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我在他鄉挺好的》就是這樣一部優秀作品,聚焦了大量熱點:

網貸引發的生存焦慮,

年齡引發的女性婚姻焦慮,

中介爆雷引發的住房焦慮,

職場PUA引發的工作焦慮……

這些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有原型的真實事件,所以我們和劇中的胡晶晶、喬夕辰、紀南嘉和許言瘋狂共鳴,她們的一言一行讓我們輕易破防,淚流滿面。

故事裡的糟心事,也在我們身邊。

1

胡晶晶(金婧飾演)在生日當天,她一早擠著地鐵,只為了跟甲方爸爸簽下合同。

可當她趕回公司的時候,卻被經理以她是整個專案加班最少的理由勸退。還表示公司喜歡的是有人脈資源,或者是天天加班態度好的員工。

圖源 / 芒果tv《我在他鄉挺好的》

而當胡晶晶想按照勞動法要賠償金。

經理卻威脅表示:如果不主動離職,就用業績不達標來阻礙她找下一份工作。

圖源 / 芒果tv《我在他鄉挺好的》

從天橋一躍而下的劇情,狠狠戳中了打工人的痛點。

圖源 / 芒果tv《我在他鄉挺好的》

她身上有我們的影子,看著她崩潰自殺我們感同身受,害怕有一天也像她一樣,在絕望中結束年輕的生命。

「說誇張的人肯定沒有北漂經歷,這些情節一點都不誇張,我十有八九都經歷過,要不是後來認慫回老家了,也許我也會從某個天橋上跳下去。」

「和男友吵架被拉黑,想找人傾訴卻看見工作群99+的資訊,強忍難過準備處理,電錶欠費忽然斷電,那一瞬間我真的特別絕望,不是充電錶的事,我就哭著想:真不想活了。」

「看晶晶跳下去我哭到失聲,北漂時我遇到的糟心事不比她少,我感覺是我跳下去了。」

成年人的崩潰,只在一瞬間。

2

劇中印象最深是這樣一段劇情:

喬夕辰公司的銷售總監盧以寧(龔蓓苾飾演),工作中忽然羊水早破。

但她哪怕在救護車上,也不忘對下屬喊「八一八產品今天要定下來」,甚至還要求下屬把方案發給自己。

圖源 / 芒果tv《我在他鄉挺好的》

可惜她剛進入產房,老總馬上提拔了新的銷售總監。

看到這裡不禁有些感慨:「光努力是沒用的,工作上沒有獨樹一幟的稀缺能力,太容易被取代。」

職場上的功勞苦勞只是浮雲,唯價值永存。

職場上,努力和勤奮不是競爭優勢,不可替代的稀缺性,才是我們的立足之本。

3

周雨彤飾演的喬夕辰為了趕工作議程,在姨媽期間不得吃止疼片以緩解疼痛。

當同事提醒她吃藥對身體不好,她卻回答:

“不吃一會兒咋開會啊。”

圖源 / 芒果tv《我在他鄉挺好的》

面對空降的上司,一上來就表示會根據工作表現,淘汰掉三分之一的員工。

即使已到下班點,因為上司不走,同事紛紛不敢下班,在崗摸魚。

圖源 / 芒果tv《我在他鄉挺好的》

一邊是職場的各種壓力,而生活租房的瑣碎卻接踵而來。

因為遇上黑心中介,喬夕辰被騙大半年的房租。而房東二話不說就上門讓喬夕辰搬走,最後無奈鬧到派出所,房東才勉強讓其寬限3天的搬家時間。

圖源 / 芒果tv《我在他鄉挺好的》

經歷了各種租房和工作的不順,喬夕辰為了發洩買來800多的威士忌在天台上喝得大醉。

圖源 / 芒果tv《我在他鄉挺好的》

最扎心的是,最後她的口袋裡,也只剩下200塊生活費了。

4

從劇中這些平凡的女孩身上,我總結出2個有關成長的真相,與大家分享。

在競爭壓力愈發激烈的今天,打工人除了學習各種工作技能外,也應該掌握一些「情緒急救」的方法。

01、比高薪和期權更重要的,是能挽救脆弱的「B選項」

Facebook營運長謝麗爾-桑德伯格,分享了自己對抗負面情緒的2個「B選項」:

1)最壞預期

大多數人認為,發生不幸後應該往好處想,多安慰自己。但根據桑德伯格的經驗,走出負面情緒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儘量做出「最壞預期」。

丈夫意外去世後,桑德伯格一度頹廢消沉,這時心理醫生要求她思考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

