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國際空間站(ISS)被追加到多功能實驗模組“科學號”(露:Наука,“科學”的意思)的發射,終於接近了。7月17日搭載科學號的“質子- M”火箭被安置在拜科努爾航天基地的200號發射點,目前正在進行發射前的準備。

“科學號”是一個新模組,將與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部分連線在一起。可在船內和船外進行科學實驗,裝備有可進出實驗裝置的小型氣閘和歐洲開發的“歐洲機械臂(ERA: European Robotic Arm)”。連線到“科學號”的歐洲機械臂是為在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部分執行而開發的。 歐洲機械臂全長11.3m,關節數為7個(兩個“手腕”三個關節,一箇中間“肘”,七個自由度)。 根據歐洲航天局(ESA)的說法,它可以處理多達 8 噸的實驗裝置,定位精度為 5 毫米。

隨著歐洲機械臂和科學號的加入,宇航員可以從小型氣閘中取出實驗裝置並將其安裝到空間外,或進行艙外活動,而無需在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部分進行艙外活動。機械臂不僅可以從船內操作,也可以由在艙外活動的宇航員操作。

歐洲機械臂的開發和製造工作已於前段時間完成,該手臂的備件已於2010年5月安裝在俄羅斯研究模組 1(MRM-1)“Rasvet”的外表面上。它正在運送到國際空間站。歐洲機械臂的發射由於“科學號”一再推遲時間表而被推遲,但它在國際空間站上活躍的那一天已經臨近了。

該模組預計將作為宇航員的休息場所使用,內部還配備有廁所、水再生系統和氧氣生成裝置。

圖中(從右舷看的樣子)描繪了連線“科學號”後的ISS。科學號連線到圖左側的俄羅斯區Zvezda的下部。

另外,“科學號”還將擔任ISS整體的滾動控制,以及載人宇宙飛船“聯盟號”和無人補給船“progross”的對接場所。“科學號”的全長為13.12米,寬度為4.25米(太陽能電池陣列等除外),加壓部分的內容積為70立方米。重量約為20噸,是自21年前的2000年7月發射的服務模組“Zvezda”以來俄羅斯區劃模組的最大尺寸。

安裝在發射臺的質子M火箭

國際空間站俄羅斯部分的1號對接室“Pirs”計劃於北京時間7月23日21時17分分離。 Pirs在俄羅斯模組中被用作氣閘和停靠地,它自2001年9月以來一直連線到Zvezda的下部(最低點一側),但它將被分離並丟棄,以便將停靠地交給“科學號”。

目前停靠的“Progress MS-16”補給船將用於皮爾斯的分離和重返大氣層,美國宇航局電視臺也將從當天21:45開始直播皮爾斯和進步號的分離狀況。

4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俄羅斯發射國際空間站罕見重器,去除多年心病,外掛一隻神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