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國際空間站最近一段時間頻頻成為熱點,國際空間站已經不再獲得國內的關注。

前段時間,國際空間站的故障訊息頻繁出現,先是漏氣,隨後曝出機械臂被太空垃圾擊穿的訊息。

不過,俄羅斯人還是準備做一下最後的努力。

7月21日,俄羅斯成功發射了一枚運載火箭,也是質子號運載火箭家族中的最新型號“質子-M運載火箭”,此次火箭發射升空,將攜帶的重達20.5噸的俄羅斯多功能“科學”號實驗艙送往國際空間站。預計在7月29日,也就是8天后,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科學”號將成為國際空間站中最重的俄羅斯艙段。

事實總比想象的坎坷得多,俄羅斯上天之前對“科學號”艙段進行了長時間的測試與檢查。

但是,“科學號”入太空後,出現了一系列故障。

首先,IKV紅外感測器的首軌測試失敗、對接靶標未確認展開。

這對於俄羅斯航天局來說,問題不大。

生死攸關的問題在於,“科學號”的推進劑已經洩露、高壓罐與低壓罐之間的壓力不平衡。

俄航天局已經將“科學號”主發動機關閉,並且主發動機存在徹底報廢可能性。

目前,“科學號”只是初步進入近地軌道,按照原本計劃,想要和國際空間站對接還需使用主發動機進行升軌。

如果“科學號”沒有辦法升軌,那麼便會很快墜入大氣層中燒燬。

目前,俄羅斯航天局打算最後一搏。

俄方或許已經別無選擇,只能依靠RCS姿態控制發動機的方式進行升軌。

但這樣做還是會有問題,因為姿控發動機和主發動機的原本用途有極大區別。

所以如果要依靠姿控發動機升軌,便會消耗更長的時間以及燃料。

實驗艙的燃料洩漏如果屬實,那麼姿控發動機也可能解決不了。

目前,一個20多噸重的艙段正在地球邊緣垂死掙扎,7天之後,它有可能失去控制,墜入地球大氣層。

其實,在“科學號”發射之前,俄羅斯就已經著重關注其燃料系統,在“科學號”的推進劑管路中還另外安裝了6個控制門閥。

這樣做保證在發生燃料洩露後,可以切斷燃料貯箱以及推進系統的連線。但沒想到的,升空後仍然還是出現了這個問題。

俄羅斯原本計劃先將“科學”號對接國際空間站用2年,在國際空間站廢棄後被分離出來,再自行組裝自己的空間站,在獨立探測月球以及火星不利的情況下,便可搭建相對小的空間站,這樣可以同時搭中國的便車登月建造月球聯合站。

​“科學”號在1994年便已開始建造。雖說它是國際空間站首個入軌艙段“曙光”號功能貨艙的地面備份,但因為頻頻出現問題,所以拖了將近30年的時間。終於等到可以發射了,又出現種種問題。

如今,“科學”號終於成功發射升空,但到了天上仍然有問題。不得不讓人感慨,“科學”號真是命運多舛。

6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大亞灣將建濱海碧道!起於深惠邊界 途經這幾個片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