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解析楊碧芯為何要殺死兩個孩子——葉勁峰、葉朗晴,繼而分析楊碧芯所涉及的殺人案件的秘密,究竟誰才是真正的兇手?
楊碧芯患病
楊碧芯非常愛兩個孩子——葉勁峰、葉朗晴,把孩子當做心肝寶貝。
孩子是她的寶貝
但是,在她懷二胎期間,她患上了“妊娠合併精神分裂症”。
當兒子葉勁峰在餐廳吃飯,她站在窗外患得患失,精神緊張得突然破了羊水,從而導致女兒早產孱弱。
妊娠合併精神分裂症
羊水破了,幻覺出現,貴婦和小女孩出現
從那一刻起,一個貴婦和一個小女孩,總是在她的腦海裡、幻覺裡,揮之不去、形影相隨。她感覺很多人都在看自己,貴婦和小女孩甚至指引她自殺。
被幻覺引導自殺
根據楊碧芯的回憶,有一次,幻境中的那個貴婦表示:“假如你死了,你的兒女的生活會很悲慘,不如和你一起死了更好。”
2005年,馬來西亞求醫
於是,楊碧芯彷彿鬼使神差般地買了鼠藥,準備殺死兩個孩子。
幸好,葉勁峰提前聽到了母親的自言自語,且看到了鼠藥。葉勁峰拒絕喝毒湯,打翻了碗。
碗碎裂的刺耳的聲音,劃破密閉的空間,刺激了母子的神經。
楊碧芯被驚醒了,她向門外逃去。
葉勁峰也因此人格分裂,變成雙重人格:一個(朱璣)性格內向,懦弱地躲在陰暗的角落,忍受著痛苦的回憶;另一個(葉勁峰)性格外向,善於保護自己,堅強勇敢地面對生活,享受生活。
兒子分裂成雙重人格
為了愛,逃離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楊碧芯感覺自己的病情難以自控。為了保證兩個孩子的安全,她忍痛離開了兒女17年。
在馬來西亞,她給富人做管家。
為了保證孩子的安全,有家不能回
楊碧芯離開香港後,雙重人格的哥哥,擔起照顧妹妹的重任。
雙重人格的哥哥照顧妹妹
為了妹妹有更好的生活條件,哥哥將妹妹朗晴寄養在一個富人家庭。
朗晴從小陽光友善、積極向上。直到養父母生下自己的孩子,朗晴便不受養父母的寵愛。
朗晴為了讓哥哥放心,沒有告訴哥哥實際的生活境況。
對話中可以看出
朗晴參加攝影比賽,受到媒體採訪。楊碧芯提前訂了花籃送過去,接著回到香港,親手捧著鮮花,打算擁抱自己的女兒,與家人團聚。
然而,楊碧芯愕然得聽到自己“被死亡”。原來,哥哥撒謊,告知朗晴,媽媽已經死了。殊不知,這是哥哥保護妹妹的一種迫於無奈的極端方式。
此時,我們深切體會到:有一種愛,叫做心痛得顫抖。楊碧芯一臉陰沉地跟蹤女兒來到龕房,偷聽兒女的對話。
當朗晴看到小毛巾,又聯想到媽媽送的花,懷疑媽媽就在身邊。
葉勁峰心知媽媽回到香港了,卻故意掩蓋事實,甚至憤怒之下摔壞了朗晴的手機。
很顯然,葉勁峰對母親極其憎惡和排斥,竭力阻隔妹妹與媽媽之間的任何聯絡。
楊碧芯心生疑惑和不滿,因為她不知道,當年兒子偷聽到了她要殺死孩子的言語。
祭拜母親起疑
護女心切,媽媽語言殺
當楊碧芯聽到,朗晴的養父母對朗晴冷落,義憤填膺。
回家後,她從女兒的空間裡看到了,女兒與寄養家庭的合影,背景是養父母的親生兒子的學校——金斯利學院。
