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中國需儘快建立群體免疫#轉載(有少量文字修改):面對一場硬戰的臺灣
2021-05-18 21:30
臺灣軍人在臺北地鐵站消毒。
在全球冠病疫情暴發一年半後,一直被視為“防疫模範生”的臺灣,最近也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被攻陷了。這不僅引發臺灣是否在防疫意識上過於鬆懈的質疑,還曝出蔡英文政府深陷疫苗短缺的困境。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下午公佈新增240起本土確診病例,是當地連續四天出現三位數的本土確診病例,其中以新北市最多,有106例,其次為臺北市102例。
值得注意的是,位於臺灣南部的高雄市已有三起確診病例,位於中部的彰化更有10例。這意味著,從臺灣北部暴發的疫情,已逐漸擴散至老齡人口居多的中南部。
指揮中心還宣佈,為降低群聚感染的風險,自明天起至下週五(28日),全臺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停止到校上課,且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補習班等各類教育機構也同時配合停課。
因應疫情升溫,臺北市和新北市昨天就已宣佈高中以下學校停課兩週;這兩座城市的防疫警戒級別,上週六(15日)已升至僅次於最高階的三級。
這是臺灣首次將防疫警戒提升到第三級。按照規定,市民外出須全程戴口罩;室內五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聚會須停止;除了必要服務,其餘營業和公共場域都得關閉。
華航機師引爆疫情
臺灣這波疫情危機始於4月底。中華航空公司(華航)的貨機機師,疑似在境外染疫,回臺後在機場附近的防疫酒店諾富特(Novotel)隔離檢疫時,疑因酒店未嚴格遵守防疫措施,導致機組人員以及酒店員工交叉感染,隨後又傳播給家人。
自此,疫情不斷在坊間流傳,並發展至今天的局面。
許多分析指出,臺灣因為疫情管控得宜較長時間,演唱會及各種經濟活動如常,造成民眾在防疫上的鬆懈。
出現確診病例的諾富特及患者都被認為在防疫上警覺不夠。例如,今年2月就有民眾向疫情指揮中心檢舉諾富特有機組人員和民眾混住的情形,臺灣衛生部門發文詢問桃園市政府,桃園市政府稱諾富特僅申請將二館作為防疫旅館,一館並未申請;桃園市政府再發文交通民航部門,民航部門又發文給諾富特詢問,就這麼來來回回兩個多月,事情尚未釐清,諾富特就暴發群聚感染。
此外,許多病患在篩檢前都因為出現肺炎相關症狀前往診所就醫數次,但許多醫師及病患警覺心都不夠,未建議病患立即篩檢隔離,導致病人隔了許多天之後才去篩檢確診。
華航的貨機機師,疑似在境外染疫,回臺後在機場附近的防疫酒店隔離檢疫時,疑因酒店未嚴格遵守防疫措施,導致機組人員以及酒店員工交叉感染,隨後又傳播給家人。
封城不封城?
面對這波來勢洶洶的疫情,疫情最嚴重的臺北市以及新北市應馬上“封城”,因為軟性的三級防疫警戒根本對疫情起不了圍堵作用,反而讓“雙北”的避疫人潮往臺灣各地區流動,進一步加劇疫情擴散。
臺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早前稱,臺灣沒有所謂的封城。遇上最嚴重的情況——即連續14天新增病例超過100起——只會進入第四級的人流管制,即民眾除了採購食物、醫療、必要工作需求,其餘非必要不得外出等。
社會若是陷入防疫疲乏,反而會造成嚴重的情況;依照其他省份的經驗,民眾因疲乏而出現其他行為,政府就會出動軍力、警力等更嚴格的管制辦法,結果引發人民更大的反彈,最後就造成與防疫政策的對抗,這樣防疫就一定會失敗。
簡而言之,臺灣認為封城這種高強度的防疫措施,其效果僅事倍功半,甚至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確實,封城這個源自中國大陸的抗疫模式,並不一定適用於世界各地,原因除了沒有大陸的執行力外,也牽涉到經濟、社會等問題。例如,疫情去年在歐美肆虐期間,就有不少城市實施封城,但效果都不盡人意。
