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前言:

上帝所有的饋贈,都已在暗中標好了價碼。

17世紀20年代,西歐特別是英國的清教徒們,懷著建設“山巔之城”的宗教熱望,來到如今的美國,他們自以為得到上帝特別的恩寵,將要在美洲大陸上建立一個“完美無瑕的新社會”。

如今幾百年過去,“完美無瑕的新社會”不見蹤影,上帝的“恩寵”倒是真的:最近幾年以來,美國各種極端災害天氣頻發,去年雪災,今年“熱暴”,顯然是受到了上帝特別的關注,難道是美國在全球的暴行,連上帝也看不下去了?

這當然只是個玩笑,所謂“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美國固然是在全球不幹好事,但極端天氣的發生,是客觀的,不以人的行為意志而區別對待,就算是氣候變暖,也不是美國一家變暖,全球都是一樣。

美國加州,一名婦女再遛狗,狗狗怕燙傷穿著“鞋”

那麼,就有個很奇怪的問題出現了,既然氣候對各國都是平等的,那麼為何各種極端災害天氣,特別“鍾情”美國呢?

一、北美大陸孤懸一隅,本身在氣候上就有缺陷,容易出現各種極端天氣

冷戰以來,為了能夠在競爭中勝過蘇聯,美國透過媒體和輿論的力量,不遺餘力地強化“山巔之城”的概念,把美國塑造成一個各方面都完美的“天選之地”,而經濟和軍事上的成就,又在客觀上佐證了這種說法。

道理很簡單,如果美國不是“天選之地”的話,他們憑什麼在短短200多年裡,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呢?

從地緣位置和資源分佈的角度來講,美國確實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

首先在地理位置上,美洲大陸偏安一隅,完美地避開了兩次世界大戰的焦點,損失幾近於無,但好處全被他們拿了,近乎於白撿的方式,頂替英國成為了新的世界霸主。

其次從資源上來看,廣袤的平原,豐富的石油等等,都是美國能夠在200多年裡,迅速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先天條件。

美國雷暴

這是不是說美洲大陸在其它方面,都更勝於亞歐大陸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一個很簡單的邏輯是,如果美洲大陸真的有那麼好的話,為何歐洲人殖民以前,這裡沒有出現強大的國家和文明呢?

這當然有因為地理位置,跟其它文明沒有交流等因素的影響,但其中不可忽略的一點,就是北美極端氣候頻發導致的。

人類文明要從部落制,走到奴隸制,再走到封建制,很重要的一個前提,是足夠的物資積累。只有有了足夠的積累,逐水草而居的原始人,才能逐漸安定下來,建立穩定的社會關係,產生階級,進入奴隸制社會。

而美國大陸特殊的氣候條件,決定了最早的印第安人沒辦法積累下足夠的物資,自然也就發展不出來強大的國家。這一點可以從美洲大陸的地理條件上,得到例證。

北美大陸的地形特點,是主要山脈都是南北走向,中部平原沒有遮擋,是南北貫通的。這就導致不管是來自北冰洋的寒流,還是來自墨西哥灣的暖流,都可以貫通南北。

北美地形,兩邊是山,中間是平原

冬天的時候,北部冷空氣一路南下,可以直達南部海岸線。夏天的時候,墨西哥灣的颶風北上,也幾乎沒有任何阻擋。

而一旦南下和北上的冷暖氣流碰撞,美洲大陸就變成了雙方的戰場,冰雹,龍捲風,雷暴等等強對流天氣,隨之而生。而這些氣候變化,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就是極端災害天氣。

因此說,美國之所以獨得極端災害天氣的“恩寵”,首先是其特殊的地理環境造成的。

二、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是普遍存在的,但美國對氣候變暖更“敏感”

說到極端天氣頻發,自然就避免不了全球氣候變暖的問題。事實上,近些年來極端天氣頻繁出現的現象,在全球是普遍存在的。

以歐洲為例,因為維度比較高的原因,以前歐洲整體上氣溫偏低,大多數時候都用不到空調,這甚至慢慢形成了一種文化。前些年西方人攻擊中國的一個套路,就是說因為中國人喜歡用空調,而報廢的空調裡氟利昂製冷劑洩漏,導致臭氧層空洞,從而加劇氣候變暖。而他們西方人更喜歡去游泳,去公園噴泉旁邊玩等方式避暑,所以比較環保。

結果這兩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他們也撐不住開始大量使用空調了,什麼去游泳,去噴泉附近玩更健康環保之類的話,也不說了。沒別的,天最熱的時候你走不到公園就中暑了,還談什麼避暑,只能乖乖在家裡靠空調救命。

