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北京時間週四凌晨 1 點,一場吸引了全世界眼球的反壟斷聽證會於美國國會舉行。

這次會議的陣容華麗,被合稱為 “Big Four” 的 Google、Amazon、Facebook、Apple 四家頂級網際網路公司的 CEO 全部聚齊,並接受了以美國眾議院最高反壟斷小組委員會主席大衛 · 西西林(David N. Cicilline,羅德島州民主黨)為首的小組成員近 6 個小時的質詢。

截至週三美股收盤,這四家公司的股價總和已經達到了 4.38 萬億美元,摺合約 14.5 個貴州茅臺。

無疑,這四家公司在各自行業分類中佔據主導地位,共和黨眾議員單伯納(Jim Sensenbrenner)以較溫和的口吻開場:在人們深陷疫情之際,這些科技巨擘是網際網路生活的核心,他們理應因強大的力量而面臨更多檢視。

接下來 DeepTech 帶你領略下這場戰役中各大 CEO 的表現。

臉書——抄襲能讓公司更快前進

先提臉書,主要因為扎克伯格已經是美國國會聽證的常客。

2018 年 4 月 10 日到 4 月 11 日,他因涉及隱私洩露問題,全程保持微笑同議員們鏖戰了 10 個小時。2019 年 10 月 24 日,他又因 Libra(天秤幣)的問題被集中質詢。這次的反壟斷聽證會上,他依舊是主角,被問詢達 16 次。

問詢主要圍繞 Facebook 的一些列收購案展開,議會方認為扎克伯格通過抄襲競爭對手產品功能和 “惡意” 收購的方式,軟硬兼施,違反了“反托拉斯法”。

並且議會出示了部分證據,根據 Instagram 創始人跟一位投資者的對話記錄顯示,前者認為扎克伯格的言語構成了威脅,擔心如果不賣出 Instagram,Facebook 將採取 “破壞模式” 的策略。而另一份扎克伯格與下屬之間的郵件更有意思,內容顯示小扎同意下屬以 “人人網” 和“騰訊”為例,引出 “抄襲能讓公司更快前進” 的說法。

而扎克伯格的應對是這樣,先是對能否認的部分堅決否認“沒有,不是我,不知道”,然後對無法否認的部分合理化解釋,“Facebook 當年在收購 Instagram 時,它的情況遠不現在天,收購併不能保證 Instagram 一定會成功”,最後總結陳詞甩鍋給友商,“美國最受歡迎的資訊服務是 iMessage、增長最快的應用是 TikTok、最受歡迎的視訊應用是 YouTube、增長最快的廣告平臺是 Amazon、最大的廣告平臺是 Google”。

而事實是怎樣的呢?

Facebook 先後收購了 Instagram、WhatsApp,這些收購案被事實證明對 Facebook 助益良多,甚至被評為續命之舉。時至今日,Facebook 的月活人數已經達到 30 億(2020 年 1 月資料),這幾乎佔到了除中國之外世界人口的一半。

亞馬遜——我們童叟無欺,不服出門右轉

亞馬遜的 CEO 貝索斯在這次聽證會上表現得非常輕鬆,甚至隊友在被 “拷問” 時還愜意地吃起了小點心。這位即使離婚也以 1130 億美元登頂 2020 年福布斯世界富豪榜的壯年男士,顯然並沒有太在意議員們對他的質詢。

貝索斯本次聽證會也被提問了 13 次。這些提問主要圍繞著,作為一家電商平臺,有大量的第三方商家入駐其中,於是亞馬遜擁有了這些商家的全部商品資料。但與此同時,亞馬遜又經營自己的自有品牌,利用這些資料,然後在搜尋推薦方案上 “優化” 一下,很容易就會讓之前的這個領域的其他暢銷商品土崩瓦解。

對此,貝索斯的迴應是這樣的,亞馬遜的確有一條關於禁止使用第三方賣家資料,來支援亞馬遜自有品牌業務的規定。但他同時也承認,“我不能向你保證,這項政策從未被違反過”。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個回答是什麼感覺,但最直觀的感受是,對於使用或不使用第三方商家的資料,貝索斯的態度是傲慢的。

其實,網路上對亞馬遜這方面的批評從來沒有止歇過。

2017 年,一款此前一直不溫不火的玩具產品在亞馬遜上突然走紅。一家來自中國的網店正是這款玩具的最早一批賣家,當店主加班加點補貨完畢的時候,卻收到了亞馬遜一封郵件,告知他們這批新貨“全部丟失了”。店主當場崩潰,結果沒幾天卻發現亞馬遜的一家自營品牌卻冒出頭來,並且售價要比之前高不少。店主對此表示了極度的懷疑,短期內能生產這款冷門玩具的工廠就那麼幾家,亞馬遜的貨是石頭裡蹦出來的麼?他和同行們最終得出一個比較合理的結論:亞馬遜偷走了他們的貨物,原價賠償他們的貨款,然後高價倒賣。

這類 “既當裁判,又當球員” 的事件還有很多,就不再一一列舉。

問詢最後,貝索斯這樣表示,“亞馬遜應該受到審查,我們的責任是確保亞馬遜以優異的成績通過這樣的審查”,很明顯的有恃無恐。

讓人奇怪的是,既然在亞馬遜的平臺會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為什麼這些商家不換個平臺呢?為什麼呢?

