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北漂##《我在他鄉挺好的》#身在異鄉,跟家裡肯定都是報喜不報憂,每次打電話都說“挺好的”“別擔心”“沒事兒”“放心吧”。但實際上呢?酸甜苦辣、人間悲苦,大多數時候只能一個人獨自消化。

用了一下午時間,花了9塊錢買了一個月會員,一口氣把《我在他鄉挺好的》刷到了第7集。其中前三集簡直不能形容那種驚喜、代入、感慨,跟著劇情哭得稀里嘩啦。

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樣,在他鄉上大學、工作、定居、結婚生子。從上大學開始已經離開家鄉十幾年,再過幾年在他鄉的時長就要跟自己在家鄉的時長拉平甚至超過了。看這劇最大的帶入就是,劇裡的事情,我幾乎都經歷過。

身邊同齡人突然離世,震撼指數10級

2017年6月份的一天,我接到了一個前同事的電話,說我們都很熟悉的一個媒體小姑娘去世了,我當時驚得說不出話來,聽著電話裡講述的事情經過,我的眼淚不自主的流下來,手都顫抖了。這是除親人以外,我身邊第一個離世的朋友。很好的一個小姑娘,我們認識差不多兩年,屬於一見如故、相談甚歡的那種濃烈的緣分。就在她去世前一週她還說要約我一起去參加相親活動,還聊了很多八卦和趣事,但我沒有等來她的邀約,卻等來了她離世的訊息。

雖然不像劇中胡晶晶去世之後那麼多謎團逐漸揭開,但她去世的原因很讓人唏噓,去世一週前開始感冒發燒,但因為她負責公司一個特別重要的活動很忙抽不開身去醫院,她以為硬撐一下就撐過去了。但是,發燒持續了一週之後,就在當天下午她還發了一條資訊說:“我快燒暈了。”但仍然也沒有去醫院,那天是加班比較晚,大概11點多她自己打車回了家,結果第二天早上過了打卡時間還沒見她人影,同事打她電話也不接,後來聯絡她閨蜜一起去她的住處,找了房東開房門,發現她躺在床上人已經沒了。

她是一個很努力的小姑娘,家裡是農村的,還有一個弟弟正在讀大學,自己一個人在杭州打拼,收入還不錯,眼看著她在跟我討論相親、買房、日子越來越好的時候,就這樣沒了。我不能想象他爸媽有多難過,我只能模擬我如果也是這樣突然沒了,我的家人該多傷心,從那以後,我都非常重視生病,尤其發燒,一有跡象就請假、翹班去看病,一點都不敢耽擱。

最孤獨的時候想找人聊聊天卻沒機會

我剛畢業前兩年,工作一直很忙,經常是907(早上9點,晚上凌晨,一週七天連軸轉),因為一個人在那個城市,身邊最熟悉的人就是同屆畢業的同事,還有一起租房的兩個室友。工作忙也沒有其他消遣,三個人還分屬不同專案,雖然同處一個屋簷下但很少見面。多數時候,就算下班早,我也在公司待著,這樣還能跟不太忙的人聊聊天。

有一天是週末,我休息,上午很晚起床,吃過午飯百無聊賴,我想找人聊聊天,先發資訊問她倆去哪了,她們說在公司加班,然後打電話給我大嫂,因為她很能聊平常也很閒,結果電話那頭是我小侄女接的電話,說她媽出去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我問你在幹啥,她說在寫作業,我只好掛了電話。然後又給我媽打了電話,畢竟我媽也很閒,以前我每次打電話都能聊上一會兒。可是,我撥通電話之後,我媽很匆忙地對我說,家裡來客人了,她得去招待,等忙完再說。

我握著掛掉的電話,坐在沙發上發了好一陣子呆,我這是怎麼了?感覺平常自己忙得昏天暗地,可自己閒下來之後,大家又都在忙,那一刻,徹骨的孤獨瀰漫身心,胸中憋悶,哭也哭不出來。我就那樣在沙發上坐了一下午,直到兩個室友回來。

