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泡在白酒裡一年,竟然還一直沒死,反咬人一口?
作為一種在民間十分流行的酒類,蛇泡酒以一種“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方式讓很多愛喝酒的人士痴迷。有的人甚至為了弄一缸陳年蛇酒,有時候還親自下農村田裡去抓。還有的人選擇在街邊擺攤的中間商販買,有的選擇去藥店買幹蛇,甚至還有的人就等著蛇自己送上門,打死一個就放進缸裡泡酒、不泡白不泡。
關於泡酒,是中國人自古以來流傳很多年的習俗。在傳統觀念裡泡的酒會有治風溼、驅寒的作用,味道來說因為加入了各種藥材也更加渾厚。再加之泡酒既被人們用來擦也被用來隨時喝,泡上三倆珍稀藥材外加一兩個野生“劇毒”動物,泡得越久越出味道、功效,所以就更加受到國人的喜愛。但是必須得注意的是,眾多泡酒材料中,蛇,尤其是毒蛇十分受人青睞,但也最為有風險。毒蛇泡酒真的科學嗎?毒蛇泡酒安全嗎?為什麼會有蛇泡酒之後三個月甚至多達一年、好幾年都沒死,反而咬傷人的事件發生呢?
毒蛇泡酒危險重重
因為用蛇泡酒出的危險事故近年來屢見不鮮,比如:2012年蘇州小夥葉某,因為想要用蛇泡酒,最後反被蛇咬了。下午五點多送到醫院之後小夥中毒嚴重,被咬之後吐了有一斤的血,而醫生們也束手無策,因為都不認識這條“罪魁兇手”,最後幾經周折才知道這條蛇是泰國的蝰蛇。再然後就是醫生們緊急調取蝰蛇血清,終於讓葉某脫離了生命危險。
廣西一村民捕獲到一條眼鏡蛇,想著可以拿來泡酒,於是就將眼鏡蛇泡到米酒罈子當藥酒。想著時間也差不多了,於是一年後的一個晚上,他打開了這壇酒,不料蛇突然就復活從罈子裡躥出來,一下就咬到了脖子,結果自然也就倒地一命嗚呼,送到了醫院,醫院也搶救無效。
黑龍江一女士因為患有風溼病,聽從民間偏方,在專門賣蛇的小販那裡買了一條活的“土球子”泡酒。在大概3個月之後,缸裡酒快喝完需要給缸里加酒。她才剛開啟蓋子,蛇突然如同復活,從一動不動狀態一下子躥出來狠狠咬住了劉女士的手。
湖北的張先生,因為準備泡藥酒,在逛菜市場的時候看到正好有人在賣蛇。於是在攤販的推薦下,張先生選用了一條赤鏈蛇。赤鏈蛇有微毒,再配上50度的烈酒,張先生泡了大概有60天。在兩個月滿的時候,張先生打算取出自己精心泡製的赤鏈蛇酒嚐嚐鮮,沒想到才打開瓶塞蛇躥出來一下就咬到手上。
然而還有更恐怖的案例,廣西的一個農戶被自己已經在缸裡跑了1年的眼鏡蛇咬中,同樣也是本來心心念念等了一年,但是沒想到居然還沒嚐到酒,就已經被蛇復活咬了。最後還沒送到醫院,就已經不幸身亡。
蛇真的能復活攻擊人嗎?為什麼泡12個月還不死
蛇泡酒中的蛇會復活?答案當然是不可能。作為堅信現代科學,摒棄無神論的知識青年都知道,沒有什麼東西會復活,除非一開始就沒有死。那麼蛇為什麼會有一種“復活”的假象呢?真實原因其實就是蛇被泡在缸裡真的還沒死!
首先就要搞清楚,蛇其實是一種變溫冷血動物其本身沒有完善的體溫調節機制來產生和維持恆定的體溫。正因此,全球目前共有3425種蛇,它們並不像我們人類一樣的哺乳動物,生命活動需要很多能量,離不開能量的攝入。據悉,在蛇的生活環境溫度過高或者過低,或者其他不利環境因素出現的時候,蛇就會選擇自己休眠。進入休眠狀態的蛇可以不吃不喝,僅僅依靠少量空氣就能活著。
在泡酒的時候,一方面來說過程中總是會新增各種新珍貴藥材、或者酒的時候,因此蓋子總是開開合合,瓶子裡也是有空氣經常存在。另一方面來說,瓶子裡的酒一般來說很多人會選用50度左右的白酒。但是更多人可能也會選擇散酒,散酒就濃度來說,可能還不如白酒,估計也就三四十度。蛇泡酒成功的原理是蛇被酒麻醉了,然後它身上的藥用價值在酒裡散發,人類透過蛇泡出來的酒治療風溼等。
既有空氣,酒的濃度還不夠,其實也不能完全說蛇就能生存。蛇能“復活”再咬人的原因可能還有一個,那就是用泡藥酒、蛇酒的缸和蓋子中間並沒有完全淹住。蛇在裡面因為沒有被完全泡著,對於蛇這種本來就可以游泳的生物,那麼泡缸裡的酒就像它們在洗澡,藥酒就是洗澡水了。
總結
蛇泡酒本就是民間配方,先不說蛇因為休眠泡在缸裡會迷惑人,一不小心被咬就有生命危險。當把蛇抓到藥缸裡泡的時候因為操作不當,也很有可能被傷到。再次,藥酒的療效誰也說不清,選用蛇有的還用毒蛇泡,那就更加危險。毒蛇體內有一種活性蛋白酶,在酒精的作用下能降解,但是降解的速度非常慢並且對酒精度數也有一定要求,並且蛇頭同樣含有劇毒。
蛇的生長環境、活動空間的場所都不固定,這些都有隱含的細菌問題。其實在醫療及時十分發達的現在,我們完全可以有病、有不舒服的地方就找醫院、找醫生。喝蛇酒並不能解決問題,主要的還是靠現代醫療技術。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