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1年7月4日8時11分起,航天員劉伯明和湯洪波先後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開始天宮空間站的首次出艙活動。
從13年前的“我已出艙,感覺良好”到現在的“哇,這外面太漂亮了”,這次出艙行走亮點頻出,在天宮空間站建設過程中有里程碑意義。
相比首次技術驗證性質的出艙,本次出艙的時間長達6-7小時,這幾乎是艙外服生命維持系統的上限。一方面,這說明我國新一代“飛天”艙外服的生命維持能力已經是國際頂級水平;另一方面,也說明本次航天員出艙任務繁重,要花如此多的時間,他們主要乾了幾件事情。
1.進一步安裝機械臂
機械臂是空間站的最核心技術之一。天宮空間站的機械臂長達10米、7個自由度、可抓取25噸物體(失重環境)自由移動,它自身也能根據需求在空間站外側“爬行”重新定位,是個不折不扣的超級搬運工。
天宮空間站採取“積木式”結構,由核心艙、實驗艙、載人飛船、貨運飛船等部分在太空中採取“搭積木”的方式完成,機械臂就是搭積木的那雙手,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此外,在日常的維修、維護、監視和艙外作業過程中,缺了它也是不可能完成的。
但是在發射時它並未安裝至關重要的腳限位器。簡單而言,它並沒有辦法能“綁住”並攜帶航天員進行艙外作業,而航天員毫無疑問是艙外任務的靈魂。因此,這次出艙最核心的目標是在機械臂上安裝並測試服務於航天員的腳限位器,為未來天宮的長期出艙行走任務打下最重要基礎。
(以國際空間站機械臂為例,腳限位器是航天員使用機械臂的最重要部件之一,圖源NASA)
2.抬升全景相機
全景相機對於空間站非常重要。由於空間站尺寸很大,由多個結構構成,在運營過程中也會出現頻繁的結構安裝、艙外活動、軌道維持、角度維持等操作,對這些過程和實時運營狀態進行監視有著重要意義。此外,太空環境複雜,甚至偶然有微隕石撞擊到空間站結構,必須實時監測並立即進行風險評估。
但是在天宮核心艙發射過程中,由於火箭整流罩限制,全景相機不得不離艙體很近,這也限制了它在天上的“視角”。此次出艙任務,需要把它恢復到正常設計位置,以讓它“站得高看得遠”。
3.全面實際測試新一代飛天艙外服
太空中完全真空狀態,陽面和陰面溫差巨大,強輻射,全失重,因此航天員必須穿戴複雜的艙外服進行艙外作業。在神舟七號任務時,我國已經基本驗證了第一代“飛天”艙外服,隨後進行了大規模技術改進,尺寸空間更大,生命維持系統更強(穿起來更舒服更愜意),操作更加靈活,作業時間更長,保護能力更強,穿脫時間更短(經過訓練的航天員可以做到3-5分鐘內穿脫)等。
(航天員日常訓練,圖源中國軍視網)
這次長時間出艙行走,也驗證了新一代艙外服的巨大成功。
4.其他方面
此次任務,出艙任務時間較長,也是兩名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同時大範圍作業,既要實現兩人協同、也要實現艙內艙外協同、還要實現天地協同,對於出艙任務管理而言是個全新的挑戰。
二人還要完成艙外工具箱的組裝和擴充套件泵組等任務,對於天宮空間站的後續運營有很大意義。
神舟七號出艙期間還沒有天鏈中繼衛星通訊系統服務全程,依然存在很大測控盲區。而此次任務我們已有天鏈,也將檢驗出艙行走期間的全球通訊保障能力。要知道,天宮空間站圍繞地球一週,僅僅約1個半小時,任務期間他們已經圍繞地球飛行了4-5周!
中國第一次出艙行走是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號載人航天任務,由翟志剛和劉伯明兩名航天員完成。當時還是中國載人航天的快速突破階段,出於多方面技術驗證的目的,兩名航天員進行了非常短暫的出艙行走任務,僅持續十餘分鐘,讓五星紅旗在太空中“飄揚”,總體上不進行復雜的艙外作業。其中,處於輔助位置的劉伯明僅頭部和手部出艙。
(圖源中國載人航天)
當時出艙關鍵期間,在開啟艙門時多次嘗試未果,飛船飛出地面測控區,翟志剛和劉伯明用鐵一般的意志,堅定認為應該立即執行出艙任務,二人用輔助撬棍多次嘗試終於開啟艙門。隨後的出艙期間,神舟七號飛船又發出報警“儀表顯示,軌道艙火災”,幾乎讓所有人的心提到嗓子眼。但此時,翟志剛和劉伯明依然決定繼續出艙,尤其是劉伯明說“著火我們也來不及了,不管了”,最後兩人終於成功出艙。還好很快地面測控驗證這僅是感測器誤報,虛驚一場。
翟志剛隨後出艙後說出“我已出艙,感覺良好”,這簡簡單單的8個大字後面,有著多少生死時速下的決絕!
(圖源中國載人航天)
而這次任務中,劉伯明進行自己的第二次出艙作業,13年前,他處於輔助位置不能完全出艙,這一次他終於全部進入太空,看清楚了太空的全貌,以至於發出了“哇,這外面太漂亮了”的感慨,從容不迫。
這背後,是成熟的天宮空間站、新一代艙外服、天鏈中繼衛星通訊系統、機械臂等一系列頂級技術的支援,他真的不慌了。
從“我已出艙,感覺良好”到“哇,這外面太漂亮了”,見證的是中國出艙行走技術的飛躍,也是中國航天發展的偉大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