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袁隆平,2006年在中心試驗田

編者按

2021年5月22日13點07分,“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湖南長沙逝世,享年91歲。今年年初,袁隆平還在海南三亞南繁基地開展科研工作。

文章撰寫於2016年,以此紀念袁老。

撰文|田曉冰(科技部科技人才中心)

責編 | 徐可

86歲的袁隆平怎麼看都更像湖南農村平常人家的普通老人,身上穿的棉質襯衣也很普通,價格不過一、二百元。熟識他的人都知道,他就是這麼樸實,“開啥會都是這樣的衣服。” 袁隆平的秘書如是說。

2020年,騰訊新聞《時代我》記錄了袁隆平90歲時工作、生活的日常,為我們留下了關於袁隆平先生的一段珍貴影像。

當我們一心想要探究袁隆平老先生生平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時,袁隆平秘書的話透出湖南人的直爽:“哪來那麼多故事嘍!袁老師就是喜歡研究稻子嘞!天天種天天鑽,天道酬勤,哪能不出成果呢!”或許,這便是袁隆平的本色人生。

01 生命中的三株稻子

袁隆平種稻的故事要從第一株稻子的發現說起。

那是1960年7月的一天,在湖南省安江農校早稻品種試驗田,30歲的青年教師袁隆平,被一株 “鶴立雞群” 的水稻吸引了,她株型優異,穗大粒多。他蹲下身子仔細地數了數稻粒數,竟然有160多粒,遠遠超過普通稻穗。興奮的袁隆平給這株水稻做了記號,將其所有穀粒留做試驗的種子。

第二年的結果卻讓人很失望,這些種子生長的禾苗,長得高矮不一,抽穗的時間也有的早,有的遲,沒有一株超過它們的前代。袁隆平左思右想,百思不得其解。根據孟德爾遺傳學理論,純種水稻品種的第二代應該不會分離,只有雜交種第二代才會出現分離現象。

靈感的火花來了:第二年種植分離的結果,符合遺傳分離規律,難道這是一株天然雜交稻?而在當時,“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已經是世界經典著作中的權威結論。但從那時開始,袁隆平便下定決心不為權威所限,透過科學研究揭示出水稻雜交的奧秘和規律。

在1964年到1965年兩年的水稻開花季節裡,袁隆平與科研小組人員在稻田進行雜交育種試驗。1965年7月,他又在安江農校附近稻田的南特早、早粳4號、勝利秈等品種中,逐穗檢查1.4萬個稻穗,連同上年發現的不育株,共計找到6株天然雄性不育植株。經過連續兩年春播與翻秋,共有4株繁殖了1~2代。

經過兩個春秋的觀察試驗,袁隆平對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較豐富的認識,根據所積累的科學資料,1966年2月28日,他發表了第一篇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刊登在中國科學院主編的《科學通報》半月刊第17卷第4期上,論述了水稻具有雄性不孕性,並預言:透過進一步選育,可以從中獲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實現三系配套,使利用雜交水稻第一代優勢成為可能,帶來大幅度、大面積增產。這就是袁隆平首創的“三系法”雜交水稻理論。

當年5月,原國家科委九局局長趙石英獲悉袁隆平發表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後,高度重視,以九局名義致函湖南省原科委與安江農校,支援袁隆平的水稻雄性不育研究活動,指出這項研究的意義重大,如果成功,將使水稻大幅度增產。有研究基礎,有政府有關部門重視,本以為馬上就能看到一帆風順的研究突破。然而,從紙上理論到田間的累累稻穗,雜交水稻研究走過了一條充滿荊棘的艱辛之路。6月,文化大革命開始,袁隆平遭受衝擊,水稻雄性不育試驗被迫中斷。

但袁隆平和他的水稻研究還算是幸運的。1967年3月16日,原湖南省科委發函致安江農校,要求學校將 “水稻雄性不孕” 研究列入計劃。4月,袁隆平起草 “安江農校水稻雄性不孕系選育計劃”,呈報省科委與黔陽地區科委。6月,由袁隆平、李必湖、尹華奇組成的黔陽地區農校(安江農校改名)水稻雄性不育科研小組正式成立。

1968年4月30日,袁隆平將珍貴的700多株不育材料秧苗,插在安江農校中古盤7號田裡,面積133平方米。可又在5月的一個晚上,中古盤7號田的不育材料秧苗被全部拔除毀壞,成為至今未破的謎案。這令袁隆平心痛欲絕,直到事發後第4天才在學校的一口廢井裡找到殘存的5根秧苗,靠著這5根秧苗,袁隆平繼續堅持試驗。

1970年1月2日,雲南元江縣發生5級以上地震,震中是距元江縣150公里的峨山縣,震級達里氏7.2級。袁隆平不顧地震影響,仍然堅持在當地開展繁殖試驗。夏天,他從雲南引進野生稻,擬在靖縣做雜交;秋天,袁隆平帶領科研小組李必湖、尹華奇來到海南島崖縣南紅農場進行三季水稻試驗條件良好的海南進行研究試驗,向該農場技術員與工人調查野生稻分佈情況。他們用1000多個品種的常規水稻與最初找到的雄性不育株及其後代進行了3000多個試驗,但能保持不育特性的植株比例不但沒有提高,而且不斷下降。