蘋果——安卓陣營很好很強大

庫克是這次聽證會最輕鬆的人,沒有之一,自始至終僅被提問了 7 次。

在開場白中,庫克把蘋果定位成了一家“獨特的美國公司”,在公司開展業務的任何市場“都不擁有支配性市場份額”。他在列舉智慧機市場競爭時提到了谷歌、三星、LG 等。就像我們相信 iPhone 提供了最好的使用者體驗一樣,我們同樣清楚它絕不是消費者的唯一選擇。庫克在證詞中稱。

然而議員們顯然有所準備,並未對市場份額抓著不放,而是指向了蘋果一直為人所詬病的“蘋果稅”。

在 iPhone 的遊戲或直播等應用中充值的小夥伴們可能會奇怪,為什麼明明充了 10 塊錢,卻只得到 7 塊錢的道具,那 3 塊錢哪兒去了。答案是蘋果拿走了。

有兩種情況蘋果會對應用方抽取佣金,第一就是蘋果使用者首次購買這款應用的時候,這個比較好理解,而且是一次性的。最引發爭議的是第二點,即應用內付費,這個適用範圍就很廣了。原則上,除了涉及到線下的業務,比如訂機票、酒店、購買商品等,可以避免,其它的消費行為都逃脫不了 “交稅” 的命運。

2017 年,就蘋果是否應該對微信公眾號打賞抽稅的問題,蘋果和騰訊兩家公司經過了多輪會晤,終於以騰訊取消 iOS 端的微信打賞功能告一段落,直到大概一年之後,兩家才終於談妥,不管是騰訊還是蘋果,都不對這部分打賞抽取佣金。這件事在國內引發了對蘋果非常不利的輿論,如果不是因為微信使用者的巨大體量,蘋果是否會妥協還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誠然,庫克說的都是事實,蘋果確實不在整個智慧手機市場具有壟斷地位,安卓也的確是全球第一大手機作業系統。但一方面安卓機的整體價格水平處於中低端,與蘋果的品牌定位相比有天然劣勢。另外最關鍵的安卓陣營經過多年的廝殺,並沒有出現一位能夠一統江湖的存在,各家自成體系,卻又都不夠普及。總的來說,Google 所致力於解決的碎片化問題,近些年反而更加嚴重。

這樣的狀況就像一名壯漢對壘十個孩子,從數量上安卓佔優,但由於一盤散沙的狀態,任何一方勢力都不足以與蘋果匹敵。假以時日,蘋果對安卓採用分而治之,各個擊破的策略也絕非不可能。

谷歌——“不作惡”是我們的座右銘

同 Facebook 一樣,谷歌也是這次聽證會被 “優待” 的主角之一,皮查伊被問詢次數同小扎一樣,都是 16 次。

據 ReliableSoft 2019 年資料,Google 在全世界內搜尋引擎排名第一,佔比 81.5 %,而排名第二的 Bing 僅 6 %。此外,谷歌在廣告、郵箱(Gmail)、瀏覽器(Chrome)、網路視訊(YouTube)和手機作業系統(Android)等領域也全部處於霸主地位。

得益於搜尋的特殊性,Google 能對其他網站實施類似 “監控” 措施,所有的公開網站,都逃不過谷歌的眼睛。

藉此,他們可以更早得知誰將會成為下一隻“當紅的鴨子”,而誰正在默默失血。並且他們還能通過對搜尋結果的干擾去調整這一趨勢,造成假象,甚至改變發展程序。

議員們對此表示出了強烈的質疑和擔憂,皮查伊對此的迴應是“就像其他企業一樣,我們試圖從我們可以看到的資料中了解趨勢,並利用這些資料為我們的使用者改進我們的產品”。

此外,在網際網路廣告領域,谷歌也遭到了質疑。

有議員指出,谷歌在整個線上廣告的市場上已經成為了霸主,在廣告買方市場(對接廣告主)和廣告交易平臺這兩個板塊上市場份額過半,在賣方市場(對接媒介)的份額更是接近百分之百。

谷歌既做買方又做賣方,這看起來很像股市。你們擁有整個鏈條和價格資訊,可以提高買價壓低賣價,賺取高額差價,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內幕交易——和股市唯一的區別就是沒有監管。

烤架上的鴨子

外媒用 “上烤架” 來形容聽證會上的這四家公司,但縱觀整場會議,某些公司下面的炭火很旺,還不翻面,被烤得焦黑;某些公司就好得多,炭火不旺,還時不時翻個面。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樣的,表面上是因為他們某種意義上的壟斷,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看,其實何嘗不是因為他們壟斷得還不夠。所謂,竊鉤者誅,竊國者侯,自古通理。

