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今天一大早就看到青海、雲南發生地震的訊息,當自己還在為災區祈禱的時候,又看到袁老在長沙病逝的訊息,後來又有人闢謠說是假訊息,但噩耗最終還是降臨啦!

袁老,於2021年5月22日13:07分在長沙與世長辭,享年91歲!

這真是黑暗又讓人傷心的一天!

1953年,袁隆平被分配到偏遠的山村教書,坐著燒木炭的汽車一路顛簸,來到離黔陽縣城安江鎮4公里外的安江農校。

這一待就是16年!期間,天天眼看著因饑荒水腫的病人一個又一個地倒下,心疼不已,而又無能為力。一幕幕殘酷場景,讓他下定決心,要培育出高產量的水稻新品種。

而這一世界性的難題,談何容易?日夜苦苦鑽研,終於發現了第一株"天然雜交水稻",但卻以失敗告終。

1964年,袁老又經過不斷的努力,好不容易找到6株雄性不育植株,卻依然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1968年的一天,試驗田被人踩得稀爛,秧苗被拔光。而袁老從田埂邊的汙泥裡,撿回了5根半埋著的秧苗,繼續幹活,絲毫沒有追究是誰幹的,堅持朝著自己的追求目標前進。

1970年,試驗田所在縣城發生7.2級地震,所有人都在紛紛撤離,而袁老就是不肯走,"我的試驗田就在這,我往哪走?"

而在一個接著一個的餘震裡,袁老卻在田邊搭了個棚子繼續研究,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研究出了"野敗",這就是所有雜交稻的母株。

正是有了"野敗",才有了養活8億人口的雜交水稻。

那時飢餓還是全球性的難題,全世界有8億人口還在飢餓裡掙扎,每年有1萬多名兒童活活餓死。

美國、日本當時科技發達的國家,從1926年就開始投入大筆資金、裝置,研究雜交水稻的培育,幾十年過去一無所獲。

當他們聽聞中國人研究出了雜交水稻,先是質疑、震驚,又趕緊打聽是誰?

而沒想到得到的答覆卻是:一名鄉村老師。這對他們的"打擊"不言而喻。

1982年,國際水稻研究所的學術會議上,所長斯瓦米納森先生親自引導袁隆平走上主席臺,隨之螢幕上出現袁隆平的頭像和"雜交水稻之父"的稱號。

國外的專家一致認為:袁老是當之無愧的雜交水稻之父。而在國內,袁隆平也獲得國家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特等發明獎。

1988年,中國一半的稻田都在種雜交水稻。這個國外人眼中的"東方魔稻",讓他們羨慕不已。美國、德國、法國等等幾乎所有國家,都在排隊請袁老授課指導。

世界糧食獎創立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諾曼·博洛格在世界糧食獎頒獎儀式上與袁隆平握手致意,親自給他頒獎。

有一次爬田埂,旁邊人想扶他一把,被他一下擋開了,你以為我老了啊,我躥田埂比你年輕人還快當!

1998年,湖南一家事務所評定袁隆平品牌價值一千億,而他堅持不註冊。身上穿著是幾十塊的便宜衣服,有次到香港中文大學作報告,就扎著一條剛在街邊用10元錢買的領帶。

而在科研方面,袁老又是"大手大腳",毫不摳門,早在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獎勵他的1.5萬美金,被全都拿出來成立了雜交水稻基金,獎勵有成就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

我最大的夢想就是:田裡的水稻長得像高梁一樣高,稻穗像掃帚一樣長,顆粒像玉米一樣大,我在田裡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乘涼

袁老87歲的時候,依然堅持搞科研,接二連三攻克難關,把各種不可能變為可能,給世人帶來一次次驚喜,這才是我們應該追逐的"明星"。

2017年10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選育的超級雜交稻品種"湘兩優900(超優千號)",在河北省矽谷農科院超級雜交稻示範基地,通過了該省科技廳組織的測產驗收。平均畝產1149.02公斤,即每公頃17.2噸,創造了世界水稻單產的最新、最高紀錄。就在這不久前,袁隆平,研發的"海水稻"試種成功,最高畝產620.95公斤。

你或許不瞭解這有多大意義。簡單來說:海水也可以種糧食啦!世界142.5億畝鹽鹼地,中國15億畝鹽鹼地,都可以"變廢為寶",種植糧食。如果在一億畝鹽鹼地上推廣海水稻,按畝產300公斤保守估計,年產量至少能養活8000萬人。

袁老從不在意那些虛名號、大派頭。留給人的身影總是步履匆匆彎腰穿梭在稻田之中。

袁老,一個樸素而又不普通的人!就在今天與世長辭,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默默地奉獻了自己的一生,追逐解決世人溫飽的"男神"吧!

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紀念袁隆平:增產超5000億公斤!袁院士是如何研製出的雜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