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柴夏夢
編輯 / 教研院
相信做行為干預的各位肯定經常聽到FBA和FA,到底什麼是FBA,什麼是FA呢?今天我們就來掰扯掰扯。(本文專業性較強,適合應用行為分析課程在讀或讀完的人士,以及對功能分析有興趣的人士閱讀)
FBA
小朋友們玩競爭類的遊戲時,有的小朋友輸了可以安靜接受,有的小朋友輸了卻會尖叫、大喊、扔東西,這些負面行為的發生與環境中的其他事件有很大的關係。而對這些行為進行功能行為評量(functional behavior assessment,簡稱FBA)可以找到行為的目的(也就是功能)。
有很多研究證據表明行為是由正強化和負強化兩種功能維繫的,也可以說行為可以藉由“得到某物”或“擺脫某物”得到強化。
所以說,功能行為評量(FBA)就是使用不同的方法來確認環境和行為之間的因果關係,從而針對性地改變這種因果關係,減少問題行為的連續發生。
▼
FBA和FA的關係
功能行為評量(FBA)的方法分為3種類型,第一種叫功能(實驗)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簡稱FA);第二種叫描述型評量;第三種叫間接評量。使用哪一種方法來對問題行為進行評量需要結合每個方法的優點和缺點來考慮。我們這裡就只討論功能分析(FA)。
FA
進行功能分析(FA)時,代表個體在自然環境中出現的前事和結果都是刻意安排好的,這樣才能對問題行為的單獨效果進行觀察和測量。一般包含4個情境,分別為後效注意、後效逃脫和獨處3個測試情境和1個控制情境。每次呈現一種情境,並且以隨機、交替的順序來辨識行為問題受到哪種功能控制較多。
▼
FA的優缺點
功能分析(FA)的優點是它能清楚展示與問題行為的發生有關的環境因素,它被視為科學證據的標準。這對發展有效的干預程式是非常有幫助的。
✎它也存在一些風險:
●第一,評量的過程可能會暫時強化或增加不適當的行為到不可接受的程度,也可能使行為獲得新的功能。
●第二,對不理解功能分析目的的人而言,刻意安排會引發或強化問題行為的情境,反而會干擾對問題行為功能的判斷。
●第三,有一些行為雖然很嚴重,但是發生的頻率不是很高,做功能分析時有可能觀察不到問題行為的發生。
●第四,自然環境下個體發生的問題行為可能是由很多因素引發的,我們進行功能分析時設計的情境不一定能全面的觀察到這些因素(Nell et al. ,2001)。
●最後,功能分析耗時耗力,並且需要專業人士來執行和解釋,這也是阻礙功能分析普及化的主要困難(Spreat&Connelly,1996;2001,Volume 2 issue of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接下來我們用一個案例來看看功能分析(FA)的程式是如何進行的。
1 功能分析(FA)程式
➤選擇和定義行為
本次選取的行為為罵髒話。由於學生的罵髒話行為影響到學生技能的習得,無法專注在老師的教學任務上,並且出現罵髒話行為後學生會得到他人的負面關注,這有可能會影響到學生與他人的正常社會交往,鑑於以上原因,在本次功能分析中選取罵髒話為目標行為,操作性定義為:學生會說出不符合社交禮貌的話語(包括FP、NM、TM等),說出其中一種並且每句間隔3秒以上視為一次。
➤測量方法
事件記錄,每個行為的情況必須有明確的起始與結束點,以便使記錄者清晰地辨認。罵髒話這個行為具有明顯的起始點與結束點,可以使事件記錄者清楚地判定行為何時開始及何時結束,因此使用事件記錄的方法。在本次功能分析中,當學生髮生目標行為即說出不符合社交禮貌的話語(包括NMLB、FP),說出其中一種記錄一個+,最後計算觀察時段內目標行為發生的次數以及比率。
➤確認觀察時長
進行功能分析時需要觀察學生在不同條件下的一段時間內行為發生的情況,因此在選擇目標行為後,確認觀察的時長。
根據Wallace&Iwata(1999)研究結果顯示5分鐘獲得的資料與15分鐘獲得的資料一致性為93.5%,故選擇5分鐘作為一次功能分析的觀察時長,並且5分鐘時間較短,可以減少對學生的傷害,降低功能分析產生的副作用。
➤選擇實驗設計
Hanley et al.,(2003)發現82.1%的功能分析都採用多元素設計,因此我們採用多元素設計來比較學生在不同條件下目標行為的發生次數是否有明顯區別,從而確定目標行為的功能。共有5個觀察條件,分別為:後效關注、逃脫、獨處、玩耍、獲得物品。以上條件在每次分析中的觀察時間為5分鐘,每個條件進行5次觀察。
➤分析後效關注對行為的影響
實施環境:分析在一對一個訓教室中進行,大小約為25平米,由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一個櫃子組成。
材料:筆記本、書、筆、低偏好玩具2個,計時器一個,資料記錄單。
實施人員:由教師進行實施,實施前經過專業的培訓。
實施過程:
首先,教師和學生一同進入個訓教室,坐在桌子前面。準備好書、筆記本、筆、資料記錄單、計時器擺放在靠近自己的位置便於記錄。在測試之前,教師先和學生有1-2分鐘的互動。
然後,開始測試,教師將全身關注從學生身上轉向閱讀、書寫工作等,這些物品即後效關注測試條件的區辨刺激。這樣做是為了將大人的注意力變得匱乏,從而創造尋求注意力的動機。
使用FR1增強計劃,在學生每次出現目標行為(罵髒話)時才給予關注2-3秒(用手抓住學生胳膊注視學生並說“住嘴,不要罵了”)。學生安靜後教師將關注轉向閱讀、書寫工作並記錄目標行為次數,再次出現目標行為重複以上步驟,直到5分鐘觀察時間結束。
➤分析後效逃脫對行為的影響
實施環境:分析在一對一個訓教室中進行,大小約為25平米,由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一個櫃子組成。
材料:生活用品實物或卡片、計時器一個,資料記錄單。
任務:命名生活用品卡片,難度:困難。根據評估結果顯示學生在命名任務方面很困難。
實施人員:教師一名。
實施過程:
首先,教師和學生一同進入個訓教室,坐在桌子前面。準備好生活用品實物或卡片、資料記錄單、計時器擺放在靠近自己的位置便於記錄。