四巨頭看似市值高企,風光無限,但其實內裡塞滿了棉絮,他們對於國家層面的競爭遠遠沒有達到 “不可或缺” 的地步。

假設最壞的情況發生,四巨頭的所有痕跡原地消失(注意不是分拆),人們無法用谷歌搜尋,臉書社交,蘋果手機,亞馬遜購物,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上午,那麼下午就會有一票公司爭相替補,雅虎搜尋、微軟領英、eBay,以及數不勝數的手機品牌。

民眾會發現,或許短時間內,生活體驗稍有下降,但隨著嗅覺靈敏的資本蜂擁而至,替補公司的軟硬體和服務水平會快速迭代,進而成為新的“巨頭”,或許多年之後他們會再齊聚同樣的聽證會,重複著乏味的歷史輪迴。

這樣的事情在美國曆史上並非沒有先例,1911 年,洛克菲勒創辦的標準石油公司被分拆為 34 個小公司,經過一系列重組兼併,埃克森美孚成為其繼任者。1984 年,美國 AT&T 被解體為 7 個地區性公司,其後繼者至今以 AT&T 的名字屹立美國不倒。

今天,這些網際網路巨頭的所謂“壁壘”,其實是建立在很多基礎設施之上的,而這些基礎設施,並非來自他們。

在戰略層面,他們比不上那些開採礦石、天然氣、石油的企業,比不上那些種植玉米大豆的農民,比不上軍工企業軍火商,甚至比不過“臺積電”。

網路上的“爭奪戰”

3 個月之後,一場對美國和全世界都無比重要的選舉即將舉行。

從目前的民調來看,選情對特朗普非常不利。雖然他以郵寄選票 “不安全” 為理由,呼籲推遲大選,但顯然也不會有什麼作用,一方面美國憲法規定總統無此項權利,另一方面想要搞定參眾兩院也堪比登天。

任何一方想要贏得選舉,網際網路都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工具,本次反壟斷會議上的巨頭們,無疑將成為以拜登為首的民主黨和以特朗普為首的共和黨的必爭之地。

在聽證會上其實已經有所體現。

有共和黨議員指出,在特朗普和希拉里競選的時候,谷歌曾將特朗普的競選郵件標記為垃圾郵件,被丟到了垃圾箱裡。並且,搜尋“idiot”(白痴)關鍵詞,會出現大量特朗普的照片。雖然皮查伊對此表示並非故意,是演算法的原因導致,但該議員仍一再強調谷歌在大選中應保證其公平性。

多年前,谷歌還沒有退出中國的時候,百度谷歌兩平臺搜尋 “SB” 的時候會出現對家的場景,也要由演算法背鍋?

Facebook 也有類似的行為,不過恰恰相反,他們選擇包庇了特朗普。2020 年 6 月 1 日,臉書的部分員工進行了一場線上罷工,以抗議該公司 CEO 扎克伯格不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一系列有爭議的帖子採取行動的決定。

抗議員工認為,面對時下肆起的疫情謠言、關於各式猜忌的陰謀帖子,Facebook 將 “一鍵刪除、徹底清空” 的政策貫徹到底。而面對特朗普釋出 “搶劫開始,射擊就開始”這一類關於暴力言論的帖子,Facebook 卻選擇視而不見,這種不作為的做法讓臉書失去了員工的信任。

這場鬧劇甚至引起了一連串的效應,150 多個品牌和機構加入了抵制臉書的行動,其中不乏聯合利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星巴克和李維斯服裝在內的大品牌,Facebook 的賬面損失或許不大,但商譽損失絕對不小。

此外,Twitter 和 TikTok 可能也會遭到被迫站隊的局面,或者更壞,不站我,也不能讓你站他。

早在本次反壟斷聽證會之前,就有共和黨議員表示過 Twitter 也應該出席該場會議,他們在信中寫道:我們認為兩黨議員都有興趣了解 Twitter 針對其市場地位、平臺內容稽核角色、最近引發廣泛關注的安全事件發表的評論。

不過,這一建議後來可能因為 Twitter 公司本身體量不足等問題而未被採納。但外界都認為特朗普不會放過 Twitter,此前他的一些推文被 Twitter 官方標註為“虛假資訊”,而隨著大選日將近,某些競選推文如果再被標註,將是一件很難堪的事情。

以壟斷之名

聽證會上,美國眾議院最高反壟斷小組委員會主席大衛 · 西西林表示,人們期待已久的科技企業權力調查結果報告最早將於 8 月下旬釋出,在此之前他們的團隊已經準備了一年有餘。

彼時,一系列的聽證會或許終於能夠塵埃落定,各家巨頭不管是涉險過關,還是被無情分拆,恐怕都逃不脫成為美國政客案板上的魚肉。存續或者拆分,一切都必將以大選為中心展開。

假如出現巨頭被分拆的情況,特朗普或許樂見其成,畢竟大衛 · 西西林是民主黨人,壞事都是他們做的,但由此多出來的工作崗位,卻可以算是特朗普的政績。

最新評論
  • 1 #

    用茅臺股價當比較物件,有點搞笑

  • 2 #

    他們四個都是人精,

  • 3 #

    還是庫克最帥最有氣場呀

  • 4 #

    哪個平臺能保證不會成為客戶的對手盤?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鼓動巴西禁用華為?美威脅用了有“後果”,巴議長:絕不當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