我倒是幸運沒有像劇中胡晶晶一樣,在自己最低谷的時候找朋友傾訴都沒機會,但那種經常孤獨無以名狀的感覺我真的切膚蝕骨地感受過,而且,是經常性地感受,估計很多身在異鄉打拼的人都有過足夠多這樣的經歷吧。

最想找物件的時候,是生病的時候

2017年,我跟前任分手兩年後,開始加入相親大軍,但剛開始並不積極,親戚和朋友介紹了幾個都不合適,自己還覺得找物件不是多麼重要的事情。但那年8月有一週我感冒了,每天都發燒到三十八九度,吃藥不管用,我又不想去打針,白天正常上班,下班後就躺在床上,用溼毛巾給自己物理降溫,每次溼毛巾也滾燙了之後,忍著渾身痠痛起身去洗毛巾都特別難過:如果身邊能有一個人幫我該多好……這種期望裡有無奈、有痛苦、有恐懼。最嚴重的是恐懼,恐懼自己一個人孤獨終老,沒有人陪伴度過餘生、沒有人分享幸福快樂、沒有人分擔風雨苦痛、死在家裡都沒人發現,淒涼上升到恐懼的過程猶如活剮,讓我心都擰在一起、無所適從。

所以,病好了以後我痛下決心一定好好相親找物件。我註冊了一切能註冊的相親網站,見到親戚朋友就下指令給我介紹物件,參加一切可以參加的相親活動,網聊苦練撩漢技巧,無論是工作場景還是生活場景見到個男的就開始掃描全身確認是否單身。

那一年,我相親真的很努力,各種途徑加了微信聊過的三十幾個,正式見面的有11個,接觸過1個月左右的兩個,相親物件有巴基斯坦留學生、醫學博士、公務員、IT男、律師等等,只要是看著硬體尚可的就死皮不要臉地想了解軟體。在相親過程中也見過各種奇葩,但也被溫暖過,自己從最開始的靦腆糾結,到後來的撩漢手到擒來,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最後,我男朋友(也就是現在的老公)是我主動出擊撩來的。

獨立女性婚戀出路的最好選擇是姐弟戀

見過太多獨立女性搞不清楚愛情和婚姻的關係和區別,一邊想要愛,一邊又懼怕婚姻,一邊想結婚,一邊又拒絕合適的物件。

我跟我男朋友(現在的老公)剛在一起時也很糾結,他比我小了4歲,我已經進入了事業的穩步上升期,而他畢業不久一切都剛剛開始。我知道他是個不錯的人,但是,讓我絕望的是,我是已經到了年齡焦慮的年紀想早點結婚的,而且他比我小太多了也許只是想談戀愛。

當我身邊的朋友知道我處了個比我小4歲的男朋友後,反應都一致地相似:剛開始震驚——“啊,你太有能耐了!能吃上這樣的小鮮肉!”然後就變成擔憂——“哎,你覺得他是認真的嗎?他能跟你結婚嗎?你可耽誤不起啊!”

有木有?姐弟戀的姐妹們,有木有很真實?

但是,也就是那一年,一部叫《經常請吃飯的姐姐》的韓劇橫空出世,徹底打消了我的顧慮。後來我環顧身旁,我的小姐妹裡面,姐弟戀的佔一半以上,從差1歲到5歲不等,其中女比男大3歲的最多。

姐弟戀為什麼總讓人驚呼?因為過去的世俗婚戀觀念太物化女性了,女孩子就被教育是弱勢的一方,工作和生活都理所當然不如男人,覺得男人年紀大事業穩定、心智成熟、會讓女人更有安全感。然而事實是否如此呢?並不是啊。一個男人的心智成熟程度跟年齡真的半毛錢關係都沒有,找物件的女孩子很多時候都發現不了這個規律,一味地被刻板印象所束縛,給自己設限“不要姐弟戀”。

