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9時22分,在無數國人的守護中,58.34米高的長征二號F火箭騰空而起,它不光載著神舟12號飛船和3名中國宇航員,它還載著無數國人的希望飛往中國空間站。
11分鐘後,火箭與飛船成功分離,飛控中心傳出了一片響亮掌聲,這標誌著火箭發射成功了,接下來就是飛船與中國空間站的交會對接工作了。
從1999年11月的神舟一號飛船的發射,到現在的神舟12號飛船發射,中國共有17人次進入了太空,12名航宇員,名字分別是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景海鵬、劉伯明、劉旺、劉洋、張曉光、王亞平、陳冬和湯洪波。
幾個小時後,中國宇航員將進駐中國空間站了,中國再次創造了新的航天史,中國將帶領16國走向星辰大海,探索神秘的太空環境。
6.5小時後與空間站交會對接,為何如此神速?
火箭與飛船分離後,神舟12號飛船的首要任務就是要與中國空間站對接,讓首批中國宇航員進入中國空間站,從火箭發射到與空間站交會對接,需要經歷多長時間呢?
從我國科學家那裡瞭解到,當天下午4時左右,神舟12號飛船將與中國空間站交會對接,即發射6.5小時後,中國宇航員就可以進入中國空間站了,現在為何這麼快?
我們回顧一下航天史,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號發射升空,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號與天宮一號空間實驗室才實現對接。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於發射升空,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
我們不難看出,之前兩器交會對接,差不多需要兩天時間,為何神舟12號在6.5小時後就能實現與中國空間站交會對接呢?
因為神舟12號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升級,使用新的晶片和新的導航技術,精確無比的北斗導航,不僅能夠自主完成與中國空間站的交會對接,還大大縮短了時間,神舟10號和神舟11號用“慢車”來形容,需要幾十個小時,那麼現在的神舟12號用“快車”來形容,只需要6.5個小時就可以完成。
在2021年裡,美國載人龍飛船發射8個小時後與國際空間站對接,這樣看來,我國的神舟12號與中國空間站的交會對接似乎更勝一籌。
為了進一步接近中國空間站,神舟12號會在中途進行6次變軌,6次變軌全程由飛船計算機自主控制,無需宇航員動手。
為了迎接神舟12號飛船的到來,中國空間站天和號核心艙早早地降低了軌道高度,進入了交匯對接軌道,軌道高度約為370公里左右,迎接首批3名中國宇航員。
中國航天員的專用“座駕”是誰?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不論是神舟1號發射,還是現在神舟12號發射,都使用的是長征二號F火箭,長征二號F幾乎成為了中國航天員的專用“座駕”,發射成功率為100%,那麼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為何長征二號F火箭如此優秀?
長征二號F火箭全長58.34米,由一,二子級結構組成,直徑3.35米,助推器直徑2.25米,整流罩直徑3.8米,起飛質量479.8噸,能一次性將8.4噸有效載荷送入近地軌道,長征二號F推進劑使用的是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肼,起飛推力為604.387噸。
最重要的是,長征二號F可靠性為0.97,安全性為0.997,是我國所有型號火箭中可靠性和安全性最高的火箭,這就是為什麼我國要把它作為神舟飛船和中國宇航員的專用“座駕”了。
長征二號F共發射了15次,共17人次進入太空,神舟五號楊利偉,神舟六號費俊龍和聶海勝,神舟七號翟志剛、景海鵬和劉伯明,神舟九號景海鵬、劉旺和劉洋,神舟十號聶海勝、張曉光和王亞平,神舟十一號景海鵬和陳冬,神舟十二號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
總結
神舟12號飛船正載著三名中國宇航員一步步地接近中國空間站,幾個小時之就要與中國空間站交會對接了,屆時,中國人將成為中國空間站的首批入住人員,我們終於圓了期待已久的“空間站夢想”。
眾所周知,以美國和俄羅斯為首打造的國際空間站已經執行20多年了,即說名字上帶有“國際”兩字,但實際上很不稱職,美國一直阻止中國人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