於是,她撥通了朗晴養母的電話,警告她對葉朗晴好一些。
養母的態度蠻橫。楊碧芯綿裡藏針地揚言:用16個橄欖球作為16歲生日禮物,送到金麗斯學院,祝她的兒子毫髮無損(暗示,可能會對他下手)。
楊碧芯面若冰山地說著狠話,讓每個人感到渾身戰慄、手腳發冷、後脊樑颼颼冒冷風。
陰森森的、帶有殺氣的話語,把養母嚇得立刻轉變風向,變乖服從。
校門口合影
綿裡藏針
女兒發生意外,媽媽暖心照顧
因為朗晴在龕房發現了年幼時期使用過的小手帕,她懷疑媽媽沒死。
深夜,朗晴來到花店門口,她打算去花店看媽媽的錄影,尋找媽媽的線索。
不幸的是,血字連環案殺手出現了,朗晴被兇手嚇得精神失常了。
幸運的是,朗晴沒有被殺死,也沒有被切斷手指,成為血字案唯一的倖存者。
朗晴嚇得精神失常
楊碧芯為了照顧女兒,來到藍山精神病院打工。她全心全意地彌補女兒失去的母愛,給予女兒體貼入微的關懷和無微不至的照顧。
為了女兒朗晴
當女兒受到侵犯時,媽媽行動殺
當女兒葉朗晴受到馬詠的侵犯時,楊碧芯透過馬詠對花生過敏這個資訊,對馬詠設局。
楊碧芯故意給女兒端來了花生粥,用手帕給朗晴擦嘴後便放在推車上,引馬詠進入圈套。
整個流程像是水到渠成般自然而然,差點殺人於無形之中。
馬詠是個同性戀的精神病患者,她對葉朗晴情有獨鍾,對朗晴用過的手帕更是迷戀,順手牽羊拿走了手帕,自我陶醉在手帕的味道之中。
馬詠產生了過敏反應,呼吸急促,醫護人員緊急救治。
對花生的過敏反應,一旦治療不及時,就會喪命。楊碧芯以此警告馬詠離開精神病院。
護女花生粥
一家人的和解與救贖
楊碧芯與朱璣和好如初。但葉勁峰的內心仍有芥蒂。
然而,朱璣突然轉變成葉勁峰人格。葉勁峰充滿了敵意,拒絕與媽媽和解。
母子和解
經過一段時間的照顧,葉朗晴日漸好轉。
朱璣與媽媽給葉朗晴準備了一個聖誕樹。
朱璣突然拉閘,洋溢在幸福之中的葉朗晴,不得不直面黑暗的恐懼。
她突然想起數數可以排解恐慌,於是她想起了童年與哥哥、媽媽一起抓螢火蟲。
透過螢火蟲,葉朗晴找回了記憶,認出了媽媽。
一家三口收穫了久違的幸福感。
和解與救贖
殺人?真兇?
馬詠不知悔改,一再挑釁楊碧芯的底線,在雨中踩著楊碧芯,還叫囂著要玩死葉朗晴。
楊碧芯忍無可忍,絕地反擊。
反擊
愛女心切的楊碧芯,怒不可遏地“殺死”了正在傷害她的馬詠。這時,韋醫生出現了,承諾幫她製造了不在現場的證據和時間。
注意,這個時間節點在10點左右。
楊碧芯有一種錯覺,以為自己殺死了馬詠。其實,馬詠只是昏了過去。
錯覺——死亡
據法醫人類專家分析的結果,馬詠的真實死亡時間不是10點多,而是11點至12點之間。
這個時間段,正是韋醫生處理“屍體”、模仿“血字連環殺手作案”的時間。
因此,韋醫生才是真正的兇手。
楊碧芯一步步地掉入韋醫生設好的圈套裡。
打著為朗晴的旗號,繼續殺人
韋醫生拉楊碧芯入局
當楊碧芯提出各種質疑時,韋醫生為了掩蓋事實,提出她的病情嚴重,需要吃藥,給她開了新藥。她假裝服下藥,藉口去廁所,卻又發現了蛛絲馬跡。比如黑色的隱形眼鏡,證明韋醫生才是真正的兇手。
那又如何?
韋醫生善於詭辯,既是專案組人員,又是心理醫生,誰會相信一個精神病人的話呢?