袁隆平靜下心來閱讀國外有關高梁雜交試驗的論著:雜交高梁不育系是用西非高粱做母本、南非高梁做父本的遠緣雜交成功的。靈感再一次顯現:利用野生稻走遠緣雜交之路。

11月23日,在袁隆平關於“把雜交育種材料親緣關係儘量拉大,用一種遠緣的野生稻與栽培稻進行雜交”的構想指導下,助手李必湖和馮克珊在海南島南紅農場找到了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確認後,將這株珍貴的野生稻命名為 “野敗”。“野敗” 是袁隆平第二株幸運水稻,為秈型雜交稻三系配套打開了突破口。

1971年春,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成立雜交稻研究協作組,袁隆平被調入省農業科學院雜交稻研究協作組。袁隆平無私地將 “野敗” 材料提供給全國各地的研究人員,大大推進了雜交水稻在全國的協作研究。

1972年3月,原國家科委把雜交稻列為國家重點科研專案,組織國內科技人員協作攻關。袁隆平將 “野敗” 材料分發到10多個省、市的30多個科研單位,用了上千個品種與 “野敗” 進行了上萬個測交和回交轉育的試驗,擴大了選擇機率,加快了三系配套程序。

就在這年,袁隆平成功選育出國內第一個應用於生產的不育系二九南1號A。這是與他生命相關的第三株水稻。1973年,協作組透過測交找到了恢復系,攻克了 “三系” 配套難關。10月,袁隆平在蘇州召開的水稻科研會議上發表了《利用 “野敗” 選育三系的進展》的論文,正式宣告中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已經配套成功。

1974年,袁隆平育成我國第一個強優勢雜交組合 “南優2號”。在安江農校試種,667平方米產量628公斤。翌年作晚稻栽培1.33公頃,667平方米產量511公斤。攻克了 “優勢關”。袁隆平育成的種子終於播出了希望。

1975年,袁隆平攻克了 “制種關”,摸索總結制種技術成功。

1988年與助手在田間

02 品牌過億的 “精神首富”

榮譽對袁隆平來說,根本數不過來,基本上每年都會獲國際大獎,其中有不少都是中國人從未獲過的。甚至有人把雜交水稻比之為東方文明古國繼指南針、火藥、造紙術、活字印刷術 “四大發明” 之後,中國對人類做出的第五大貢獻。大大小小的獎太多了,袁隆平自己也記不清有多少。

“榮譽大,包袱也大”,袁隆平笑呵呵的,笑容中依舊透著憨直,“榮譽既是鼓舞也是鞭策啊,榮譽是對我們成績的肯定,鼓勵攀登,但我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還得繼續幹活啊,呵呵……”

我們問:這些榮譽您在乎嗎?最在乎哪一個?袁隆平依舊笑著說, “最在乎院士的榮譽,我認為這是很高的榮譽,只是當了院士也並不高人一等,應該更謙虛,更努力地做事情,才對得起這份榮譽。”言談之中,他沒有過多的提美國科學院給他的院士,但反覆提起中國工程院院士榮譽。看得出,作為中國人,他更在乎中國科學界對他的肯定。

很多人問,獲了這麼多大獎,獎金應該都夠袁隆平 “吃” 半輩子了吧。事實上,對他來說,物質,真的只在身外。

真正進入袁隆平個人帳上的獎金、收入並不多。

1981年,袁隆平因為秈型雜交水稻獲中國第一個特等發明獎,原國家科委、農委重獎雜交水稻發明人10萬元獎金。但那時候還是計劃經濟時代,崇尚集體榮譽,最後袁隆平僅得獎金5000元。當我們問起這筆獎金時,袁隆平謙虛道:“工作確實是大家一起幹的,我的成果離不開集體。”

1987年11月3日,袁隆平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頒發的1986~1987年度科學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姆博先生讚揚袁隆平取得的科研成果,是繼20世紀70年代國際培育半矮稈水稻之後的“第二次綠色革命”。1.5萬美元獎金在80年代不是小數,對仍然拿著固定工資的袁隆平來說也算一筆 “鉅款”。他卻將這次獲獎的1.5萬美元全部捐獻,作為雜交水稻獎勵基金,以獎勵在這一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學工作者。

網上一度熱炒:光是 “袁隆平” 的名字,品牌價值過億。對此,袁隆平更是一臉無辜,笑著接過話:“哈哈,不止不止,評估說有1008億,可我沒拿著一分錢啊,‘隆平高科’ 我只是掛名,並沒有實際參與經營,說是給我700萬股,每股市值20元多,數字算起來不少,但是變不了現,不能拋,我要拋了股票就跌了,所以說我是 ‘精神首富’,實際沒錢。”

原來,多少億都只是一個數字元號。和袁隆平的生活最最有關的,除了田間地裡的稻穀,怕就是桌上一日三餐的米飯了。但他很知足,“我工資有1萬多,間或還有顧問講課諮詢費,過日子綽綽有餘了。”