可是,最殘酷的現實是,就像《我在他鄉挺好的》劇中演的一樣,35歲的楠嘉去相親,跟她同齡的單身男人要麼離婚甚至有孩、要麼就是“有點毛病”(這是劇裡說的,求勿噴)。所以,能夠接受姐弟戀的女孩,都是勇敢的,都是頭腦清醒的,都是看得透本質的,突破約定俗成的一些界限,拓寬自己的擇偶範圍,重點關注人品、性格、能力這些內在特質,不糾結年齡、房子、車子這些外化的東西,也不怕對方有所圖,因為自己,就是有價值,不盲目自信自己的魅力,更清醒地認知自己跟對方能相親相愛的軟硬實力。

不確定性是比996更可怕的職場剝削

相信大多數打工人都遇到過“末位淘汰”“競爭上崗”“團隊PK”這些事,在民營企業裡這些所謂的“狼性競爭機制”司空見慣。人人都喊996可怕,其實這些榨乾剩餘價值的職場套路才更可怕,它不止侵吞打工人的時間和生活,更嚴重侵蝕打工人奮鬥的動力和對工作的熱情。

劇裡的打工人都是人人自危,胡晶晶因為工作高效不加班而被開除,理由是不幫助別人完成工作,晶晶對老闆的質問一針見血卻又充滿無奈:我工作效率高完成了工作,憑什麼要去幫工作能力差的人去工作?你們不應該鼓勵員工都提高效率和能力嗎?為什麼要劣幣驅逐良幣?

喬喬也面臨著新領導上任直接“最佳化”掉三分之一的員工,說是看工作表現和能力,但大家心知肚明新領導是老董事長派過來清理總經理舊部的。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次高層變動,基層員工都要跟著倒黴,要麼是制定各種競爭機制淘汰員工,要麼是出臺各種新鮮套路“新官上任三把火”凸顯新領導的與眾不同。其實這裡我想爆粗口:都特麼是瞎扯淡!所謂的狼性文化就是無能管理者製造的內卷!

其實,真正懂管理的有智慧的領導不會這樣幹。我在第二家公司就親身經歷過。我是新晉部門總監招進公司的,他一上任就開始大刀闊斧給團隊換血,整個部門,除了校招生外,基本上全部淘汰,換成了外招新員工,也就是說,新員工全是他的人。結果,這領導在這家公司就呆了半年,跟總經理實在無法融合,被總經理給勸退了。那麼接下來,從外地分公司調過來一個新的總監,他來的時候,我們這些被上一任總監招來的人都如履薄冰,覺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風雨一定會先拿我們開刀。但是沒想到的是,我們的新總監一到任,就找每個人談話,第一句話就是:我希望儘快穩定軍心,大家都能安心工作,我不會動任何人的崗位……這一舉動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當然,我們這些沒有被咔掉的前朝老臣真的心存感恩、努力工作,接下來一年多他真的是兵不血刃穩定了軍心,只對原本就不合適的崗位和人員進行調整,並且充分激發了每個人的潛能,一年多的時間,我們的團隊成為了業績前幾名,還被集團總部獎勵旅遊。

這個領導,是我進入職場至今見過的最有智慧的領導,也是唯一一個沒有搞“一朝天子一朝臣”這一套的人。他的獎懲機制只在節點獎勵和年終獎上面做文章,從來不拿人員開刀,這才是真正讓人信服的能力。其實眾多所謂的“狼性競爭機制”就是套路,就是用制度的隨意變更折騰員工掩飾管理者的無能。

打工人想晉升管理層能力不是關鍵

職場一個最殘酷的現實,我是在工作了很多年之後才發現的:基層員工職級晉升靠能力,但想升到管理層,是要靠崗位能力之外的附加值,或者更直接點,就是人脈。這個人脈並不是我們傳統認知的親孃大舅老岳父那樣的人脈,而是透過自己的附加能力構建起來的價值關係網。

最直接的人脈,是抱上上級的大腿,如果上級對你足夠賞識,他的晉升就等於你的晉升,他的跳槽高就就是你的跳槽高就,他創業走上人生巔峰你也會跟著雞犬升天。而抱大腿通常的要素不止是能力,能幫領導解決問題固然重要,但能幫領導某得利益更重要。但能幫領導某到利益的人,一般智商、情商、能力都不差,甚至資源足夠好,他們與領導的內在聯絡,不是一般人能看破的,而要想成為這樣的人,一定是看到領導的利益點,並且能在恰當的時候幫領導一把,這事兒才能成。