果真,她雖然吐出了韋醫生開的藥,又不得不重新服藥。因為,她看到了韋醫生和貴婦、小女孩站在了一起,她深陷被控制的恐懼之中。
作案時間是假的,血字跡一樣
被藥物控制
楊碧芯認為韋醫生疑點重重,於是暗下決心,準備逃脫韋醫生的控制。
楊碧芯對孩子深感歉疚,成為女兒控。為了控制楊碧芯,韋醫生讓葉朗晴按照他的做法,對楊碧芯進行精神施壓。
楊碧芯再次接受警方調查之時,她再次出現了幻覺:一個貴婦和一個小女孩還有馬詠都在她的身旁。很有可能貴婦、小女孩、馬詠,與她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導致她的病情一再反覆。
此外,當楊碧芯用碎酒瓶扎向馬詠時,她出現了當初自己用針注射他人的回憶片段,這也為後面的劇情埋下了伏筆,證明案中有案。
案中案,不簡單
在楊碧芯的心中,她還謀殺了多少人?除了馬詠案,我們已被破解,馬來西亞富豪、大慈善家、貴婦和小女孩又和她有哪些關係?這一點,期待我們後續邊觀劇,邊解析。
預告與伏筆
這部劇是高智商、高學識的博弈。
筆跡專家、法醫人類學家、犯罪心理學專家、炸彈專家,四種專家同時上線,在刑偵過程中各顯身手,與罪犯鬥智鬥勇。
心理剖繪專家韋睿傑醫生,也是雙重人格患者。他偏偏潛伏在專案組內部進行頂風作案,正所謂:燈下黑。他透過PUA戰術,把脾氣暴躁的人定義為心理疾病患者,再操縱、利用精神病患者為自己做事。這不是簡單的刑事犯罪,而是高智商犯罪。法醫人類學專家方菀芊,透過人體殘骸、現場殘留物,辨析死者生前狀態;透過殘骸高科技重組判斷死者的身份;透過行走的步態、提高抓捕罪犯的速度,減少犯罪對社會的危害性。炸彈專家,分為兩種。一種是反社會的邪惡的炸彈奇才,如姜耀星;一種是正義的警花拆彈專家,如遊雁星。雙方一明一暗,一裝一拆,鬥智鬥勇。筆跡專家,擅長透過專業筆記分析,找出不同年齡的成人、兒童的性格特質、心理狀態和行為舉止之間的聯絡。然而,在本劇中的筆跡專家朱璣本身就是雙重人格患者,即解離症患者,又被心理醫生韋睿傑迷惑和錯誤引導,使此劇變得愈發離奇。法證昆蟲專家,透過研究昆蟲來解開謀殺謎團,如劇中的張曉曼。小說編輯,因模仿犯罪案件頻發,邊創作、邊殺人已經屢見不鮮。海藍因種種怪異舉動,被警方列為懷疑物件。刑偵之父,聶山是重頭戲。他是刑偵領域裡的頂級專家,專門破獲一些要案、懸案,聲名遠揚。這部劇以心理學為切入點,聚集各種高智商領域的人才,研究犯罪心理,形成“高智商對決”。劇情懸疑、驚悚、刺激、驚險。當我們把人物的個體片段,進行分別推理整合之後,就會揭開迷霧。當然還會有意外的驚喜,也會有驚嚇。
今天,我們分析的人物是楊碧芯。詭異莫名、恐怖害人的事件,會接二連三地發生在楊碧芯一家人的身上,令人毛骨悚然,疑竇叢生。
楊碧芯這個人物,由金像獎、金馬獎雙料國際影后惠英紅出演。在這部劇中,她的眼神,冷得肅殺,滅絕人性;暖得和煦,治癒心傷。她哭得撕心裂肺,令人感傷流淚;她笑得爽朗開懷,令人如沐春風。就是這樣複雜的人物設定,充滿著複雜的不確定性,給觀眾無限的想象空間。
她的兒子葉勁峰(朱璣),由TVB蟬聯兩次視帝的王浩信飾演。
如此強大的演員陣容,實力演員舉手投足之間都是戲。這部劇令人無限回味,引人深思。
劇中懸疑迭起,還有更多的謎團,我將會逐一解析:
例如:炸彈之謎,韋醫生之謎,連環殺手的作案目的和手法......
---------------
與大家一同追劇,分享不同的見解,樂意之至。
精彩劇集,更新待續
請您註明出處。
碼字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