我們中國也是一樣的,這些年各種強對流天氣出現的次數明顯更多,就是受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只不過跟美國比,出現的次數跟程度,都稍微弱一點而已。

暴風雪襲擊紐約

而之所以會這樣,實際上還是跟各國自身的地理條件有關。更準確地說,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在全球是普遍存在的,但對每個國家影響的程度,是不同的。

比如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的問題,島國馬爾地夫受到的影響,肯定比中國西藏更直接也更嚴重。

美國也是類似的,他們那塊地方,對氣候變暖的“耐受力”不行。

北美大陸本質上其實是一個大島,左右上下都是海。而海洋,正是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最深的地方。更關鍵的是,美國跟澳大利亞不同,他還是個“夾心餅乾”,正處在冷熱氣流交匯碰撞的地方,再加上前文提到過的山脈南北走向,中部大平原貫通的問題,種種因素加在一起,就導致了美國對全球氣候變暖更“敏感”。

再直白一點講,就是美國正處在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各種極端天氣的交匯之地,對氣候變暖的感觸,自然也比其它相對“邊緣”的地方更深。

因此說,其實不是極端災害天氣更“鍾情”美國,而是因為美國跟極端天氣之間,沒有緩衝空間,對氣候變暖更“敏感”。

三、雪災也停電,“熱暴”也停電,美國抗災能力缺乏導致極端天氣容易演變成災害

網上有個笑話,說去年雪災的時候,美國德州電力系統頻繁出問題,經常是最冷的時候就停電了,等稍微暖和一點,居民取暖用電不那麼迫切了,電又來了。

於是不堪其擾的德州人民,就質問當地政府,說你們是不是故意的,為何我們正需要用電的時候,就沒電了?當地政府官員回覆,說咱們德州地處南方,電網設施都是為夏天太熱準備的,寒冷的天氣少見,所以遇到的時候才會出問題。

結果到了今年,又趕上“熱暴”,美國德州電力系統又出問題了。還是頻繁停電,需要用電的時候沒電。於是德州人民又問政府,你們不是說夏天就好了嗎?政府官員回答說,這不趕巧了嘛,正好去年冬天太冷,我們把電網改造的適合冬天了,結果“熱暴”又來了。

美國加州停電

顯然,美國人民聽到這個答案的那一刻,內心應該是崩潰的。但是由這件事反應出來的現實問題,也是美國極端災害天氣頻發的另一個原因。

事實上,當我們說“極端氣候災害”的時候,是以氣候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作為參照物,來表述天氣的。極端天氣跟災害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

比如說太平洋中心有一場暴風雨,只要它沒影響到人類,頂多就只能說是極端天氣,甚至還會被描繪成一種罕見的風景,而不會把它當成災害。可是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一場初春的凍雨,就很可能因為影響農作物的生長,而被說成是氣候災害。

從這個角度上,美國這些年極端氣候災害頻發,一方面當然是極端天氣的“鍋”,另一方面,卻是美國人自己抗災能力不行的問題。

以去年的雪災,和這次的“熱暴”為例,老天爺要下雪降溫,要升溫,這是人改變不了的。但如果美國電力系統稍微靠譜一點,政府抗災能力稍微強一點,也不至於使那麼多人凍死或者熱死。

停電的紐約

在21世紀的今天,在號稱“山巔之城”的美國,你說偏僻的鄉下,因為“雪災熱暴”,凍死或者熱死一些人,還能找個藉口。可是在美國一些大城市裡,也有人被熱死凍死,再全怪老天爺,就不公平了,這其中至少有一大半的原因,是人禍而不是天災。

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不是極端災害天氣“鍾情”美國,而是比較容易發生極端天氣的美國,因為基礎設施落後,抗災能力不行,把很多極端天氣變成了災害。

四、結語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美國從地理位置上,確實有很多優勢,這些優勢也確實促使美國在短短200多年裡,從一個殖民地發展成為全球最強大的國家。但這並不是說,北美大陸就真的是“天選之地”。相反,拋開人間的政治因素,從先天條件上,北美洲的氣候條件對人類來說,實在算不上“友好”。

但是,近代以後科技革命的發展,極大的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原始泥土和木頭打造的小閣樓,擋不住龍捲風,可鋼筋混凝土鑄造的摩天大樓,卻能在風暴之中安然無恙。這不是風變小了,而是人類的能力更強了。

作為擁有世界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最強大經濟實力的美國,本應該是人類智慧和能力的集大成者,固然改變不了極端天氣,但儘可能的避免讓極端天氣變成災害,卻是能作到的。

用孟夫子的話說,就是:

“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該做的事情不去做,不該做的事情卻再三地做,正是美國如今霸權搖落的根本原因。

8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當兵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