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聽到過,而如今鑽石几乎成為了婚戒的首選材料並且售價遠超黃金,但現在我要告訴你的是鑽石其實是一場跨越130餘年的“騙局”你手上價值連城的鑽石可能一文不值,而這一切都要從一家公司說起。
1888年,南非金伯利一家名為戴比爾斯聯合礦業有限公司成立了。很快在今後的日子裡戴比爾斯公司便陸續掌握了十九座礦場壟斷了全球80%的鑽石資源,也正是從那時起史上最成功的的營銷開始了。
鑽石最早發現於3000年前的古印度,當時的奴隸在河床撿到了鑽石,後來鑽石隨著英國殖民者來到了歐洲,受到了諸多達官貴人的喜愛。1905年世界上最大的鑽石非洲之星被發現,隨後它被送往英國切割。最後最大的兩顆鑽石分別被鑲嵌在英國國王的權杖和王冠的頂端,從此鑽石之名響徹了世界,與此同時也讓戴比爾斯看到了巨大的商機。他們開始不滿足於王公貴族那點小小的市場,於是他們準備將鑽石下放到大眾市場上。
1947年,戴比爾斯打出了那句流傳至今的廣告語:鑽石恆久遠 一顆永流傳。這句廣告語成功的將鑽石堅硬的屬性同愛情結合起來,一下子俘獲了許多女子對愛情的嚮往和對鑽石的渴望。隨後戴比爾斯更是一口氣買下125份報紙的版面,請了幾十個好萊塢明星代言,一舉將鑽石的概念植入了每個人腦中。
而事實證明他們是成功的,四年後戴比爾斯的銷售額增長了55%,要知道鑽石可不是可口可樂,它作為昂貴的奢侈品四年內銷售額就漲了一半多,可想而知戴比爾斯公司賺了多少錢。然而直到現在全世界都還籠罩在對鑽石的瘋狂追求中,但大家是否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鑽石真的值這麼多錢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鑽石的儲量說起。鑽石其本身由碳元素構成,而它在民間還有個名字叫金剛石,也就是大家拿來砸玻璃的東西。但金剛石又分為天然金剛石和人造金剛石,而作為珠寶首飾的鑽石便來自天然金剛石,天然金剛石形成於地下100-160公里處的地幔層,那裡的高溫高壓環境會將碳元素擠壓成鑽石,然後這些鑽石又被火山噴發帶到地表,可以說如果地幔裡的鑽石都挖出來,地球上的人都能分一棟鑽石大樓。
但就算只有地表上那些其實儲量也不少了,在兩百多年前由於生產力有限,人們只得手工開採鑽石。那會人們辛辛苦苦挖一年也只能開採出20斤左右的鑽石,而且那會世界上產鑽石的地方只有印度和巴西,其中印度產量還少得可憐,後來都直接被拋棄了,因此在那會鑽石的確算得上珍貴。
但在1870年非洲發現了一個大鑽礦,導致鑽石產量一路飆升到一年好幾噸,比以前那論斤的時候多了幾百倍。按理說從那時候起鑽石價格就應該下降了,但事實卻恰恰相反,鑽石的價格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上漲,這是為什麼呢?