2003年在菲律賓參與雜交水稻驗收現場

03 不輟科研的 “85後”

袁隆平生活簡樸,工作卻從來沒有半點含糊。他常說:“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 遇到任何問題總是要鑽個透。他既是這樣要求自己,也是如此要求學生的。都以為袁隆平這個級別的大科學家不會帶學生,帶了也只是名義上。事實上,除了做研究,他還培養了20個博士和博士後,17個已經畢業,3個正在研讀。透過研究團隊培養的人才更多。

2014年參加中南大學隆平分院研究生畢業典禮

袁隆平會對每個學生說:“水稻專業是一門應用科學,電腦里長不出水稻,書本里也長不出水稻。要想學好這門科學,離開了田間地頭不行,沒有實踐操作更不行。”

每天上午9點,袁隆平都會準時來到他的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工作,中午近1點回家吃飯午休,下午4點回到辦公室再工作到6點。要是在水稻生長期,袁隆平則必定每天親自下田觀察。早些年,安江農校的學生經常能看到打著赤腳在學校走來走去的袁隆平,問起袁隆平,只為方便下田。大家印象最深的是1987年秋季,獲得英國讓克基金獎之後,他興高采烈的在全校教職工大會上發言,竟還是打雙赤腳。

袁隆平 “童心未泯”,他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感謝老天眷顧,至今身體還十分硬朗,思維也仍然活躍。“還可以繼續做研究。” 這是他最在意的。80多歲時袁隆平自稱 “80後”,過了85歲則改稱 “85後”。

2015年在海南三亞與中心研究人員一起參與氣排球賽

2015年在海南三亞試驗基地

近兩年,袁隆平陸續卸任一些職務。2015年10月,卸任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一職。2016年1月28日,辭免湖南省政協副主席職務。袁隆平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公眾的心,尤其是後者的辭免,曾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對於袁隆平來說,自己是一名科研人員,科研工作始終是第一位的。“已經有好幾年了,我都忙於研究,在省政協沒做什麼事情,沒起什麼作用,徒有虛名,這樣的話還不如辭去頭銜,踏踏實實搞我的科研。” 袁隆平如此坦然,在他看來,這個選擇再自然不過。

世界傑出的農業經濟學家唐·帕爾伯格在著作《走向豐衣足食的世界》中寫道:“袁隆平為中國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他增產的糧食實質上降低了人口增長率。他在農業科學的成就擊敗了飢餓的威脅。他正引導我們走向一個豐衣足食的世界。”

2005年年底,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在北京正式宣佈,從2006年起停止對華糧食援助。這標誌著中國26年的糧食受捐贈歷史畫上了句號,並開始成為一個重要的糧食援助捐贈國。中國以佔世界不到10%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0%多的人口,其中雜交水稻立下了汗馬功勞。

如今的袁隆平,名利早已是浮雲。這位為雜交水稻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的老人,念念不忘的是兩個夢想:

“一個是 ‘禾下乘涼夢’,就是要選育 ‘超級雜交稻’,實現高產、高產、更高產。為實現水稻高產,日本率先於1981年開展了水稻的超高產育種,計劃在15年內把水稻的單產提高到每公頃12噸,但是時至今日,35年過去了,尚未實現。國際水稻研究所於1989年正式啟動了選育超級稻(Super Rice)後改為新株型稻的研究,計劃到2000年育成每公頃產12~12.5噸的超級稻,同樣,至今也未成功。由此可見,要育成每公頃產12噸高產的超級稻,難度極大。

中國的超級稻育種計劃由農業部於1996年立項,1997年啟動,計劃分四期進行,第一期的產量目標是每公頃10.5噸,已於2000年完成;第二期產量目標為每公頃12噸,已於2004年完成;第三期產量目標為每公頃13.5噸,已於2012年完成,第四期產量目標為每公頃15噸,也已於2014年實現。從2015年起,袁隆平和他的團隊繼續向更高的產量目標攀登,這就是要實現每公頃產16噸稻穀的目標。2015年,在雲南箇舊已有一個百畝片突破了這一產量目標。今年,袁隆平更是信心滿滿,爭取有更多的示範點能突破這一目標。

2005~2014年,超級稻在我國推廣面積達到9.6億畝。將我國的水稻生產平均水平,從2005年的畝產403公斤,提高到了2014年的454公斤。

另一個則是雜交水稻推廣至全球的夢。袁隆平說,“全球有1.5億公頃稻田,如果有一半能種上雜交稻,按每公頃增產2噸計,則增產的稻穀就能多養活4~5億人。”

袁隆平曾對媒體表示,“希望農業部批准把我們最好的雜交稻品種拿到世界上推廣。” 他還每年為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水稻培育專家上課。

2014年給商務部援外培訓班學員上課

2015年在海南三亞給南亞五國學員授課

2015年與印度水稻育種家Ish Kumar 博士在一起

“(研究水稻)我越搞越有興趣呢!” 這位精神依然矍鑠的老人,並無退休計劃,他還在矢志不渝地追尋著自己的兩個夢想。

7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印度航空450萬名乘客的資料洩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