實施密集隔離、封城,或許能抑止冠病病毒傳播,但是“除非製造出有效的疫苗,否則病毒仍存在人群中”。
“兩三年內只有一個選擇,不是打疫苗,就是被感染……不打疫苗也不被感染這個可能性已經愈來愈小。”
目前臺灣提供施打的疫苗,僅有來自英國的阿斯利康。
“疫苗慌”“搶打潮”
這又牽出了臺灣辯論已久的疫苗問題。
臺灣一直以來管控疫情得宜,即使今年1月曾經出現集體感染,公立大型醫院桃園醫院在個多月內出現21例確診個案,當局要求逾千名醫護人員和5000多名病人或曾經探望病人的家屬自我隔離,最後仍成功控制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臺灣民眾接種疫苗的意願本來就不高,加上目前臺灣提供施打的疫苗,僅有來自英國的阿斯利康,而世界各地前陣子紛紛傳出阿斯利康疫苗造成部分人出現血栓症狀,因此自3月22日臺灣開放疫苗施打至今,疫苗接種率十分低,不到人口的1%。
接下好幾周,全臺多家醫院接種疫苗的預約幾乎都已經額滿。
疫情升溫後,臺灣民眾對疫苗的期待較過去迫切,臺灣已開始積極與美國藥廠聯絡。向美國商購的疫苗目前有兩批,其中莫德納疫苗預計6月可以開始送交。美國政府已在幫忙臺灣,協調疫苗製造商加速供貨。
臺灣自行研發的疫苗也有望在7月上市。
前後加起來,臺灣會獲得3000萬劑疫苗,一人施打兩劑,預計可以讓1500萬人接種,超過總人口65%,剛好超過“群體免疫”的門檻。然而簡單的算術無法解決現在的問題:疫苗的總採購量看起來是夠,但來不及供應。以目前的接種速度來說,臺灣手上這批十幾萬劑的疫苗在兩週內、也就是5月底,將會打完。若莫德納疫苗沒有在6月初趕上、下一批阿斯利康疫苗又6月中才抵臺,臺灣將可能有整整兩週沒疫苗可打的空窗期。
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此前邊境及疫情控制得很好,臺灣去年下半年才啟動疫苗採購,已經晚了其他買家如美國、以色列及新加坡四個月以上,也自然較晚收到貨。
另一方面,則跟複雜的兩岸關係有關。由於民進黨政府目前對北京採敢敵意政策,臺灣既不願意購買中國大陸疫苗,在跟其他一些國際廠商洽購疫苗時,也難免受到相關影響。
複雜的兩岸關係
例如,臺灣曾與德國BioNTech(簡稱BNT)公司洽購500萬劑輝瑞疫苗,但在最後簽約時生變。
BNT給予臺方的理由為“內部有意見”“國際疫苗分配問題”,所以要再等等。雙方合約仍保留,等待最後的簽訂。
透過支付最高達8500萬美元的許可費,並投資5000萬美元購買BNT股份,上海復星獲得了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和臺灣開發、銷售BNT疫苗的權利。BNT疫苗在全球其他地區的分發則由美國輝瑞公司負責。但由於臺灣不願意與上海復星打交道,買疫苗終變成一場政治鬥爭。
但截至今日,此事似乎沒有進展,再加上疫情越來越嚴重,已引起臺灣不少人士批評,包括指控蔡英文政府為何不開放大陸研製的疫苗進口等。
國臺辦稱願助臺抗疫 陸委會:對岸不必假好心
對此,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昨天說,大陸各界心繫臺灣同胞的生命健康安全,“願意盡最大努力幫助廣大臺灣同胞儘快戰勝疫情”。
朱鳳蓮也說:“當務之急是去除島內人為的政治障礙,使廣大臺胞有疫苗可用,讓廣大臺胞的生命健康、利益福祉得到必要保障。”
但臺灣陸委會隨後迴應,“對岸不必假好心”,只要大陸不阻撓,“我們就可以更快速的從國際上取得更多可靠的疫苗”。
臺北街頭一名戴著口罩的女子,正騎著腳踏車。
臺灣當前疫苗接種率低是事實,不過,如要將臺灣這波疫情升溫全然怪罪於疫苗接種率低,也不夠全面。因為多數疫苗接種率高的地方疫情仍較臺灣嚴重,這也說明了疫苗接種率並非絕對關鍵,而是與人們對疫情、防疫的政策理解相輔相成。
總而言之,如今擺在臺灣面前的是一場真正的硬戰,每場戰役都必須謹慎應對,否則“防疫模範生”的帽子就要換人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