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沂蒙六姐妹》中新媳婦找丈夫,模仿《小花》中找哥鏡頭

劉知俠的中篇小說《紅嫂》寫於1961年,直到1997年,才按照小說的故事脈絡,拍成了一部電影。

在電影裡,首次出現了紅嫂與村裡的婦女們,在解放軍戰士渡過湍急河水的時候,用家裡的木板、門板,架在她們躍入在河水中的柔弱肩頭上,搭起了一座人橋。

《紅嫂》鏡頭

這個情節,在小說裡,並沒有提到,而據小說原著改編的舞劇《沂蒙頌》與京劇《紅雲崗》中同樣都沒有這個情節。

由此可以看到,電影版《紅嫂》搭制人橋的部分,是電影后加入到情節裡去的,以充實在小說原作裡,相當有一些簡單的“紅嫂”的英雄業績。

這個情節原型在哪裡?

《紅嫂》鏡頭

查一下記載,我們可以看到,架人橋的構思原型,來自於孟良崮北麓汶河岸邊的東坡池村婦救會會長李桂芳的事蹟。

當時,部隊讓李桂芳搭建一座橫跨汶河的橋,情急之下,李桂芳帶領村裡的婦女們,跳到水裡,架起木板,建成了人橋,讓戰士們透過。

那麼,村裡的男人哪裡去了?

《紅嫂》鏡頭

男人都支前,離開了村裡,所以村裡只留下了婦女,她們承擔了支援前線的後援任務,比如做軍糧、做軍鞋。

在2009年拍攝的電視劇《沂蒙》中,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劇中的二媳婦主導的搭制人橋的情節。

這個情節的設定,與原型的記載,更為高度吻合。

比如,原型故事中,說部隊領導非常感動,在踏上人橋的時候,要求戰士們走橋的中間,穩一點,減少一點婦女們在水裡的承載壓力。

這一個情節,原封不動地搬到了電視劇中,也成為劇中相當感人的一幕。

這一搭人橋的情節,再次出現在銀幕上的是2009年拍攝的電影《沂蒙六姐妹》。

而在《沂蒙六姐妹》中,更為撼動人心的地方,是影片裡的女主角新媳婦在跳入水中的時候,她的眼睛,一直盯著身邊奔跑而過的戰士們。

因為她的從未見過的丈夫,就是一個戰士,她肩扛著的是一座橋,也肩扛著的是對丈夫安危的牽掛。

這個比喻,比其它影視劇中的人橋設定,更融入了人物的內心世界與情感世界。

這也是《沂蒙六姐妹》感人肺腑的原因。

《沂蒙六姐妹》是以山東蒙陰縣煙莊的六個年輕女性,在孟良崮戰役期間,支援前線的史實而改編的。

但電影裡的最主要的女主角,卻不是六姐妹原型中的一員,這個角色設定來自於蒙陰縣李保德村的李鳳蘭事蹟。

在影片的結尾,特別用字幕註明了這一點。

李鳳蘭在《沂蒙六姐妹》中,化身為新媳婦月芬。

影片一開始,她嫁到了村裡,但是丈夫在前線,她只能與一隻公雞拜堂成親。

她不知道丈夫長的啥樣,聽說像丈夫的侄兒,她只能從年幼的孩子的臉型上,去還原丈夫的模樣。

後來有一天當戰士的丈夫路過家裡,來到新房,但這時候,他的從未見過面的妻子,恰恰回孃家去借糧食,為前方生產軍糧,又一次錯過了一面之緣。

當新媳婦聽說丈夫趕回來了,她瘋狂地奔向家裡,推開家門,丈夫已經隨著部隊開往前線了。

新媳婦只能摸著丈夫留下的枕頭印痕,感受著這一生中唯一一次的近距離接觸的丈夫的體味。

這部電影把沂蒙婦女的那種深情表現得催人淚下,同時,也折射出她們為民族振興所付出巨大的情感的代價。

在影片裡,新媳婦跳入水中,毫不猶豫,她仰臉望著戰士們,期望能夠看到丈夫的面容,但實際上,她根本沒有見過她的丈夫,所以,她的這種仰望,只能是沒有目的的,一種夢想式的。

電影把這一段情節表現得絲絲入扣,託舉出了一個偉大的沂蒙婦女形象。

當這位新媳婦完成了支前任務,回到家裡,看到的,卻是丈夫犧牲的訊息。

在真實的記載中,電影裡這位新媳婦的原型角色、名叫李鳳蘭的沂蒙女性,後來並沒有結婚,收養了兩個孩子。可以想象,這是一種更為漫長的犧牲與奉獻。

所以《沂蒙六姐妹》裡最具感染力的恰恰是這個一心想見一下未見面的丈夫的新媳婦,而人橋的一場戲,也把她的豐潤的內心世界揭示得淋漓盡致。

其實,在中國電影中,往遠追溯,我們可以在1979年拍攝的電影《小花》中看到同樣的設定。

影片裡,兩個真假小花,在我軍進攻敵人的城池的時候,跳入水中,搭起了人橋,讓戰士們穿過屏障,攻克目標。

在兩個小花參與搭置的人橋裡,其實有一個目標,就是她們希望她們的哥哥的戰友們,從她們的肩頭上踩過去,完成她們一起去搭建的國家振興的使命。

也在這樣的奉獻中,劉曉慶扮演的真“小花”被敵人的炮彈擊中,留下了動人心魄的“絨花”之歌。

而在去年的公映的由管虎導演的《金剛川》中,最後一場最震撼人心的場面,也是戰士們用身體,搭建了一個打不垮的人橋,讓運往前線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順利透過。

這一人橋的意象,與“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喻意,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正因為如此,它多次出現在我們的影視作品中,深化著我們對於歷史的理解與感悟。

值得一提的是,電視劇《沂蒙》的導演與《金剛川》的導演均為管虎,不排除他對《沂蒙》裡的人橋印象太過深刻,所以在《金剛川》裡再次沿用了這一相當具有衝擊力的設定。

《沂蒙》劇照

如果沒有這個人橋的造型結尾,整個《金剛川》就是平淡如水,缺乏壓得住軸的結尾,但最後一場戲,頓時昇華了整個電影的情節線,讓影片震撼人心。所以,“人橋”構思提升了一部《金剛川》。不過這個設定的可信度,當時公映時就是引起爭議的。在《沂蒙》中搭制人橋尚有合理性,但用人力承擔起運輸鐵橋的職責,自己去想象吧。

《沂蒙》劇照

不管怎麼樣,影視作品裡的人橋設定,來自於曾經發生過的歷史史實,它在發生的時候,起到了巨大的溝通交通的作用,而日後,它升化成一種意象,喻意著一種更為深層的精神內涵。

《沂蒙六姐妹》劇照

在沂蒙山區為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大面積出現人橋的情節,無疑與這塊土地上盛產著動人的英雄傳奇有著密切關係,而這份傳奇裡,很大一部分是由女性承擔的。

《沂蒙六姐妹》劇照

“戰爭讓女人走開”的真正意思是說讓女人身上的陰柔氣質離開,留下女漢子的精神。沂蒙的女性們,在“人橋”這一意象的涵蓋下,她們的全部的內心的偉岸與外在的靚麗都表露無遺,這才是這一設定屢次在影視作品中出現的原因。

相關連結:

1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天舟二號貨運飛船是什麼水平?世界第二,第一名2015年退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