好難,真的好難。有些打工人始終想不清楚,自己在一個崗位幹了十幾年了,該晉升的步驟都走完了,怎麼就突破不了總監或部門負責人的天花板?因為,你還沒有勘破真正的晉升玄機:因為在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崗位本身所需的能力就不是最重要的了,崗位能力之外的附加值才更重要,或者勘破了玄機也沒機會,更或者是有了機會自己也沒能把握住,。

其他人脈,如同事同僚之間的相互幫助提攜,這裡通常在大家不在一個公司之後,相互推薦工作機會上面會發揮作。

還有一個重要的人脈,就是校友,尤其名校校友。這個是比老鄉更有認同感的一種資源,大家都來自同一所學校,有一些共同回憶,甚至可以透過一兩個人認識一大群人,維護好校友關係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在大公司就職的人,校友簡直是像親兄弟一樣的天然關係,說不定哪天,就有一個機會砸到你面前,說一句校友熟人,比獵聘網上投100次簡歷都管用。

職場八卦一定要聽,關鍵時候能保命

很多職場大師的培訓和書籍裡都有一條鐵律:不要參與職場八卦,要對職場八卦敬而遠之。可是,現實的職場裡,誰又能躲開八卦呢?誰又能不被八卦呢?

我在剛畢業的時候,也是很信奉那條關於職場八卦的鐵律,對講八卦的同事敬而遠之,從來不參與,甚至聽了也不往心裡去。可是,在我在職場裡跌跌撞撞、渾身是傷之後,我發現,對職場八卦敬而遠之完全是錯的!讓我有這個轉變的也是一個親身經歷。

我在2019年跳槽到一家新的公司,原本部門總監承諾我招聘崗位是品牌平臺負責人,但因為有個專案要開始了沒有策劃負責人,先讓我頂一陣子,過兩個月就把我調回來,我同意了所以入職。結果,招我進來的那個總監在第二個月就被公司給勸退了,從總部派下來一個新的總監,新總監是我前公司的領導。我是在這件事還沒公佈的前一週就聽到了這個八卦(當然八卦中還摻雜著其他),當時我心裡翻了個個兒,這可怎麼辦,在事態沒有明朗的情況下,我成了“懸子”,原總監對我的承諾不能兌現,新總監過來的安排我並不清楚,保證不了新總監能站得住腳。

我考慮了一晚上,做了一個決定:我先對各方隱瞞原總監招我進來的目標崗位,靜觀其變。

果然,新總監來了之後,日子並不好過,上面壓的任務重,下面品牌平臺的老員工很不希望有一個新的負責人過來,我判斷這個時候誰來當這個平臺負責人誰就是眾矢之的。新總監先是招聘了一個品牌負責人,沒過倆月被逼走了。因為之前的上下級關係,我們還算是熟人,他感受到了壓力,問我要不要做品牌平臺負責人幫他一把,我很委婉地拒絕了,我說自己在專案上還沒有做出成績來不足以服眾,我要先做出點成績再考慮這個平臺負責人的職位,也好給你長臉。後來他又招來一個品牌負責人,也是被各種折磨,最終,還不到那年的農曆新年,新總監就被搞走了。

好險好險,我慶幸自己提前聽到了八卦,沒有捲入這場長達半年的是是非非裡。從此以後,我開始對職場八卦重視起來,給自己重新樹立了觀念:我們可以不製造八卦,但一定要認真聽八卦!但凡有八卦我都支稜起耳朵,不僅聽還要分析思考,跟自己相關的就好好走心入腦,跟自己無關的就聽個樂呵,當然,只聽不傳,也是一個重要原則!

巴拉巴拉寫這麼多,仍不能寫全我看完《我在他鄉挺好的》這部劇的感受,希望這劇播完,我會有更多的想法可以寫下來,跟有相同經歷的人們做個分享,也給初入職場的孩子們一個參考。

喜歡的給個贊哦!

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我在他鄉挺好的》愛情學分析:喬夕辰有多甜,許言就有多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