桑德伯格無法理解:「還有比失去丈夫更壞的?」

心理醫生卻說:「當然有,你丈夫死於心律不齊,而這種疾病有遺傳風險。」

桑德伯格倒吸一口涼氣,想到最壞可能是失去3個親人,而現實中2個孩子都很健康,她心中升起感激之情,有效驅散了負面情緒。

心理學裡有個「社會比較理論」的概念:我們的自我評價標準,往往來自於他人。

跟比自己優秀的人比較被稱為——上行比較,有可能引發失落情緒。

而跟比自己弱的人比較被稱為——下行比較,有可能產生優越感。

桑德伯格的「最壞預期法」,就是用下行比較產生的優越感,抵消負面情緒。

2)文字轉化

丈夫去世後,桑德伯格個在5個月內寫下10萬6千多字的日記。

大多數人認為迴避悲傷有助於恢復。然而對傷心事置之不理,痛苦反而會埋得更深,甚至從心理創傷轉為生理創傷,很多癌症就是由抑鬱症引起。

健康心理學家傑米-彭尼貝克做過實驗:

他請兩組大學生連續4天用紙記錄內心感受,A組記錄非負面資訊,B組記錄負面資訊,比如自殺傾向、被霸凌等經歷。

實驗過程中,B組成員的精神狀態普遍更差,直面痛苦讓他們心跳加速、血壓升高、情緒萎靡。

但6個月後事情發生了逆轉,B組成員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大幅提高,反超A組成員。

這一結論被腦科學領域的研究證實:

情緒被轉化成文字時,大腦前額區域會受到刺激,杏仁核反應隨之減弱。

而杏仁核正是產生、識別和調節情緒的腦部組織。

當我們用文字記錄負面情緒時,大腦會亮起「紅燈」,下意識對負面情緒踩剎車。

有人說:「情緒就像心魔,你不控制它,它就吞噬你。」

深以為然。

不論是生活還是職場,每個人都難免遭遇挫折,產生一些心理問題,這是人之常情,絕不是矯情或脆弱。

當代表A的第一選擇失效時,我們不得不做出次優的B選項,直面傷痛,挽救脆弱。

02、比勤奮和努力更重要的,是提高稀缺性的「MVP法則」

努力和勤奮不是競爭優勢,不可替代的稀缺性,才是我們的立足之本。

那麼,我們該如何擺脫無效忙碌,成為一名不可替代的打工人?

產品領域的「MVP法則」,值得我們借鑑。

MVP是指:最小可行性產品,也就是產品最核心的基礎功能。

梁寧老師說過:「考核產品經理,就看他設計產品的第一個版本,能不能簡單直接切中要害,直指人心。」

這個方法在個人成長上同樣適用,找到我們最核心的能力,持續不斷增強它,就能獲得獨屬於自己的稀缺性。

我總結了3個實踐技巧,和大家一起分享:

1)尋找MVP

首先,我們要找到自己的MVP能力。

可以利用招聘軟體搜尋職位名稱,結果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任職要求,就是該職位的MVP能力。

比如銷售職位,幾乎所有的任職要求中都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所以溝通能力就是銷售的MVP,是我們必須持續提升的核心能力。

2)發展方向

其次,我們要規劃MVP能力的發展方向,可以從兩個角度思考。

橫向發展,圍繞MVP能力向外擴張,比如進入管理層、跨界發展。

縱向發展,深挖MVP能力,比如成為一名行業專家,技術專精。

近些年一個職業發展理念很流行:成為一個領域的前5%,或在2~3個領域成為前25%。

其中前者是指縱向發展,後者是指橫向發展。

尋求橫向發展,可以在招聘軟體上,按不同行業搜尋MVP能力,結果中的職位都是選擇依據。

尋求縱向發展,可以把當前薪資乘2以後,搜尋MVP能力,結果就是我們的前進目標。

3)持續迭代

最後,我們還需要不斷試錯,透過反饋調整成長路徑和方法,迭代升級。

具體可以這樣操作:

第一,內部求索

比如我們的目標是進入管理層,那就主動參與團隊合作專案,鍛鍊協作能力;踴躍分享,鍛鍊表達能力;積極幫同事解決問題,提升領導力。

公司內部大機率有符合我們發展方向的職位,找機會實踐所學,是價效比最高的迭代方法。

第二,外部求索

若公司內部沒有機會,我們還可以透過兼職尋找迭代機會。

鍛鍊口頭表達,可以兼職有聲讀物錄製,參加脫口秀開放麥;

鍛鍊筆頭表達,可以投稿自媒體平臺;

鍛鍊運營能力,可以兼職知識付費課程的社群運營;

……

隨著遠端辦公技術和理念不斷髮展,兼職機會逐漸增加,我們可以藉此驗證學習效果。

當然,我們要圍繞MVP能力選擇目標,能反哺主業的兼職才有價值。

在競爭愈發激烈的職場上,努力和勤奮只是基本功,獨屬於自己的「稀缺性」,才是我們無懼挑戰的護身符。

寫在最後

《重塑幸福》一書說過:「幸福的本源是解決問題。」

「一切順利」之所以是全球通用的祝福語,就是因為它只是美好的夢想。

有問題是生活的常態,不用害怕,也不要回避,解決它,就能獲得幸福。

能挽救脆弱的「B選項」和培養稀缺性的「MVP法則」,就是我們解決成長問題的好工具。

-THE END-

14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我在他鄉挺好的》經典臺詞:我沒要大房子和好車,我就想要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