答案還是戴比爾斯公司在作祟,首先他們開始嚴格控制鑽石的開採速度,甚至將一年開採多少進行嚴格的計算,如此一來市面上流通的鑽石反而變得更少了,造成了供不應求的局面,所以鑽石的價格還是會水漲船高。但這樣人為調控還是有弊端,因為就算戴比爾斯實力再強也無法抵擋住生產力的發展和更多的鑽石礦被發現,他們總不能把全世界的鑽石礦都買下來吧。
果不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世界上被探明的鑽石儲量越來越多。其中在2013年,俄羅斯鑽石開採公司阿爾羅薩宣稱俄羅斯凍土層下的鑽石儲量還有9.7億克拉,這一儲量比目前全球年產量的7倍還多,可以說如果讓事情就這麼發展下去,戴比爾斯的底褲都要被人家給扯走了。
於是針對這種情況他們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還是控制鑽石產量,只不過這一次不單單是他自己一家,還有全世界所有的鑽石出產國和公司。而他們的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透過和鑽石出產國的政府簽約拿到鑽礦的勘探權和開採權,而他們說服非洲大小政府的方式也很簡單,那就是加錢。
首先非洲雖然鑽石儲量巨大,但非洲國家大多落後又貧窮,加上時常爆發的戰爭等因素,使得非洲人幾乎不可能自己勘探和開採鑽石。但這些在戴比爾斯公司那壓根就不算問題,第一他們是老牌英國公司,背靠著龐大的西方資本,因此有雄厚的財力和人脈搞定技術和安全問題。
第二他們還許諾給非洲諸國以巨大的金錢回報,而非洲人答應他們的原因就更簡單了,畢竟有點湯和總比一點都沒有強,何況靠自己的話可能連鑽石在哪都不知道。因此雙方一拍即合,與此同時作為交換。戴比爾斯公司要求所有國家出口的鑽石原礦都必須有專門的證書,上面記錄著該鑽石是什麼時間從哪個礦場挖出來的,並且只有帶證書的礦石才能被出口到歐洲。
這麼做的目的一是防止出現血鑽,所謂血鑽就是指非洲的一些地方軍閥強迫當地人開採鑽石,同時還實行高壓統治,一旦發現有人私藏鑽石絕對會被當場槍斃,因而從他們那出產的鑽石被稱為血鑽。而除了杜絕血鑽外,該證書最大的作用還是為了擠壓競爭對手的市場。由於所有鑽石原礦都帶有證書,就杜絕了有人偷偷開採鑽石出口售賣畢竟賣不出去的鑽石毫無價值。
除此之外,戴比爾斯公司還壟斷了世界上所有的鑽石鑑定資質,當今世界上評定鑽石的4C標準,即:重量(CARAT WEIGHT)淨度(CLARITY)色澤(COLOR)切工(CUT)便是由戴比爾斯為首等一眾珠寶公司制訂的。而當今鑽石鑑定的四大機構即美國珠寶學院(GIA) 歐洲寶石學實驗室(EGL) 比利時鑽石高階層議會(HRD)和國際寶石學院(IGI)都是在珠寶商的支援下建立起來的。如此一來不管世界上再出現多少鑽石,也必須由他們認可後才能稱為鑽石。
看到這有人會問為什麼這些珠寶商都這麼默契,那是因為他們都懂得一個道理,那就是鑽石根本就是營銷下的產物,因此沒有任何人敢去打破現在的局面,等於大家都在默契地演一場話劇一樣。
但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造鑽石出現了。所有的人造鑽石就是用高純度的碳粉透過氣相沉積法和儀器裝置,人為地製造出鑽石形成所需的高溫高壓環境,並且相比天然鑽石質量的不穩定人造鑽石能夠一直保持高品質鑽石的產出,甚至可以透過技術手段改變鑽石的顏色等屬性,可以說人造鑽書的出現是對傳統鑽石的重大打擊。
然而遺憾的是即便在科學層面上,人造鑽石已經全面優於天然鑽石。但人們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人心。鑽石不同於黃金,前者儲量巨大後者儲量恆定,並且黃金除了經濟價值外還有巨大的工業價值,許多尖端科學和軍事都需要用到黃金,因此鑽石的價值本來不能像黃金那般堅挺,但現實卻是鑽石的價格遠超黃金,而導致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便是人們早已被珠寶商扭曲的內心和價值觀。
如果說王公貴族們佩戴鑽石是為了彰顯身份,那對普通人而言珠寶的用途一方面是其象徵意義,但更重要的還是經濟價值。就拿我國來講,從古至今我國婚喪嫁娶所用的貴重物品,無一不是黃金製成。其中婚嫁習俗中更是有買三金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而這些黃金在和平時期是身份的象徵,在動亂時期便是一家人賴以生存的硬通貨。
所以放眼當今世界,所有國家的都只儲備黃金而不儲備鑽石。至此可以明確地說,鑽石的出現與流行徹頭徹尾是一場資本的營銷與欺騙,不管是一顆永流傳還是一生只能定製一枚的鑽石戒指都是資本為大眾編制的一場幻夢。而只要人們還相信他們編織的話語,那麼鑽石將真的永遠在資本的洪流中永垂不朽。