開始測試,教師將生活用品卡片逐個呈現在學生面前,等待學生命名,學生有3秒時間反應,超過3秒,教師使用最少到最多的語言提示,繼續要求學生完成任務。
當學生出現目標行為(罵髒話)時,教師馬上終止任務,並給予學生20秒的休息時間(即逃脫),同時教師記錄目標行為次數。如果學生完成任務,教師給予讚揚並要求開始下一個任務。如再次出現目標行為重複以上步驟,直到5分鐘觀察時間結束。
➤獲得物品
實施環境:分析在一對一個訓教室中進行,大小約為25平米,由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一個櫃子組成。
材料:高偏好玩具、計時器一個,資料記錄單。
實施人員:教師一名。
實施過程:
首先,教師和學生一同進入個訓教室,坐在桌子前面。準備好高偏好玩具、資料記錄單、計時器擺放在靠近自己的位置便於記錄。
測試開始之前,學生接觸高偏好玩具2分鐘時間,測試開始之後,教師把玩具從學生手中拿走,並把玩,為目標行為(罵髒話)的產生製造動機。
當目標行為(罵髒話)發生後,學生可以獲得該物品,把玩20秒左右,教師記錄目標行為次數,之後教師再把物品拿走。其他行為的發生一律忽略。直到5分鐘觀察時間結束。
➤獨處
實施環境:分析在一對一個訓教室中進行,大小約為25平米,由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一個櫃子組成。
材料:攝像機、計時器一個,資料記錄單。
實施人員:教師一名。
實施過程:
學生單獨進入個訓教室獨處,為了製造目標行為出現的動機,教室內沒有任何玩具,環境乏味。教師在隱蔽位置提前放好攝像機,錄製學生在觀察時間內的行為,直到5分鐘觀察時間結束。
➤玩具玩耍(控制條件)
實施環境:分析在一對一個訓教室中進行,大小約為25平米,由一張桌子,兩把椅子,一個櫃子組成。
材料:高偏好玩具、計時器一個,資料記錄單。
實施人員:教師一名。
實施過程:
首先,教師和學生一同進入個訓教室,坐在桌子前面。準備好高偏好玩具、資料記錄單、計時器擺放在靠近自己的位置便於記錄。
開始測試時教師與學生一起玩耍互動,沒有任何學習要求,學生可以無條件得到任何高偏好物品。直到5分鐘觀察時間結束。
➤資料圖
不同測試條件下功能分析資料圖
➤功能分析結果
從資料圖中可以看出,後效關注的資料明顯高於其他條件下的資料,所以得出功能分析假設為,學生罵髒話的行為是被後效關注維繫的。
2 潛在風險分析
➤評估風險
在進行功能分析時,會暫時強化目標行為,有可能出現目標行為發生次數上升的現象。學生可能會頻繁罵髒話,引起觀察者包括家長的不適,給學生帶來負面關注,不能很好地與同伴進行社交。
➤身體檢查
進行功能分析之前學生需要檢查身體看是否有不適感,以及口腔是否有疾病,排除學生因為身體不適產生罵髒話行為的情況。
➤中止FA的條件
由於功能分析在個訓教室進行,旁邊還有其他在上個訓的學生,如在測試過程中學生音量大到影響其他學生上課,造成其他教師無法進行課程,或引起家長投訴,需要暫時終止功能分析,再尋找合適的環境進行。
➤採訪家屬
在進行功能分析之前需訪問家長,該問題行為發生的頻率、強度,以及家長如何給予的反應,確保實施過程的學生及實施人員的安全問題以及實施過程更加接近日常真實情況的後效。
➤場地的保護
由於學生的目標行為是罵髒話,可能音量會大影響到其他學生上課,所以要暫時關閉門窗,做好隔音措施。
➤身體傷害馬上終止
如若學生在功能分析過程中出現任何攻擊他人或自己的行為時,馬上終止進行功能分析。
現在大家清楚什麼是FBA,什麼是FA了嗎?
最後我想說如果大家瞭解了FBA,FA,需要注意不要自己隨便嘗試去做FA,一定要在有督導資質的行為分析師的督導下才可以執行FA。
參考文獻
JOHNO.COOPER, TIMOTHYE.HERON, & WILLIAML.HEWAR. (2012). 應用行為分析. 武漢大學出版社.
Hanley, G. P., Iwata, B. A., & McCord, B. E. (2003). Functional analysis of problem behavior: a review.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36(2), 147–185. https://doi.org/10.1901/jaba.2003.36-147
Noell, G. H., VanDerHeyden, A. M., Gatti, S. L., & Whitmarsh, E. L. (2001).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of escape and attention on students' compliance during instruction. School Psychology Quarterly, 16, 253–269. https://doi.org/10.1521/scpq.16.3.253.19892
Spreat, S., & Connelly, L. (1996).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the. Motivation Assessment Scale. 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 100, 528-532.
Wallace, M. D., & Iwata, B. A. (1999). Effects of session duration on functional analysis. outcomes.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32(2), 175–183. https://doi.org/10.1901/jaba.1999.32-175
附:觀察記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