊重規則和公序良俗、創新力和科學精神,等等。我們的城鎮化率已達64%,城鎮人口已達9億多,但亂插隊、亂遛狗、高空拋物、亂扔垃圾、擁擠搶座、霸座、公眾場合大聲喧譁、交通亂象、噪音擾民、校園霸凌,等等本不該發生的事,卻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那怎樣提升人口素質呢?提出幾點參考建議,比如倡導推行市民公約、鄉村公約;實施十二年義務教育,減輕學生在大學前的課業負擔,不拘一格地培養人才,增加各類專長生、特長生的機會,包括職業技能大學在內的各類大學繼續擴招,強化大學階段文化或技能的測評;改善科研和學術風氣;統籌兼顧基礎科研、應用技術,重視技術科學(也稱工程科學),理順科研和產業的關係,營建技術發明和產業化的生態,提升科研投入產出效率,改善人才培養效果。
當科技水平和勞動生產率提升時,人均創造的社會財富成倍增加,所謂的養老金問題、勞動力短缺等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低生育率問題如何破局。首先,人口總數的變化取決於出生率和死亡率兩方面,近幾年我國出生率大幅下挫,但因生活醫療條件持續改善,人均壽命持續延長,部分抵消了新增人口的減少。因此,所謂人口總數會很快萎縮的論調有點危言聳聽,如前所述,即便到本世紀末,我們仍然是人口大國之一,且仍然是勞動力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老齡化的確加重了,但不能把人口總數和人口結構混為一談。
應對老齡化、少子化危機,除了重點依靠科技、勞動生產率和人口素質的提升之外,也可考慮發達國家的經驗,有步驟、適當地延遲退休年齡,讓身體等綜合條件好、工作經驗、專業知識豐富的老前輩適當地發光發熱,對後輩進行傳幫帶,老一輩和年輕一輩根據各自特點進行互補性的工作,發揚共擔共享的精神。有人說延遲退休不公平,那農村那些老人的待遇公平嗎?公平是相對的。當然要避免一刀切,避免懶政和帶來負效應。另外可考慮節流環節的其它示範性效應。
最後我們來看熱度很高的鼓勵生育的呼籲。通常,2.1的總和生育率能維持人口的正常更替,但我們現在的生育率遠低於此,於是便造成“少子化”,於是便有人幾乎天天在鼓譟提高生育率。從單一角度來看,鼓勵生育具備合理性,但屬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思維。生育問題還涉及人口基數、人均資源、孩子生養教育成本、家庭經濟和綜合情況、民眾意願、發展階段、科技水平、及國內外環境形勢,等方方面面的因素。
畸形的高房價、高教育成本、以及高醫療成本,已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還有“996”、“007”和35歲歧視在職場大量存在,有多少家庭還有經濟和時間餘力、還有那份閒心,去更多地生育?要知道神獸、吞金獸決非浪得虛名!房子、學位、陪護、輔導作業等,哪一樣不讓人無助無望虛脫?且不說上班族還經常在地鐵公交上被擠成餅乾,或開車被堵到發瘋!
那麼,老人容易嗎?辛苦操勞大半生,晚年還要照料孫輩,操心操肺,鬧心的事一樁又一樁!社會對老年人的關愛很不夠。
那麼國家層面呢,要考慮的問題豈止是人口結構問題?安全、科技、產業升級、城市化、都市圈、教育、醫療、為民眾謀福利等,哪一項工作不比提高生育率更迫切?需要資金投入的地方太多了。
栽下梧桐樹,鳳凰自然來。等民眾最關心的問題和苦衷解決了,再因勢利導,就會事半功倍。至於數年後我們可能面臨的結構性難題,那是經濟規律和社會規律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問題遲早要面對,一味拖延,甩給下一代是不負責任的。如果透過超常規的方式,把問題往後延緩,可能會付出更大代價,帶來更多問題,資源被擠佔,導致可能錯過解決更重要問題的機會。這需要尊重規律和民眾意願,綜合平衡利害得失,多渠道開展開源節流。
以此來看,那些有影響力的人士,與其天天鼓譟年輕人多生育,還不如把精力用於研究教育、醫療、住房、科技和改善民生等事業上,更能贏得尊敬。無休止地製造焦慮,是不負責任,還會令人生厭,且有把女性當作生育機器之嫌。
綜合來看,在我們妥善解決住房、租售同權、教育軍備競賽、因病致貧等更迫切的問題之前,還是請不要過度鼓譟提高生育率,以免適得其反。有條件的富裕階層想要多生,估計反對者也不會太多。不過,個別重男輕女的地區請注意了,都什麼年代了,請不要繼續堅持“不生男孩誓不罷休”的習俗了。
以動態的眼光來看,我們對生育率不宜過度悲觀!一定基數的人口具備自我調節能力,到一定程度自然會再次增長和反彈,人們的觀念會隨著各種主客觀條件的改變而改變。別看現在人們不願生,但幾十年前,人們無論如何就是要生,攔都攔不住。那些預測生育率是單向發展、無法改變的觀點,一定是對的嗎?
小結。我們的目標還是要定位於人口強國,而非人口大國。相信我們會有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