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前言:

光怪陸離的時代裡,淹沒掉的是那些為生活漸迷方向的無頭蒼蠅,而過篩留下的,便是黃金時代裡的幸運兒了。如果衝破身世和命運的枷鎖,無論打拼過後的結局如何,都算有財富。

《發財日記》是一部結合奮鬥財富、人倫修養、理想與現實的抉擇等元素在內的溫情電影。在經濟正值飛躍式發展的改革開放初期—金錢已成為人們口中的“萬能之物”,兩個從農村走出來的無名小輩,在追求財富的路上歷經人事變遷,最終解讀出不同“財富”的含義,放下執念,重獲本心。

知足天地寬,貪婪世間小。財富本無量,只是人們心中的貪婪對金錢有了一把量尺,才會終日埋頭苦怨自己的貧窮。但心靈的貧瘠卻遠比物質的匱乏更讓人身無分文。

兜兜轉轉歷經百態過後,內心對財富的坦然,可能才會慢慢浮現,併成為今後人生道路上永不再現的磕絆。

狂燥的DJ舞廳出現了一個黝黑的中年小個子男人—電影的主人公小寶。他身著紅色過時襯衣、藍色舊牛仔褲,與眼前燈紅酒綠的環境格格不入。但不為人知的是,他正在尋找並想要守護的是他從小養到大的棄嬰,而這個孩子長大後,卻成為了一個無所事事的混子。畫面一轉,兒子天意也出現在了人頭湧動的群體之中,兩人相視一眼,都沒有漏出絲毫情感。兩個人的嫌隙不言而喻,但這個遊手好閒的少年與樸實真誠的父親間的隔閡,實則怪罪於一個沒有解釋,一個沒有傾聽。

天意在人群中發現了債主,踉蹌回家拿走了父親放有積蓄的鐵盒。隨後,天意在鐵盒中發現了父親的“發財日記”,也由此知道了他與他父親之間,或許這輩子都不會言說的故事。文章以這本日記為回憶點,採用倒序的手法將主人公與兒子之間坎坷與溫情的悽美故事娓娓道來。

出生便是孤兒的主人公小寶為了出人頭地,跟著混的“風生水起”的二叔從東北老家來到了深圳。就在到達的第一天,沒見過世面的小寶就鬧起了烏龍,導致他本以為靠的二叔丟了工作。無奈在天橋洞下落宿的兩人一覺醒來發現了身邊的棄嬰(天意)。由於自身尚且還食不果腹,二人萌生了丟棄孩子的想法,但終究還是在道德與善良的驅動下,將孩子留了下來。此後的生活裡,掙錢養孩子成為了他們的頭等大事。

小寶為了多掙錢

小寶的外表雖瘦弱不堪,但卻擁有著一顆強大的內心。為了賣出女性商品,他不惜男扮女裝,在公眾面前放下尊嚴。在個人尊嚴生存本金這個選擇題中,果斷選擇了後者。或許,在這個滑稽可笑的行頭背後,更該被人看到的,是一位勇猛的生存者。而這部電影素質人物的用心之處,便是從無數個潛在的人性抉擇處,不斷建立起主人公正直堅守的形象。

一直以阿姨身份照顧著天意的馬露,在男孩的成長過程中給予著“媽媽”的愛。輔導作業、接他下學、講睡前故事......孩子、爸爸和二伯三人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和插曲都被這個鄰居阿姨看在眼裡,放在心上。她的存在守護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卻也留下了孩子叛逆的禍根,這是電影中最讓人痛心的悲劇。

小寶與馬露簽署《勞動合同協議》時的談話,被逐漸成熟的天意誤解為對自己的拋棄,尤其在主人公為了更專心地掙錢,把天意送進寄宿學校之後,天意對他們的惡意更加強烈。令人惋惜的是小寶卻未察覺天意的情感驟變,而是任由著疏遠的關係繼續惡化。天意從乖孩子變成小混混,成為主人公追求財富的過程中遺忘的最重要的財富。

天意坐在駛離家的高鐵上,看完了父親一生的故事,此時的他百般滋味無法釋懷。但與此同時,天意收到了催債者要挾父親的影片,暴怒和悔恨充斥著內心,他一路狂奔趕到了父親身邊。在病床前,他將馬露的手心搭放在了父親手背上,三個人終於冰釋前嫌,得到了昔日親情的迴歸。

知道事情的真相

這本日記,或許已經超脫了它原本的意義,其中記錄的故事已然成為主人公與叛逆兒子之間和好如初的重要橋樑。如若沒有日記,或許結局全然不同,所以說,“談話的藝術是聽和被聽的藝術”。談話溝通助推孩子和父母間情感的銜接與共進,透過溝通讓孩子的內心感受得到良好的反饋與及時的接收是教育路上的重要內容。除了日記所給予的教育意義,它也是主人公在為金錢打拼的過程中,內心逐漸豐富起來的重要見證。或許,電影想要告訴我們,這本日記中蘊含的財富價值觀與教育理念,才是主人公闖蕩道路上最大的財富。

一個第一次當爸爸,一個第一次當兒子,兩個被命運捆綁在一起的人打敗了塵世的利己主義,得到了難得可貴的親情。大冰的《臺北爸爸》中講述的父子阿宏和聖諺的淳淳父子情也同樣令人讚歎:先有“浪子”父親一心教育孩子,後有優秀兒子悉心照顧父親。因而,這兩對父子的相處模式對比之後,很清楚的一點是,在教育這條路上,對親情間的隔閡默不作聲,就是將孩子推向深淵的開始。

可以說,沒有充實的內心,再多的財富,也無法得到珍貴的親情;即便沒有物質上的財富,得到無價的親情,也擺脫了成為人情的乞丐。

2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